个人资料
正文

二月九日 圣经民数记十四章

(2010-02-09 04:10:15) 下一个

气馁和反叛

民数记十四章一至十节上半

     1当下,全会众在声喧嚷;那夜百姓都哭号。2以色列众人向摩西亚伦发怨言;全会众对他们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3耶的华为什么把我们领到那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我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支岂不好吗?』4众人彼此说: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吧! 

     5 摩西、亚伦就俯伏在以色列全会众面前。6 窥探地的人中,嫩的儿子约书亚和耶孚尼的儿子迦勒撕裂衣服,7 对以色列全会众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极美之地。8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把地赐给我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9 但你们不可背叛耶和华,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并且荫庇他们的已经离开他们。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10但全会众说:』拿石头打死他们二人。』

    (一)

    当百姓被这些探子的消息弄得心灰志丧时,他们就发出更多抱怨。这就像在巴力洗分(出十四章),在汛的旷野(出十六章),和在利非订(出十七章)的悲叹样。在他们看来,每个阶段的情况比前一个阶段更坏,并希望他们在受苦以前死去,而不愿接受这种挑战。许多时候当试探来临,我们即时的反应就是放弃,而不是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或者责任。毫无疑问自由有它的责任,而且要求那个获得自由的人付出代价。百姓慌张并且宁愿不与上帝共同面对将来。注意作者用了三个词来强调这是大部分人的情绪:『所有的会众……所有的百姓……整个的会众』。同时也注意所用的三个动词:『放声大哭……哭泣……呻吟』,显示营里的忧伤、失望和惊慌。恐惧多么容易传播!这在今天上帝的百姓中间也是一样。但是有一天一切将会完全不同,那时我们与主一起在应许之地,那里『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约壹四18)。

    『回到埃及去』(3 节)是最后的咒诅,就是回到被奴役和不尊敬耶和华的束缚中(何十一5)。耶和华亲自应许使他们完全从这种奴役中得自由(申十七16)。这样,在以赛亚书十九章十六至廿五节中,预言的荣光就是以色列人将不再受埃及人的威胁了。从百姓。中得知他们不愿倚靠耶和华,宁愿回到从前,去过他的奴隶生活,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他们作得这样过分,甚至尝试要找一个新的『首领』去带他们回去。这绝不是上帝的旨意,惟有他是他们的『头』,他希望他们继续往前走。摩西和亚伦无助地俯伏在地上,除祷告外别无他法。其他探子的悲观主义和失败主义广泛地被传播和接受,约书亚和迦勒对此表示极端的失望,他们甚至撕裂他们的衣服,这是丧失亲人悲伤的记号(撒下一11一12,三31以下)。他们坚持只要百姓藉着寻求耶和华,讨他的喜倪,一切将会好起来。

    (二)

然后出现极具鼓舞意义的文字,约书亚和迦勒向百姓保证,敌人的『保护』『已经离开他们』,这里实际用的词是『荫庇』。他们好像已经感到暴露在猛烈的太阳之下,易于受伤。以赛亚书卅二章一至二节替那位将来的王和他的众子提供了一幅可爱的图画,描述他们将像大磐石一般,给那些无经验、耗尽力量的人们遮荫。所以这个暗喻是充满了力量的,他们藉此告诉百姓并没有其他的保护来源,无论是人类的或者神只的,因为耶和华已经暴露了他们(比较申卅二38)的本性变成以色列人的『荫庇』或者保护。敌人将很容易被战胜,像吃面包那样容易。所以不仅以色列人不是适合那地巨人的胃口的蚱蜢,事实上情形恰好相反对耶和华来说,巨人微小不堪,他们将是很易被以色列吞食的肉。

以色列所恐惧的悲剧之深重,在第十节上半对希望和信心的声音发出的绝望反应,很清楚地表现出来。要补救这种形势就须作出一些激烈和有力的行动。下一段经文引导我们去领会耶和华的回应。

摩西代为求情

民数记十四章十节下半至卅九节

    10忽然,耶和华的荣光在会幕中向以色列众人显现。

    11耶和华对摩西说:『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我在他们中间行了这一切神迹,他们还不信我要到几时呢?12我要用瘟疫击杀他们,使他们不得承受那地,叫你的后裔成为大国,比他们强胜。』

    13摩西对耶和华说:『埃及人必听见这事;因为你曾施展大能,将这百姓从他们中间领上来。14埃及人要将这事传给迦南地的居民;那民已经听见你耶和华是在这百姓中间;因为你面对面被人看见,有你的云彩停在他们以上。你日间在云柱中,夜间在火柱中,在他们前面行。15如今你若把这百姓杀了,如杀一人,那些听见你名声的列邦必议论说:16「耶和华因为不能把这百姓领进他向他们起誓应许之地,所以在旷野把他们杀了。」17现在求主大显能力,照你所说过的话说:18「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赦免罪孽和过犯,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19求你照你的大慈爱赦免这百姓的罪孽,好像你从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们一样。』

    20耶和华说:『我照着你的话赦免了他们。21然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遍地要被我的荣耀充满。22这些人虽看见我的荣耀和我在埃及与旷野所行的神迹,仍然试探我这十次,不听从我的话,23他们断不得看见我向他们的祖宗所起誓应许之地。凡藐视我的,一个也不得看见:24惟独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他的后裔也必得那地为业。25亚玛力人和迦南人住在谷中,明天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

    26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27『这恶会众向我发怨言,我忍耐他们要到几时呢?以色列人向我所发的怨言,我都听见了。28你们告诉他们,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必要照你们达到我耳中的话待你们。29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30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才能进去。31但你们的妇人孩子,就是你们所说、要被掳掠的,我必把他们领进去,他们就得知你们所厌弃的那地。32至于你们,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33你们的儿女必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担当你们淫行的罪,直到你们的尸首在旷野消灭。34按你们窥探那地的四十日,一年顶一日,你们要担当罪孽四十年,就知道我与你们疏远了,35我耶和华说过,我总要这样待这一切聚集敌我的恶会众;他们必在这旷野消灭,在这里死亡。」』。

    36摩西所打发、窥探那地的人回来,报那地的恶信,叫全会众向摩西发怨言,37这些报恶信的人都遭瘟疫,死在耶和华面前。38其中惟有嫩的儿子约书亚和耶孚尼的儿子迦勒仍然存活。

    39摩西将这些话告诉以色列众人,他们就甚悲哀。

    (一)

    上帝问百姓,不相信她要到几时。这个动词『相信』意思是『信任他,倚靠他』,所以上帝不是寻找任何理智上对他存在的认同(『愚顽人心里说:「没有上帝。」』诗十四1),而是信靠他和他的应许。无论如何,上帝已经充分表现他自己,充分显示他的特性和旨意在许多的『记号』之中,特别是在出埃及记中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事上最为突出。为什么他们看不出和不肯相信呢?耶和华决定以『瘟疫』和取消他们的继承权来惩罚他们。这些当然是可怕的刑罚:永远不得承受应许之地。正如以色列在世人面前算不得什么,所以藉摩西而承受地土的新以色列将会是弱小的,却会成长成为耶和华的百姓——真正应许给亚伯拉罕的继承人(创十二1 以下)。

    正如亚伯拉罕为所多玛的百姓祷告,当以色列人好像所多玛百姓时,摩西也为她祷告。摩西恳求耶和华不要毁灭他们,而且实在令人惊讶的,这竟是为了耶和华的缘故,而不是为了这些百姓。简言之这是一种代求的秘诀。只有在以色列中,才宣称耶和华是『面对面』(字面是『眼对眼』)被认识的,这表示与上帝的关系是亲密的。所以他说,每一个人都可以观看,看看耶和华是否依照他的『名』行事,或者他是否能实现他的应许。妓女喇合是在听见耶和华的大能以后,才帮助他的使者(书二8以下,比较赛六十六18-21 ,哈三2)摩西祷告,求耶和华不管如何要显明他的能力去实践他的应许——不是因为仇敌而是为了那些接受应许的人。我们这些称为耶和华百姓的人,也是何尝不是经常阻碍耶和华彰显他的荣耀和能力!惟有藉着寻求上帝的荣耀,他才会应允我们为世界所作的祷告。

    (二)

    所以摩西大大称赞上帝的性情(18节)。这是在出埃及记卅四章六至七节中,当制造金牛犊和摔碎两块石板的事件发生以后,耶和华宣告关于他自己的简短几节经文。它在约珥书二章十三节再次被利用,鼓励以色列人在最后的审判来临之前悔改;而在约拿书四章二节,的确曾作为约拿不愿向尼尼微百姓宣称耶和华的好消息的理由。换句话说,这宣告被用于危机之时,去确定上帝本质上的善良。

    他是『不轻易发怒』,这句话在所有传统中都被强调,充满着『稳定的爱』。这个最后的短语,在旧约中出现二西五十次之多,而它在现代希伯来文中译作为『恩典』。当然,它表达了怜悯和爱的善良,但本质上是关于上帝的忠实和在立约关系中的永恒不变,尽管以色列人缺少回应,它仍然不变。也许单一最好的词,在英文中是挚爱(devotion)。

动词『赦免』意思是『去解除,去抛弃』,而『不法』这个词也能够意味着罪的结果,所以它可以是『拿掉惩罚』或者『把罪咎带走』,以及罪的本身都带走的意思。然后有一个名称『违背』,它的意思是个人的背叛。上帝能够赦免甚至包括这方面,这是他对我们的挚爱。然而,如果有该死的罪,那时他将要惩办,就是说,他不能当它无罪不受惩罚。但是即使这样,他显明他的恩典,将使他忘记人们所犯的罪直到四代以后。他将不会除掉罪人的全族。在内心他是有恩慈的,但是他不能遭受戏弄。摩西恳求耶和华去原谅他们,『正如你从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们一样』。这里是一种多么奇异的文字游戏,因为这个『赦免』的词(字面是『去带走』之意)是用在出埃及记十九章四节,在那里上帝讲到他『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比较申卅二11)。耶和华足够有能力去救赎,也足够有能力去赦免。               

他赦免所有罪,但背叛罪则除外,所以新以色列将要被修剪和被改革,而不是完全新的团体。这个短语『考验……』意味着不是别的,而是中性的『试验』,或者它是指『试探』而言。当以此形容上帝对人时,它指出他如何试验我们信心的忍耐(正如他通过撒但试炼约伯),而当以此形容人对上帝时,它指出冒昧试验上帝的信实(好像约伯对上帝所做的)。耶稣也曾这样被魔鬼试探(太四1 以下),他教导他的门徒祈求免去这种试探(太六13)。有人相信,『这样十次』这个短语是『重复地』一词的另一写法(比较创卅一41)。某些人相信它指十个探子,他们每人一次不信上帝。拉比们认为有十次实际的机会(出十四11,诗一○六7 ,出十五23,十七2 ,十六20,27,十六3 ,民十一4 ,出卅二章,民十三25-十四10)。无论如何它是顽固地拒绝向上帝的恩典投降,所有的探子都是那样,除了迦勒例外,他心中有『不同的灵』。他将接受应许之地的继承权。而百姓现在必须改变路线,从东面向迦南进发。

    耶和华经常不断地被百姓抱怨,这个事实在廿七节中,藉着重复那个动词而表现出来。耶和华强而有力地讲着话。此处出现了伟大的『耶和华如此说』这个公式,是在先知书以外甚少见到的。它再次在这本书中的巴兰神谕中出现。耶和华以他自己的永生起誓说,他将如他所说的行动,并指出当日他保证把那地赐给百姓的时间。而讽刺的是那手无寸铁和寂寂无名的民族将会壮大,又在那地定居生活。在民数记卅二章十三节的影响下,犹太人传统上解释『牧养』(33节)的意思为『流浪』(译者注:中文和合本译作『飘流』),正如某些古代的译本所译的那样。这一节当然定下四十年飘泊生涯的惩罚,在旷野居无定所,并非在寻幽探胜。他们将经历耶和华的『不悦』,与迦勒和约书亚所盼望的极端相反(8节)。这是一个格外强烈的词,或许最现代化的版本是『疏离』一词(alienation)。诗篇九十五篇七节下半至十一节,深深地刻画了耶和华因子民缺乏信靠而感到痛苦的强烈程度,为民数记的这整段作了一个好的注解。上帝恨恶罪。百姓学到了一个教训(39节),但是经常是所付代价太大和知之太晚了。

何珥玛:以色列的失败

民数记十四章四十至四十五节

40清早起来,上山顶去,说:『我们在这里,我们有罪了;情愿上耶和华所应许的地方去。』41摩西说:『你们为何违背耶和华的命令呢?这事不能顺利了。42不要上去;因为耶和华不在你们中间,恐怕你们被仇敌杀败了。43亚玛力人和迦南人都在你们面前,你们必倒在刀下;因你们退回不跟从耶和华,所以他必不与你们同在。』44他们却擅敢上山顶去,然而耶和华的约柜和摩西没有出营。45于是亚玛力人和住在那山上的迦南人都下来击打他们,把他们杀退了,直到何珥玛。

带着错误的热情,百姓决定继续前进,并且在还没有求问耶和华是否是他的旨意之前,就要去征服敌人。事实上,在第廿五节他已经告诉他们继续走一条不同的路,但是他们忘记了要讨上帝喜悦的心愿,而现在竟走他们以前想走的路。摩西徒然尝试去警告他们。他们没有主的祝福而出发去打仗。摩西没有和他们一起去,约柜也没有去。

他们的罪从害怕和缺乏信心(提后一7) 转移到过分自信和冒昧妄动。他们『擅敢上山顶去』。『擅敢』这个词较少见、难以准确地定义,但是看来它有两种可能的词根。意思其一是『轻率的』,也许这里它是最合适的译法。另外意思其二是『膨胀增大』,由于它的名词意为『土堆』或者『肿胀』(王下五24,申廿八27。译者注:即王下五24的『山冈』和申廿八27的『疮』)。这个动词出现在哈巴谷二章四节中,那里适宜译为自高自大的意思,所以某些人相信这里的意义是,他们自信地行动,并且自高自大地出发了,根本没有寻求直接来自耶和华的旨意。无论如何他们置耶和华于不顾。不错,耶和华的计划无疑是要他们得到应许之地,但是并非在当时当地。在此我们也有一个教训要学习。在工作中知道主的异象是必须的,但是继续走在他的旨意中也同样重要。我们不能告诉他怎样做。

在廿一章一至三节中,我们得知关于最后攻取了何珥玛的记载。可见耶和华有他的计划和时间,并且按照他的方法去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知当地的居民『追击他们』。这不是最好的翻译,因为这个动词意思是『藉着毒打把他们压碎』,而希腊文的译本的确有『把他们割成碎片』。犹太学者拉希(Rashi)译作『一拳又一拳地捣碎他们』。这个地方的名字本身的意思是『毁灭』,从这个词指出了人性完全的失败。它本来是一个重要的迦南王的城市(书十二14)。在耶和华指定的时间下,它变成一座以色列的城市;但在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时计,它仍然是一座迦南的城市。这个教训是清楚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