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二月八日 圣经民数记十章

(2010-02-08 04:51:48) 下一个

两枝银号

民数记十章一至十节

     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2 『你要用银子做两枝号,都要锤出来的,用以招聚会众,并叫众营起行。3 吹这号的时候,全会众要到你那里,聚集在会幕门口。若单吹一枝,众首领,就是以色列军中的统领,要聚集到你那里。5 吹出大声的时候,东边安的营都要起行。6 二次吹出大声的时候,南边安的营都要起行。他们将起行,必吹出大声。7 但招聚会众的时候,你们要吹号,却不要吹出大声。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吹这号;这要作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9 你们在自己的地,与欺压你们的敌人打仗,就要用号吹出大声,便在耶和华——你们的上帝面前得蒙纪念,也蒙拯救脱离仇敌。10在你们快乐的日子和节期,并月朔,献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号,这都要在你们的上帝面前作为纪念。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一)

有关营里的两枝银号的一小段经文,是十分别致的。带着荣耀上帝的任务,它们再一次是经精雕细琢的(2 节)。在旧约一共有三种类型的号角,两种作为传递消息的信号和号召悔改,而第三种,就是这里所指的。这是一条细长的管,形式渐向外张直到尾部,估计长度在一和一尺半至三尺之间。它被刻在几种硬币上,并被雕在古罗马公所的提多拱门中( Arch of Titus)。

这两枝号角各有两个用途:

    (一)(甲)召集全营,或者它的领袖;

         (乙)表示行军的时刻。

    (二)(甲)呼求耶和华在战争中提供帮助(参见代下十三12-15) ;

         (乙)在节日之中呼求耶和华同在(也见诗九十八6)。

    在使用方面也有两种技巧:首先,一种是有规律的吹奏这号角;第二,三响短音间断的吹奏。据我们所知,有关这种吹号的技巧,多数来自后期的著作(例如米示拿)。短音很自然地带有事态紧急的意思;比较哥林多前书十四章八节。

    它是由祭司来吹奏的,进一步强调上帝统管这整个民营。正如在五章十一至卅一节一样,这里有一种想法,就是百姓可以呼求上帝而蒙记念(9 ,10节)。这不是怕他可能忘记他的百姓,而是在他面前表示谦卑。他的同在必不被视为理所当然,也不可假定他一定祝福。许多时候在我们中间常有一种感觉,好像上帝已经忘记了他的百姓,那时我们就像诗人那样呼喊道:『主阿,求你睡醒,为何尽睡呢?求你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诗四十四23)但是谦卑地呼求他,是去寻找他,求他临近。诗人经常求上帝去『记念』他们,并『提醒』他所有他至今向他们所行的,期待将来能获得同样的关怀和照顾(例如,诗廿五6 ,七十四2 ,18)。以色列人深信,耶和华真是经常临近,也许在以利亚讽刺地批判巴勒时的深信中,表达得最透彻,他说迦南地的主要神只巴力,有口不能回答。他嘲笑巴力的祭司,说:『大声求告罢,因为它是神,它或默想,或走到一边(是到洗手间去了),或行路,或睡觉,你们当叫醒它。』(王上十八27)

    (二)

    呼求上主的怜悯,是我们或者其他人对付沮丧的最好解毒剂(best antidotes) 。保罗致各教会的书信,极大部分是回应各教会中许多不健康的情形。当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被差派去管教和纠正。而保罗一次又一次要矫正他自己及教会的观念,就是要谨记:

    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上帝……(罗一8)。

    我常为你们感谢我的上帝……(林前一4-8)

    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上帝……(腓一3-5)。

    这是一个很值得效法的榜样。在我们准备批评某人,或者惩戒他们时,让我们首先停下来思想那些应当加以称赞的;然后感谢上帝;然后给他们鼓励;然后以恩慈及真实讲出那些需要述说的。

    经文到此,记载当以色列人开始旷野的奋斗时,在西乃区域中所发生事件的尾声。当他们移向巴兰的地区时,故事将再次接续下去。

前进的命令

民数记十章十一至廿八节

    11第二年二月二十日,云彩从法柜的帐幕收上去。12以色列人就接站往前行,离开西乃的旷野,云彩停住在巴兰的旷野。13这是他们照耶和华藉摩西所吩咐的,初次往前行。14按着军队首先往前行的是犹大营的纛。统领军队的是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15统领以萨迦支派军队的是苏押的儿子拿坦业。16统领西布伦支派军队的是希伦的儿子以利押。

    17帐幕拆卸,革顺的子孙和米拉利的子孙就抬着帐幕先往前行。18按着军队往前行的是流便营的纛。统领军队的是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19统领西缅支派军队的是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20统领迦得支派军队的是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

    21哥辖人抬着圣物先往前行。他们未到以前,抬帐幕的已经把帐幕支好。22按着军队往前行的是以法莲营的纛,统领军队的是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23统领玛拿西支派军队的是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24统领便雅悯支派军队的是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

    25在诸营末后的是但营的纛,按着军队往前行。统领军队的是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26统领亚设支派军队的是俄兰的儿子帕结。27统领拿弗他利支派军队的是以南的儿子亚希拉。28以色列人按着军队往前行,就是这样。

    以色列人『在西乃的旷野』所渡过的时间,总计似乎正好不到一年。根据出埃及记十九章一节,百姓来到西乃是在他们得自由的第一年的第三个月开始;而根据这里的十一节,他们离开这个地区是在得自由的第二年二月的第二十天。民数记的头十章记叙了那个周期的最后二十天。在接受他对他们肯定了的承诺和要求他们委身的地方,他们等候耶和华一年;就在摩西接受上帝对他们启示他旨意的地方;就在他们曾经得释放的地方,现在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在民数记一书中,显示以色列人经常要等候耶和华启示他的旨意;而他们经常变得没有耐性;所以摩西和亚伦经常要在面对背叛、发怨言和沮丧中,去等候耶和华。它是一项很难学习的功课,但却是维持与上帝同行的生命所必需的。我们也在民数记以外发现它一再重复许多次,但没有那个地方比在使徙行传一章一至五节更加深刻,在那里复活的耶稣告诉他的门徒,在耶路撒冷——他显现的地方等候,一直到他差遣所应许的圣灵降临。在那里正如这里一样,上帝的百姓正在准备着前进,并为领取应许之地。

    云彩从『法柜的帐幕』收上去,而他们向前行进。他们拆了营,便按照已经指示的(见二1 -34) 次序出发,只有利未支派被分开不按指示(二17),革顺和米拉利带着会幕直接跟着犹大的族人出发,随着的是流便人,然后哥辖人带着『圣物』往前行。这样,当后者来到下一个驻营地,那时会幕将已经被安置好了。

    民营的移动『分成阶段』,那就是说,要花费几天的时间,一直到它抵达『巴兰的旷野』。这个名字沿用到今天与贝多因支派(译者注:又译作贝度英,即居无定所的阿拉伯游牧民族)相同。我们不大知道这个地区准确的位置,但是它是在死侮\亚喀巴( Aqaba)海湾裂谷以西和南地以南( Scuth ofthe Negeb)。简言之,它是另一个旷野。这对百姓来说是多么的令人气馁!要在西乃荒芜的顶峰经历上帝旨意如此庄严的启示,要这样彻底地准备作战和前进,而后竟然又被引导向旷野!不久以后(见十一1-3 ),百姓就抱怨和背叛。这很像是耶和华在准备与他们进行伟大的迁移之前,给他们一种直接的信心和爱心的试验。但是悲惨地,它是多么像我们,总是误解了,内心失望。

在民营的背后是『但的人』,好像『队尾的守卫』。在以赛亚书五十二章十二节中,同样的名称被用于耶和华,他正要去引导它的百姓从他们在巴比伦的奴役中出来:『耶和华必在你们前头行,以色列的上帝必作你们的后盾。』(译者注:这里的『后盾』英文是rear-guard,可译作『尾部的守卫』或者『后卫』。(这是耶和华多方面不断的引导和保护的美妙的图书。它的美妙正像相关的动词意思是去『收集』( gather up) ;所以诗篇廿七篇十节向我们呈现了耶和华用膀臂怀抱诗人的美丽图画,诗人以这种方法表示父母搂抱他们的孩子与他们接近,给予温暖和安全:『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

最后,在二十八节中使用了一个重要的词,在那里以色列人被说成是按照她的『军而前进。以后,在以色列人的生活中出现一个用于耶和华的名称,此名称很快受到他的百姓喜爱——『万军之耶和华』(例如:赛九7 ;何十二5) 。在不同的背景中,这表示上帝正在领导:

    (甲)天使天军——对此请参见诗篇一四八篇二节;以赛亚书六章一至三节;特别是约书亚记五章十三至十五节。这些是天上的勇士,他们是为灵界敌对上帝的势力作战的。

    (乙)以色列的战士军队——对此请参见这里;出埃及记七章四节,十二章四十一节,五十一节;诗篇六十篇十节;而特别是撒母耳记上十七章四十五节。这些是上帝子民的战士,他们向他在地上的敌人战斗。这种形像没有『后卫』的形象那样吸引人和温和,但是它也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功课。

    下一个四十年(几乎是整个)以色列将要经常地在迦南的南方和东方这个地带移动。

何巴的指导

民数记十章廿九至卅二节

    29摩西对他岳父(或译:内兄)米甸人流珥的儿子何巴——说:『我们要行路,往耶和华所应许之地去;他曾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们。」现在求你和我们同去,我们必厚待你,因为耶和华指着以色列人已经应许给好处。』30何巴回答说:『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里去。』31摩西说:『求你不要离开我们:因为你知道我们要在旷野安营,你可以当作我们的眼目。32你若和我们同去,将来耶和华有什么好处待我们,我们也必以什么好处待你。』

    摩西转向一个人寻找帮助。他十分谦逊,又充满智慧地去寻找一位耶和华差派去指引以色列道路的人,而那人熟知当地的背景并能够领导同伴通过旷野的威胁。那样,云彩的引导又意味着什么呢?那还不足够吗?我们从未得到一幅云彩如何移动的图画;例如,它是否如同一支军队在地面上移动,因此所需要的只是去模仿它的移动?或者比较合理的是,去假定它好像正常的云彩移动,在地面以上高高的升起,这样所有的营都能看见它。因此,它将好像『取直线』的移动,留下以色列人去商议地势和道路。在这种情况下,说有一个跟着云彩移动的向导,也是合理的。再一次,摩西的软弱(需要帮助)和有限的力量(寻求帮助)显示了他的人性。

    要确定那位他要求去帮助他们的人的身分存在着某些困难。在这里他是『米甸人流珥的儿子何巴』『摩西的岳父』,但是根据士师记四章十一节,摩西的岳父是何巴本人。出埃及记二章十八节告许我们,摩西的岳父是流珥,他是『米甸人』;然而在出埃及记十八章一节,故事却是『米甸的祭司叶忒罗』,他是摩西的岳父。所有这些都是很混淆的,对于这些不一致,圣经学者有许多相应的理论。但这里不是适合讨论它们的地方。更有趣的是我们不知道何巴最后的决定是什么。然而,在士师记一章十六节里有一个暗示,它提到摩西岳父的后裔伴同着犹大的百姓,并且摩西劝服了何巴与他们一起去,作他们的向导。经文很美妙地说他将是以色列的『眼目』。我们记得约伯在未遭遇灾难之前怎样描述他自己(廿九15)。

耶和华阿,求你兴起

民数记十章卅三至卅六节

    33以色列人离开耶和华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华的约柜在前头行了三天的路程,为他们寻找安歇的地方。34他们拔营往前行,日间有耶和华的云彩在他们以上。

    35约柜往前行的时候,摩西就说:『耶和华啊,求你兴起?愿你的仇敌四散!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36约柜停住的时候,他就说:『耶和华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万人中!』

    (一)

    为什么约柜要在以色列人之前头行三天呢?有些学者说,『三天的路程』是一位文士在抄写经文时意外地重复的,因此应该不会在那里出现第二次;换句话说,约柜只是正好在百姓之前。翻译叙利亚经文的译者( Syriac text也译作亚兰文,译注)看不出它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们改变经文,说约柜在他们之前行走只有『一天』,假定说一天的行程足以接近以色列人,去作为他们的引导。那么它可能是不小心的重复。然而约柜的功用是清楚和有用意的。在这里并无含糊。这里所用的动词『寻找』,在民数记十三章中是用于『探子』,他们被选用来肯定上主答应给他们的荣耀承诺,那地事实上是充满应许的。约柜正是引导他们去到那个地方。这是一幅壮丽的图画——在他们后面是『耶和华的山』,在那里他们接受了呼召和启示;而在他们的前面是『耶和华立约的法柜』,在里面象征式地放着耶和华的启示和同在,要带领他们『回到』那应许之地。

    『安歇的地方』这个短语同样给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一个主要用于应许之地的名称(例如申十二9 ;诗九十五11),以色列人真正的安息之地,舒适和安全之地,安乐和丰饶之地,是以色列几世纪以来梦想要得到的。但是它是一个意义丰富的名称,因此不只限用于单单一个背景。在诗篇一百三十二篇八节以下,它将约柜作为在圣殿中的『安息之地』;在路得记一章九节,拿俄米希望这样的『家』作为路得和俄珥巴的新家;在以赛亚书卅二章十八节,它描写耶和华最后得胜时,上帝的百姓在末后的。子之和平与安全的状况;在以赛亚书六十六章一节它大胆地用于耶和华自己的『安息的地方』。这一个地方是上帝计划赐给我们所有属他的百姓;『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也参见希伯来书四章九节。

    (二)

    第卅五至卅六节看起来奇怪地离了题,竟带有强烈的好战特色。特别是这种呼求约柜『回到』以色列人之中,由于它前行之后是不回头的,倒是以色列人要赶上它,在它四围扎营。看来这是一段从别的地方引来的经文,为进一步界定约柜的功用,是不用置疑的。在希伯来文圣经中,这两节经文其实有被两个大『N』括在里面,而他勒目推测这一点表示这些经节是从其他来源得到的(例如『耶和华的战记』,民廿一14)。它们是胜利者的经文,夸张地讲到有一千万(译者注:中文和合本译作千万人,不像这里这样明确指一千万人)的以色列人,或者(参见一章十六节注释)他们共有一万个『营』。耶和华是他们的战神。

    这几节仍一直谈及『约柜』的开和关,也就是在会堂之中当旧约经卷被拿出来读后再放回去收藏的容器。它们真是非常、非常的古旧,反映了一个约柜是耶和华真力量的焦点的时代,而以色列作为上主军队的目的,是去占领应许之地(参见撒上四1-10;撒下十一11)。某些学者把诗篇廿四篇看作在战斗中取得胜利之后,庆祝约柜归回(回到)以色列当中的诗歌。这种呼求耶和华『兴起』是一种普遍的战曲;参见诗篇六十八篇一节:『愿上帝兴起,使他的仇敌四散……』;以赛亚书廿八章廿一节:『耶和华必兴起,像在毗拉心山……』。在俄巴底亚书一节,耶和华告诉以色列去准备作战:『起来罢……。』

    在十章廿八节作者提醒我们耶和华是『万军之主』,天使天军和以色列军队的将领。以前曾注意到,有一本『耶和华的战争』的书。把一个民族的神只或众神视为战士的意念当然不是以色列独有的(迦南人的巴力也是战士),但是耶和华证明他自己是不可抵挡的战士。他经常来到以色列之中,作为她的拯救者,并且被奉为胜利者。读者应该研究一下几处关键的经文:出埃及记十五章一至十八节:『耶和华是战士,他的名是耶和华』;申命记卅三章一至三节,廿六至廿九节;约书亚记五章十三至十五节;士师记五章一至九节;诗篇廿四篇七至十节;六十八篇一和七节,十一节以下;哈巴谷书三章二至十五节。以色列看她的战争为耶和华的战争,这是清楚的:『……我主为耶和华争战』『不要因这大军恐惧、惊慌,因为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上帝』(撒上廿五28;代下二十15)。

    不用说,以色列这种想法不经常是正确的。在旧约中到处都有例子说明耶和华不赐福以色列的战役,因为她犯了不肯顺服或者自满的罪恶;例如民数记十四章卅九至四十五节;约书亚记七章。有时候耶和华甚至兴起战争去攻打以色列,作为一种审判;例如耶利米书廿一章五节:『……我要在怒气、忿怒和大恼恨中,用伸出来的手,并大能的膀臂,亲自攻击你们。』又参见以赛亚书十章五至廿七节,在那里耶和华选择使用亚述去达成他对以色列的目的,虽然亚述人相信这行动是出自他们的本意。简言之,耶和华不会忍受邪恶;他恨恶人们无感于他所作的;更不容许人们忽视他的启示;无论这是反对他百姓的人的行径,或者是他自己百姓的作为,都一视同仁。上帝是战士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好像不太容易接受,但这的确非常接近旧约福音的中心。

    新约是更为慎重,但是它一直广泛地使用军事上的唁喻。上主仍然为他的百姓而作战。保罗坚持我们自己要『穿戴上帝的全副军装』,这样才能够随时随地在耶稣对抗『魔鬼』的战争中与他站在一起。藉着耶稣,靠着他的大能大力,我们自己受他保护;『我们……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0-17)

    我们切不可忘记必须发起反对邪恶的战斗,因此信心有时需要受到激励,正如约翰蒙谢尔(John Monsell)的圣诗所说,要:

          尽你的全部能力,

          打那美好的仗;

          基督是你的力量,

          基督又是你的权柄。

    有时候我们甚至要和古老的以色列一起祷告说:『耶和华阿,求你兴起,愿你的仇敌四散,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