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一月十七日 出埃及记 一章-二章

(2010-01-17 19:41:20) 下一个
四大皆空

出埃及记一章一至十四节

     1 以色列的众子,各带家眷和雅各一同来到埃及,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2 有流便、西缅、利未、犹大、3 以萨迦、西布伦、便雅悯、4 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5 凡从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约瑟已经在埃及。6 约瑟和他的兄弟,并那一代的人都死了。7 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8 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治理埃及。9 对他的百姓说:『看哪,这以色列民比我们还多,又比我们强盛。10来罢,我们不如用巧计待他们,恐怕他们多起来,日后若遇什么争战的事,就连合我们的仇敌攻击我们,离开这地去了』。11于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辖制他们,加重担苦害他们。他们为法老建造两座积货城,就是比东和兰塞。12只是越发苦害他们,他们越发多起来,越发蔓延。13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埃及人严严的使以色列人作工。14使他们因作工觉得命苦,无论是和泥,是做砖,是作田间各样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严严的待他们。

           (一)

    对于那些与雅各一同进入埃及的半游牧希伯来人,在经过那被旱灾侵袭过的迦南和西乃沙漠之后,埃及虽然当时还在经历一个极其饥荒的时期,但在他们看来必然像乐园一样。诚然他们不过是被默许在那里居住的外国人,但是他们以前在迦南的身份也是同样。不过在埃及,他们容易忘记这事实,因为乐得约瑟在宫中的地位,他们受到特权的待遇。在那里,牧羊人的生活是很苦的(创卅一38--40);但是在这里,却是比较舒服的,因为歌珊地被视为特别适宜放牧(创四十七6)。还有,正如当论及埃及的灾害时所强调(七至九章),当时有、如今仍然有极其规律的气候,保障他们免于受迦南牧人生活的一些重大的灾殃。在申命记十一章十至十二节中,便提出了一些与迦南的对比。

    列举雅各的家人(一至六节),乃是要强调,虽然未有清楚的年代资料,以下乃是创世记故事直接了当的续篇。虽然未暗示神奇的成分,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轻松了,人口便迅速增加。结果便是与他们的埃及邻合相混杂,三章廿二节甚且提及他们以埃及的寄居者出现。也可能有些与其他闪族部落通婚的事。

    『满了那地』一语必须理解为指着歌珊。没有丝毫证据证明以色列人与埃及的其他地区有关联。在以色列的字汇、法律与宗教中,实际没有埃及的因素,显出一点同化作用——这是埃及统治者绝不愿有的一类事,因为他们视埃及为出身不同的人种(创四十三32)。但是现在雅各的后裔正如许多基督徒一样,丧失了朝圣者的异象(来十一8--10,13--16)而且满足于属世的好处。

            (二)

    于是上帝就像他通常对待基督徒一样,他使以色列人物质欲望的彩虹泡沫破灭。一切突然改变了;一夜之间他们便由特权分子变成政治嫌疑犯。一个新的朝代带来一个新王,这新王不认识约瑟,或许不想知道他。事实上,约瑟既然接受了一个埃及名字(创四十一45),又娶了一个埃及祭司的女儿,进入他的家庭;而管理纪录的祭司又没有兴趣保存一个不拜埃及神的人的事迹,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可能在以色列以外的人们已经忘记他从前是个外国人了。

    我们不知道新王的名字,也不知道约瑟死了有多久。如果认为这是传统上的忘记细节,将会愚不可及,因为这是故意的。我们知道上帝带领他的百姓出埃及的故事;名字,头衔和数字在胜利的行动中,并无实际的地位,因此便把它略去了。以这些事迹为其责任的学者们或会因此而婉惜,但是这故事并非为他们撰写的。而且,如果我们在像本书这样的注释中,宣扬他们的歧见,我们便会沦入他们的争论。

    法老对以色列人口的估计,其所犯的错误,就如今日英国或其他国家对外侨的估计,因为他们住在一个有限的区域,正如现今那些少数民族的趋势,他们的实数便被夸张了;他们住处靠近东方的边界,更使统治者的恐惧好像有理似的。

    出埃及记的故事差不多可以确定其发生于埃及的第十九朝代(约当主前一三0O至一二00年),在那于塞了的尼罗河三角洲培鲁西亚支流,就是埃及的东北部,曾经大兴土木。新首都派兰米或兰塞(Pi.Ramese or Raamses)离歌珊不远,在那里为要建造比东,所以以色列人便担任劳工,专责造砖。

    在四月收获完了与十一月尼罗河泛滥之间的一段时间,埃及一般农民,除非他们能灌溉田地,才能耕耘——这种情形在建造阿素环坝时已经有所改变。这些奴工被用以建造埃及的大纪念碑,而这些建造工程只需法老给予很少的粮食。因此新兴起的王以那样的方法对待以色列人,似乎是很自然的。

    以色列人所有的特权一举消失了,这对他们比埃及人更难接受,因为他们已经惯于享受特权几百年了。在许多国家,教会久已视特权为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共产国家,特权消失了,那打击是多么严重呀。对那些丧失特权、身份和自由的人,通常比那些未有特权的人丧失身份和自由更难受。那损失的打击和愤慨起初使他们无法默默地接受,这就使与以色列人同作奴工的人们迅致健康崩溃与死亡。也许这在后来给人以以色列人口迅速增加的印象(12节)。

    标准修订本记载:『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烦』似乎不太正确,因为他们要灭绝以色列人或驱逐他们出境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宁可采纳新英语本的『觉得讨厌』的译法。他们未忘记以色列是闪族人,而且或许还把他们与多世纪前征服而又统治埃及的许克所斯人(HykSoS译者注:主前十七世纪入侵埃及的亚洲人,通称牧人王朝)联系上了。可能因此使法老转变采取虐待以色列人的行动。
人类智慧的愚拙

出埃及记一章十五节至二章十四节

    15有希伯来的两个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对他们说:16『你们为希伯来妇人收生,看她们临盆的时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17但是收生婆敬畏上帝,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18埃及王召了收生婆来,说:『你们为什么作这事,存留男孩的性命呢?』19收生婆对法老说:『因为希伯来妇人与埃及妇人不同。希伯来妇人本是健壮的,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已经生产了』

    20上帝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来;极其强盛。21收生婆因为敬畏上帝,上帝叫她们成立家室。22法老吩咐他的众民说:『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一切的女孩,你们要存留她的性命。』

    二1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2 那女人怀孕,生了一个儿子,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3 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4 孩子的姐姐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麽样。5 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箱子在芦荻中,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6 他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怜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7 孩子的姐姐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在希伯来的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8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9法老的女儿对他说:『你把这孩子抱去,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价。』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10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他给他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11后来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12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13第二天他出去见有两个希伯来人争斗,就对那欺负人的说:『你为什么打你同族的人呢?』14那人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我,像杀那埃及人么?』摩西西便惧怕,说:『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法老的固执和精神困境使自己不安。作为国家最高领袖,一切公义由他伸张,他不愿意立一个显为不义的恶例,因此他召了希伯来的收生婆,建议她们在为男孩接生时便杀死他——她们可以宣称是死胎。这里事实上只提及两个收生婆,此问题等以后我们考虑整个以凶列族的数目时再行处理。有人提议这里只有两个名字被提乃是根据传统的作法,这是不太适当的,因为它与故事所给人的整个印象不相一致。

    到底是法老以为他的权能与威严会使这些卑微的妇人害怕而与他同谋,出卖自己的同胞——这是人类历史上司空见惯的一些事实了;还是『希伯来』人一词比以色列人包含更为广泛,他们属于另外的一些受奴役的闪族部落,这点并不清楚。甚至可能如约瑟夫(译者注: Flarius Josephus,主后三十七至九十五年间犹太历史学者,著有太战争及犹太古代史,所包括的时代直至主后六十六至七十年犹太与罗马间的战争为止。)在犹太古史代中所主张的,他们乃是埃及人;但是这似乎无可能。无论如何,国王碰上了一个比他大的力量:『她们敬畏上帝』。

    她们不遵照国王的意思办的借口,部分可能是真的,但是目的清清楚楚是欺骗他;而国王也不能责罚她们,否则他的计谋便揭露了。上帝的奖赏则是『叫她们成立家室』,那就是说得以算在以色列之内。

    当神学家们讨论撒谎的许可性时,这是通常引人注意的经文之一。事实上旧约远比今日教会对撒谎的责备为少。那是因为旧约深切了解小人物面对那些不予宽贷而又忘却道义的人时的困窘。为真理殉身是高贵的理想,但是精于诘问的人总知道如何编造问题,以致缄默可能在不知觉间漏出破绽而被定死罪。对于现代的极权主义,不少基督徒都撒过谎,我们这些从未亲历其境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论断他们了。

    法老后来发现自己不得不把事情公开了。以色列人不能隐藏他们新生的婴孩,而不为埃及人所知道。这表明他们住得多么贴近。但是为什么要把婴孩丢进尼罗河去呢?只要卡住他们的喉一会便足以扼杀他们了。何兹(JHHertz)主张:『不过,因为大多数的以色列人住在尼罗河以外的地方,这样的一个残酷的命令不可能严格执行。』似乎不是我们从这故事所得的印象。尼罗河是埃及最大神灵之一。从这命令中看到它暗示,这可厌的民族,竟敢不敬拜埃及生活与繁荣的根源,这是不容许的;于是,就让那神灵自己决定他们的生死吧。人们不难找出手段和方法洗脱自己的恶行和凶杀罪而自称无辜!

    但是法老的这一举动结果却适得其反。暗兰与约基别(摩西的父母,见六20)——因为我们不知道族谱到底有多完备,我们便不知道他们与利未的关系有多密切——服从国王,但把他们的婴儿交托那创造尼罗河的上帝。结果是法老所轻看而又想消灭的其中一个人,却在宫庭中得到一个安全的地位。

    我们没有办法去认明法老的女儿是那一位——说她是那唯一的女法老哈沙撒,这纯粹是浪漫主义;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她为何收养这孩子。但是除非我们抓住摩西因此拥有王族一切特权这事实,则我们展开这故事时便无从理解。而且,王的女儿的那种怜悯可能为许多埃及人所共有;虽然我们并未获知,也许法老不久便不得不收回成命。摩西的得救甚至可以解释作尼罗河讳忌这样的祭物。

    对于这故事的真实性,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存疑,因为据说大约一千年前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说的是亚喀得(Akkad,译者注:古代巴比伦的北部及其首府,为闪族文化的中心)王撒珥根;但是有关撒珥根的准确影响却很不清楚。而且,如果我们否定故事的真实性,实际上便不可能了解摩西如何达致他的显赫地位。

    我们并未获知约基别乳养她儿子多久,但是当时的社会,通常婴儿三岁断奶,特殊情形则是五岁(撒母耳的情形也差不多如此),而摩西么可能与父母住那么长的时间,以使他有同族人根深祗固的身份与希望,以及他们的族长对上帝的信仰,不可根绝地印在心里。

    其后的岁月如何,我们毫无所知。司提反说:『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徒七22),显然是由他所持的地位推论而得。约瑟夫和其他的人所说他领了一支埃及军队攻击埃堤阿伯,就是努比亚(译者注:北非洲束北部古代一个地区),攻克他们的首都,而且娶了那战败的国王的女儿,这故事并非全无可能,但是其中也不免缺少真实性。圣经略掉这些无关重要的年日,以摩西的愚拙为例作为平衡法老的愚拙。

    关于杀死埃及人(二11),并没有提及动机。我们所知的乃是他可能是尽他的本份,而他的受害人则是罪有应得。许多人常常都会受引诱去帮助落水狗(失败者),不论其是否为对。这是律法上特别禁止的(廿三3),因为它可能引致更甚的不公平,就如我们现代为帮助软弱困苦的人,在立法上受赞扬的努力所清楚显示的。至于摩西,由于他在宫庭中的地位,可以根本不理会法律,这法律乃是埃及的老百姓所关心的。而这人大抵是个奴隶的督工,他不能合理地保证法律不扰及以凶列人。结果用不公道的手段总是很少达成公道的。

    『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这句话,在希伯来书十一章廿四节作『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显然已经从他父母学到,足以使他厌恶在宫庭内的特殊身份,和在他周围到处出现的偶像崇拜;而对这些偶像,他却被迫要通融,不能公开拒绝。但是他显然像我们所想的,以为他可以兼收并蓄,他可以既作以色列人的领袖,却仍然享受埃及人的特权。他没有意识到,由于他所受的教育,由于他所拥有的地位,必然引起以色列人的嫉妒。上帝为使世人与他自己和好,要付出的一部分代价,便是他儿子自己要倒空成为贫穷,好叫我们富足。这乃是教会领袖所难于学习的事,他们要领导的人越是卑下,越要多多服事他们。

    另一方面,摩西自认外侨与可怕奴隶,必然引起宫中强烈的敌意。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说他希望用有组织的反叛去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果然如此的话,那就更是愚拙了,因为法老到处有探子,必会防患于未然。
希望都幻灭了

出埃及记二章十五至廿二节

    15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16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个女儿。她们来打水,打满了槽,要饮父亲的群羊。17有牧羊的人来把他们赶走了,摩西却起来帮助他们,又饮了她们的群羊。18他们来到父亲流珥那里。他说:『今日你们为何来得这么快呢』?19她们说:『有一个埃及人救我们脱离牧羊人的手,并且为我们打水饮了群羊。』20他对女儿们说:『那个人在那里?你们为什么撇下他呢?你们去请他来吃饭。』21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儿西坡拉给摩西为妻。22西坡拉生了一个儿子,摩西给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说,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

    法老『想杀摩西』一语,含义是他没有放弃或被夺去他的身份这事后来给他有权不请自来地进到法老面前。因此法老必须慎重考虑才能逮捕他。这便使摩西能以逃脱,因为他的身份使他能不受约束地通过边防哨兵。

    米甸位于摩押南部(民廿二)与亚喀巴湾(译者住:红海沿西乃半岛东岸的一个海湾)东部地区相联。但是因为他们乃是半游牧民族,我们不能确知这里所指的地区,也不能有信心地用它来作我们认明西乃山的根据。

    摩西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穿着他的埃及服装,一定分外显眼,而他的权威态度使他能为所欲为。整个事件应当与创世记廿九章一至十节比较才能更为清楚。近东许多地方缺水使人必须按严格的办法分配。

    直到今天,这地区的女子通常都作牧羊女。但只至青春期为止。当叶忒罗的长女西坡拉到了被认可的结婚年龄时,摩西与她结婚了。大抵他与他的岳父之间的协议,很像他的祖先雅各与拉班之间的协议相同,虽然任何一方在此都没有欺诈的成分。

    其后漫长的岁月中,摩西所受神命的训练好像全无用处。当他全部精力用于半沙漠地带的稀疏草木中照顾羊群时,他所受的优越教育显得是浪费。叶忒罗接纳摩西为女婿,并不见得给他在米甸的氏族社会中有任何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提及他灵性的长进,但是可以看到,在这个时期中埃及给他的毒素似乎从他的身体中消除了,而且他似乎觉知他的智慧与才能已经引他到了一个死胡同去。他把他的长子取名为革舜(二22),表明他的价值观。革字通常译作寄居的  (钦定本作『外国人』,比较上不够正确),那就是侨民,意思是法律上容许的人;比较创世记廿三章四节,在那里,公开而又郑重地买来麦比拉的洞,因为这举动确定亚伯拉罕在那里有居住的权利。革舜的名字给那些听到的人以为摩西承认他在米甸只是受到宽容之意。不过,在希伯来语,它的意思是强调『我……成了』的意思,而且表示否认埃及是他的家。(关于叶忒罗名字的注解,请参看附录Ⅰ。)
以色列人呼求上帝

出埃及记二章廿三至廿五节

    23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达于上帝。24上帝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25上帝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

    『埃及王死了』这一句话,通常视为是给四章十九节作准备,但是它实际上乃是故事的转折点。卜扑(译者注:Alexander Pope 1688--1744 英国诗人)著名的格言说:『希望的泉源永流在人心中。』这是高贵的人文主义典型的例子。对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他们所受的苦待与奴役,被视为当权的法老偏执的表现;并且希望他一死了,情形便会改变。他果然死了,但情形却没有改变过来。因此,希望全幻灭了,以色列人便记起上帝来,而且发现他也纪念他们。

    在竭力的祷告中转向上帝,每每不是最后的希望,而是承认绝望。一个故事说到当一只船正在被狂风恶浪冲击时,一个在惊怖中的女人对那路过的船长说:『船长啊,还有什么希望吗?』船长答道:『我们唯一的希望在乎上帝。』她脸色变得苍白,喘着气说:『真是那么糟吗?』事实常常是连基督徒也容易说出对祷告期望甚微的话。

    但是以色列人像其他许多人那样,发现当他们记起上帝时,上帝便顾念他们;这是人性和上帝的属性的典型的例子,因为他永不忘记我们。

          将要发生的故事与现代人

    许久许久以前,英格鲁.撒克逊( Anglo--Saxon) 世界中,许多人在儿童时期,便已知道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和他们光荣得救的故事。那时他们对它模糊不清而又一知半解地部分继承。

    然而,在今天,以色列的名字首先使人想及犹太国,想及她的领袖们在埃及寻找生存的故事。除此之外,大多数人或许视这故事为近于神话,失落在古代史中。当他们听到每年守逾越节时,他们把它视作仲夏之晨在大石柱群(Stonehenge,译者注:英国Wiltshire的Salisbury平原上的史前遗物)的德洛伊教派仪式一样。他们觉得难以了解为何大多数犹太家庭都遵守它,甚至那些对传统宗教并未奉行的人也是如此。当他们知道犹太人的基督徒数目越来越多,且大多数守逾越节;而差不多所有的基督徒,特别是在以色列的,没有不晓得其意义。对这种情形,他们更觉难以理解。

    迄今,从纪念遥远过去的一个模糊事迹——逾越节,随之以出埃及,到十字架和耶稣基督的空墓,这一切加在一起,构成了上帝启示人类的焦点。

    现代人被教导误以为宇宙乃关闭的体系,受不可变易与不可违反的定律所管治。岂知就最广义而言,庆祝逾越节乃是庆祝上帝在历史中对历史的掌管。它所纪念的事迹不需要考古学的发现去证实它,但是这些事迹符合它们固有的背景和环境。

    不过,这故事不只是对现代世界观的一种挑战这种世界观使本应是世界的主人成了世界的奴役;它也是对那些整天为事务所奴役以致困倦的灵魂,对那些未听到基督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之福音的人的邀请。它对那些像以色列人那样,在砖瓦和泥土中劳动的人论及拯救;也对那些在现代商业生意的挣扎中的人论及释放。它对那些被督工的鞭子驱策的人论及;也对那些被日用之粮食和我们以为必需的现代奢侈品与新玩意,赶上生活水准,与邻居竞争,或者像流行的话所说的,为『力争上游』的需要所驱策的人论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