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
2020 (207)
2021 (328)
2022 (226)
2023 (215)
2024 (244)
我每次回国,我的发小都会从杭州来上海和我聚聚。我俩是初中同学,上、下学都是同进同出。她父母在杭州,都是医生,她从小在上海和她小舅舅、大舅舅和姨妈几家住一起,所以我和她家的人都很熟,尤其是小舅舅,他是复旦大学的数学教授,一辈子钻研学问。我以前贴过他画过的钢笔画。我考入法学院后,他就一直叫我“大法官”。这次回去特地约了发小去看望老人家。发小事先警告我,小舅舅有点老年痴呆了,易忘事,一个问题会重复好几次。我告诉她别担心,这些我已经从我父亲身上体会过了。
那天我和发小以及她的从云南赶过来的表姐、表姐夫一起去老人院看望老人。老人就是这最近一年健康断崖式下跌,因为无法自行行走了,虽然助行器可以用,当自己一个人就不能下楼到大厅里去社交了。他原来有自己固定的咖啡座,每天下午下楼喝咖啡、吃点心、和老太太们插科打诨,活的挺自在的。他现在自己住一人间,床是有护栏的可上下调节的,独用厕所都有特别加装的护栏、报警器,装备很齐全。一日三餐由护理员送上门,下午如果他要求,也会有护理员上来推他下楼去花园里透透气。整个环境不错。他独间好像一个月不到一万。
老人的房间在7楼,房间窗户望出去:
我们一群坐在楼下大厅喝咖啡、吃点心、闲聊:
我到处溜达看看内部环境,不错,有各种活动室:
2023年年底回国,我还去看了我舅妈住的吴园养老院。这是高端养老院,我表弟、表弟媳妇孝敬老妈的。一卧一厅厨卫独用,还有个阳台,景色非常好,面对一个什么湖,我没记住,是太湖的一个分湖。我舅妈每天早上下楼沿湖走一圈,很健康的生活方式。
给父母养老各家各户情况不同,无法一概而论。我和我姐当年也考虑过送父亲去养老院,踟蹰再三,我们还是决定请了两位24小时的住家保姆。事后证明我们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所以呀,要多打听,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