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著坟场唱歌

(2011-11-13 08:05:32) 下一个

对著坟场唱歌

为宋江伸冤

皇权极权年代,谁敢在反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水浒传当然作者不详,详才有鬼了。研究学者的脑袋,装大便的比比皆是,吃屎的学者更多。

时宋江落笔,遂成乐府词一首,道是∶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历史上确有宋江起义,《宋史》中有明确的记载。通过宋《宋史》的记载可知,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 

《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东都事略》中也提到当时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宋史、张叔夜传》所叙最详∶“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馀,载卤获。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正史的鬼话连篇和矛盾之处 

看倌都知道,国民党史和共产党史,如果可以全信的话,那狗屎也可以吃。 

宋徽宗是北宋最後一位皇帝,在位25年,史记朝纲败坏,盗贼四起。那年代国家有三种人最多∶贪官污吏,盗贼强人,被渔肉的老百姓。 

从宋史「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可知,宋江等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有名的强盗了。

宋史∶募死士得千人。张叔夜竟然可以募死士得千人?跟连官军都怕的宋江对著干?官军数万都不敢对抗宋江,死士千人就敢???既然有这种胆量敢做死士的人,早就直接去做强盗了,还做死士???做死士,死活的机率各占二分之一,做强盗都比做死士活的久一点。 

正史记载宋江投降的原因,完全是鬼话。看书要懂得看到骨子去,看书要懂得分辨真假。正史记载宋江受降原因和水浒传不同;宋史∶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站在北宋末年官僚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皇权时代,又是奸臣当道的北宋徽宗末年,官军对於被打败仗的贼寇,只有逮捕审判砍头,或杀死邀功争宠的份儿;你既然已经被打败了,还会接受你的投降?!或招降你?!胜利的军队招降被打败的军队?!宋史在鬼话连篇,再不然就是张叔夜有所隐瞒,谎报事实邀功 

宋江等既然落草为寇,又杀死这麽多的贪官污吏,被官军打败了再投降会有好果子吃?!不担心害怕被活活整死才怪,既然有可能被整死,不如拼到鱼死网破,这才是常理。「擒其副贼,江乃降」,完全不符合常理。明知战败投降,可能被修理的生不如死,你会投降吗?!这是站在「敢」杀人越货江洋大盗的思路来思考。

「宋江乐府词∶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这是宋江见过李师师後所作,「只等金鸡消息」指的是等你李师师跟皇帝说过我有归顺之意,皇帝老儿愿意接受我这提意,派人来招安我,让我面子上挂的住,梁山众好汉也无话可说。既「等金鸡消息」是等招安,怎麽会有自己卸甲投降之意?! 

「擒其副贼,江乃降」,如果这段正史记录属实,那为什麽江南方腊兵败後要押京斩首,不也招降就好了?!中国正史的鬼话连篇,常常是没有气节谄媚逢迎的文人小人所作;正史不可尽信,信之前要先推理一翻

中国原文∶「少不看三国,老不看红楼。」
 
我改写成∶「少不看水浒,老不看春秋。」 

水浒传的作者一直多有争议,十七岁前就看完中国的四大名著 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
後因杀人入狱,於狱中开始研读易经、八字、紫微斗数、麻衣相术等。25岁前读完圣经,30岁前遍览佛教经典。年少看书,以为看懂就好;水浒传看了三回,半百年记,这回终於看了水浒传。 

「官不打送礼的,狗不咬喂食的。」 

这是北宋徽宗年代,败坏的政治官场风气。中国大陆、台湾---现在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你认为不是,算你命好,祖宗烧了一炉好香。江湖(社会)的波海高低,世道人心的宽平窄险,见不如不见,遇不如不遇,所以说你命好。 

「丫环挂锁匙,管得了家,当不了家。」 

这可以形容台湾无能的总统,从李登辉到现在;台湾政治风气的败坏,该从李登辉的小白球开始(高尔夫球);台湾金权选举民主的开始,该从李登辉拉拢地方黑道派系开始。 

「少不看三国,老不看红楼;少不看水浒,老不看春秋。」加上看 了的水浒传,一言难以表尽。 

任何一部小说或文学作品,必然有作者的影子或是风格。

看过很多研究水浒传作者是谁的资料後,发现世人愚鲁,学者所言尽是狗屁,明明简单之事却要搞的复杂。水浒传怎麽可能为明朝人所作?!宋分南北,先北後南,宋後有蒙古元朝,水浒传是一部「天大的反书」,不论北宋、南宋或是元朝,作者如何敢在书上题下自己的名字?!作者也会考虑到自己子孙後代的平安,皇权极权年代,谁敢在反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水浒传当然作者不详,详才有鬼了,研究学者的脑袋,装大便的比比皆是,吃屎的学者更多。 

写水浒传的人必需俱备∶ 

1、通晓熟悉政治官场文化,和黑白两道人事。
2、必需俱备∶(仙术、风水)、(八字、紫微斗数)、(易经、卜卦、测字)、(相术),五术的涵养知识。
3、必需俱备笔墨文采,丰富的生活经验。
4、必需俱备随时记录的习惯。 

水浒传的角色里,唯一俱备这四种条件的人只有宋江,宋江因为做过押司(法警狱司)的关系,跟江湖人物有了来往接触┅┅,开始了他坎坷丰富的际遇;而做口供笔录,更是押司的工作重点,随时记录习惯的养成,是宋江押司工作所然。 

世人愚鲁了500年,水浒传怎可能为明朝人所作?! 

孔子写春秋不过是在战国时期,算起来隔不到一个朝代;明朝人等於要跨过两个朝代(元、南宋)去写水浒传?!那写水浒传这人的脑袋,不但要胜过孔子,学问更要旷古绝今。脑袋胜过孔子,又有旷古绝今学问的人,世人会不知其是谁?!只能说水浒传这部地下查禁小说,到了明代才开始有人敢把它加以编排整理、补述结局,於是「水浒传作者」罗贯中、施耐庵等的名字才开始出现。 

乱世出奇文,亡国见忠臣 

没有相对条件的时空背景,奇文难以全凭天马行空杜撰,国不亡难以显现忠臣烈士。
忠孝节义的故事之所以会流传,是因为古往今来,忠孝节义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到处可见忠孝节义之人,就不会有故事可流传了。 

北宋结束後南宋时,应该已经有水浒传(章回散本)在地下流传,水浒传应该已经俱备雏形结构,它必然是一部被严格查禁的地下反文小说;作者也许怕被官家查抄失传,不敢整本印行,所以拆成段落故事,四处散布。南宋至元,异族蒙古元朝,更不可能让水浒传公开印行。 

水浒传。作者的立场表态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全世界都一样,想要打仗得先把银子准备好。 

不管是举兵起义,还是落草为寇,一样都需要银子;水浒传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有了银子才可以不用打家劫舍,有了银子才可以招兵买马;「生辰纲」就是银子的来源,作者用「吴用智取生辰纲」,来划清宋江等跟一般强盗的差别。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水浒传作者高明的地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作者刻意把宋江跟当时一般强盗划清界线的地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生辰纲」就是粱山水寨的粮草。如果没有「生辰纲」,粱山义贼完全无法成立;如果没有「生辰纲」,粱山义贼就是草寇流氓地皮混混。 

我们不是一般的强盗,是水浒传作者想要突显的地方;在粱山竖起替天行道大旗,是宋江跟本不认为、不承认自己是强盗。从宋史「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也可以看出来,宋江等必然有强大的民间资源和民意基础支持,才会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从水浒传中窥视作者心态,水浒传是一部「伸冤」的书 

「武功开国,文人误国」,这是历史轮回的定律。
「武人少思,文人多智」,只有兼备文滔武略之人,才会轻视文人。 

水浒传中,林冲怒杀梁山泊主酸秀才王伦,推托塔天王晁盖为寨主。书中军师智多星角色,作者定名吴用(无用?!),书中也多见击杀文人贪官污吏等事。 

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厌恶和痛恨文人,既然作者厌恶和痛恨文人,那麽作者自己绝对不止於是个文人而已,最少也是个会执笔拿刀之人,水浒传的作者------绝对不会是一个只会拿笔的文人而已;水浒传作者------必然是一个文滔武略之人,只有一个文兼武备的人,才会如此鄙夷读书人,轻视文人。 

水浒传第39回。书中写道∶宋江“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後,再写下四句诗┅┅”。七绝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从此诗中,可见宋江文滔武略的才情霸气。 

正史只会记载宋江为盗及招降之事,并不会记载「宋江为盗的原因」,这点宋江当然会知道;宋江不愿不甘被屈辱,和被後世误解,将生平以段落小说方式记录,遂写下「水浒传」传世,为自己和同僚为盗的原因伸冤,这是最合情宜的解释;只要稍俱文武才情的人,都懂这道理。换作是我,也会这麽做,干嘛让「官家正史污我一世英名」。 

水浒传。作者? 

1、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的江湖小说。
2、水浒传是中国的第一部黑社会小说。
3、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的人权民主小说。
4、水浒传也是中国第一部俱备造反革命思想的长篇章回小说 

在上面四点下,由宋至元,作者和作者的後代,敢公开自己的名字吗?!我不用管宋江是谁,(宋江确有其人,台湾庙会还有宋江阵)书中故事真实也好,影寓也好,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作者的化身,宋江才是水浒传真正的作者;宋江死後,後人替他补上最後结局。 

文人与学者争论了500年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我虽半百才通懂,仍然不禁要鄙视而笑文人∶「凭尔等窄小胸怀误国之种,就想窥视文中堂奥?!再去修练500年吧!」 

若燕青,可谓知进退存亡之机矣!有诗为证∶

略地攻城志已酬,陈辞欲伴赤松游。
时人苦把功名恋,只怕功名不到头。 

2011.3月,台湾 × × 禅寺分部。 

僧人说∶「师兄归依否?!」
                
「已归依。」

僧人∶「师兄归依师父的法号尊呼?!」
       
     「我直接归依於佛。」我说。

僧人∶「那是没有用的,佛教不会承认你归依於佛的。」
我说∶「任何宗教,都只是一座楼梯,一根拐杖而已;楼梯和拐杖,其实都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一定要有楼梯或是拐杖,一定
                 要有工具才会走路的人,是无法修成正果的,我的工具已经丢了好久。」

僧人∶「没有楼梯没有拐杖,怎麽修得圆满?!谁又承认你是佛教徒?!」
       
     「阿弥陀佛!」作恭打揖,我一声长叹而去。 

义大利谚∶给老年人忠告,等於向死人喂药。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给世人忠告,等於对著坟场唱歌 

 了的水浒传,这回知道作者是谁了;追求一个佛的世道,讲的是一个佛的境界罢了;世人难懂,世人也不会懂。 

500年来没人懂得「水浒传也是一部伸冤告白的小说」500年来人们争论解不开作者是谁的谜;500年後人类还是搞不通搞不懂,水浒传的作者到底在诉说什麽。糟糕的是,人们都说他们看过了水浒传。 

500年後宋江魂魄有知,偶然看到这篇文章,这回终於可以躺下暝目了! 

简表本文。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注∶
1、文中的500年是形容词,非指历史时间。
2、宋史仍有诸多鬼话连篇之处,不加一一赘述。
3、看倌如果看过水浒传,见过本文,再去看看学者对水浒传作者研究的资料,您便信原来这些学者都是在闭门造车,鬼话连
      篇,吃的是狗屎,放的都是狗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