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病-----值得一看
康熙皇帝得了一種怪病,宮中御醫把所有的名貴藥材都用遍了, 就是不見病情好轉,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藥。 此時,已是夜深人靜,小藥鋪裡卻燈火通明, 還聽到那裡傳來琅琅的讀書聲。 真正的人才還是在民間。 自古道:小藥鋪內有人參。我何不來這裡看看? 猜想,他一定是這小藥鋪的郎中了。 只因我得一怪病,渾身發癢,遍體起紅點子。 不知是何原因?請了好多名醫,都沒有治好,先生能不能給看一看?」 「閣下不必擔心,你得的不是什麼大病。 只是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再加上長期吃人參,火氣上攻, 因此起了紅點子,以致發癢。」 郎中很肯定地說:「不難。只要用些藥就會好的。」 把罐子裡的藥全部倒出來,足有七八斤重。 「這是大黃,不是讓你吃的。 你拿回家去,用這八斤大黃,煮水百斤,放入缸內, 等水溫適中,便入缸洗浴,少則三次,多則五次,即可痊愈。」 宮中御醫那麼多奇方妙藥都不管事, 莫非他這不值錢的大黃能治好我的病? 「閣下請放心,我決不會訛你錢財,這藥你先拿去一用, 治不好病,我分文不收。」 康熙回到宮中,按郎中所囑,如法洗浴。 連洗三遍之後,竟然全身不癢,再一細看, 身上的紅點子一個也沒有了。 「閣下今天是送藥錢來的?」 「見笑了,那天晚上見你半信半疑,我才故意說治不好病分文不收, 如今病好了還是分文不收。 「我叫趙桂堂,也是一個窮書生。 多次名落孫山,如今只好在京城開一個小藥鋪,一面行醫, 一面攻讀,希望有朝一日能來個魚躍龍門。」 「趙兄,常言說,榜上無名,腳下有路。 依你高超的醫術,我可以力薦你進宮擔任御醫, 豈不是魚躍龍門了嗎?」 「你錯了。我以為,行醫者應為普天下百姓著想,為他們排憂解難。 進皇宮當御醫,儘管享盡榮華富貴,可不能為天下老百姓治病, 非我所願,醫有何益?」 「趙兄的德才令我佩服之至。 仁兄,請恕我直言,既然你屢考不中, 何不安下心在醫道上大展前程?」 「我也是這麼想呀,只是行醫也非易事,我沒有這麼多的本錢, 空有淩雲之志,也難有大的發展前程。 老兄,你若日後發了大財,資助我一把,幫我建一座大藥堂, 也算我沒有白給你看一次病。」 「若真要建藥堂,叫什麼名字好呢? 就叫同仁堂吧,你看這個名字怎麼樣?」 「剛才我是一句玩笑話,你莫當真。 再說,建大藥堂需一大筆錢,誰知道你何時才能發大財呢? 這是雲彩邊上的事,遠著哩。」 說著從桌子上拿起筆來,順手寫了一張字條,又蓋上印章,然後說: 「趙兄,明天你到內務府衙門去一趟,那兒有我的一位朋友, 說不定真能管事。」說完,告辭而去。 第二天,趙桂堂忍不住好奇的拿著字條找到內務府衙門, 遞上字條不一會兒,就出來一個太監,把趙桂堂領進門內, 走過一所院子後,又來到一個大屋子前,太監打開屋門, 朝裡一指說:「 趙 先生,這些夠不夠你的藥錢?」 他一下子呆在那兒了 。 「 趙 先生,萬歲爺有旨,你給他看好了病,分文不收, 他要送你一座同仁堂,你如願以償了吧。」 原來自己並不介意要跟他交個朋友的黃兄,竟是當今皇上, 真後悔當初自己的荒唐,怎麼一點兒也沒有察覺出來。 果然,沒過幾天,一座大藥鋪拔地而起,取名「同仁堂」。 慌得趙桂堂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 「你莫要心慌意亂,你的藥錢我可是還上了,下次再看病, 你仍得分文不收呀。」 讀者的話 : 看病一定要對症下藥,若沒有對症下藥的話,再好的藥亦是無法幫人治病的,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就像藥材一樣,一生下來必有其用處,若能將自己放在 " 對 " 的地方,定能充份發揮自己的能力,就像故事中康熙的病,用盡各種珍奇的藥草都無法治好,卻被便宜易取的大黃給治好來。 小愛的人為了自己、家庭 … 而大愛的人是為了世人 …
一般人實在很難想像自己會選那條路 …而親愛的讀者您呢 …您會選那個 ^^。 好文章推薦您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