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the heart be enlightened!

在生活中磨练,在困难中成长,笑中带苦,苦中作乐,愿历尽千帆终上岸,寒梅经霜傲骨存
正文

少年(一)祖父母

(2024-05-31 22:46:01) 下一个

祖父母在世的时候是我和哥哥生活最稳定的时光,算得上三代同堂(母亲隔段日子会来上海和我们一起住一小短时间)、安居乐业,可惜如此安稳的日子只持续到了我初中预备班(等同于小学六年级)。

我对祖母的印象较深,祖父刚开始好像工作还挺忙的,不常在家。祖母掌家,安排着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父亲后来好不容易调回上海工作,每天,天不亮就离家去上班,经常到饭点才能到家。

齐耳的短发乌黑发亮,端庄的面容,得体的打扮,邻居和弄堂里的人都说祖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好多。祖母好像认识不少字,也没有裹小脚,账算得特别明白,打得一手好麻将,对人情事故整得通透,邻里对她尊敬有加。对我,祖母偏重礼仪规矩,祖父教我写毛笔字的基本功;对哥哥,祖父母教的范畴就广了好多,下各种棋,打麻将,书法,游泳,待人及物,为人处世等等。依据祖母的经验,女孩子将来要嫁人的,落落大方,知书达理,再受点教育,将来运气好点嫁个靠谱的,这一辈子安安稳稳的就可以了。可是男孩子将来要撑起一个家,所以一定要有才。那个年代祖父母多少有点封建思想,再加上哥哥小时候比我静得下心,也聪明好学,刚上小学书法比赛就拿了奖,这样一来就更得祖父母、尤其是祖母的欢心。

当时住的三楼有不少孩子,我最小。有一段时间,除了我,所有小孩都有去处了:上小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只有我,被关在家里,又没玩具玩,又没人玩,除了眺望窗外的飞鸟,和蓝天白云,能做的事情就只剩拿小凳子摆小火车玩了。家里有个物件特别好玩:一台三五牌的老式钟,1点敲一下,12点就敲十二下,这个钟过一段时间必须要紧一下发条,否则就越走越慢,听着听着,我学会了看钟上的时间。黑白电视机好像到我上小学后家里才买,更别说收音机了,这唯一能发声的物件儿好似沉闷的日子中的’定时音箱‘,我记得在我多次请求下,祖母后来让我用那个像钥匙一样的东西紧过一次钟的发条,总算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我最终也没上成幼儿园:((,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为啥不让我上,后来在我再三坚持下,我直接上小学了,带着围兜上小学,坐在第一排,比家里的日子不知多姿多彩了多少啊!想想就美滋滋的,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