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吴伯凡说的,这“钟”和“云”的概念也不是吴伯凡说的,是索罗斯的老师卡尔波普,他提了很多让人拨云见日的概念,其中钟与云是一对很著名的概念。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事件甚至是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钟,一种是云。
钟就是那种无论多复杂和精致,都是确定性的,你可以把它拆了再装回去,错一点它就不运转了。它是可预测的,结构是可以分析的,确定的,稳定的。而云则正相反,一会看着像猫,风一吹,它又像狗,内部结构随时在千变万化,毫无确定性。很难预测,太多的原因会使它改变了。好了,概念清楚了,来应用一下。
从人的性格上来说,有的人很逻辑,喜欢确定性的东西,如果是可以拆散了一步步了解的东西,再难都不怕。但他遇到云就晕了,束手无策。另一种人,则是云,自己都说不出是怎么回事,比如早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这衣服对不对劲,今天为啥高兴,为啥情绪不好?突然间脑子灵光一现,想出一个新点子,是个非常好的创意。有人念书不行,但做生意很行,...
好玩儿!那我是啥?我终于知道为啥我不喜欢写程序了,因为我骨子里是云呀. 可是,可是,我太喜欢确定性的东西了。这东西要是捉摸不定的,怎么学啊?我学东西,一定要把它给按住了,拆开来,分小部分吃透,再拼起来,心里就踏实了。大概,我骨子里是云,但一辈子的训练,都是在把自己变成钟,然后,我就变成了有钟的习性的云。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么多年的数学逻辑训练,让我有了一种严谨的思维习惯,深入骨髓。不逻辑,就没有了扶手下楼梯,心里没底。可是,我又喜欢虚幻飘渺的东西,喜欢美的,色彩斑斓的,艺术的东西非常容易打动我。我会在那样的世界里得到真正的愉悦和彻底的解放。那是在最里面一层的东西,与教育无关,只与本性有关。所有逻辑的东西,都是像工作一样的事情,是,它有章可循,但是,有点累。
我问老游,他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钟。也是个杂烩。他的思维,跳跃的厉害。我有时候都追不上。他多数的情况下呈现“鈡”状。在实际生活中,概念是把刀。用这把刀去切割,世界就变了一个模样,变得有意思起来。从那天开始,我侧眼看人,都会想想,咿,她是鈡还是云?呵呵。
向你学习: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属钟的人,喜欢死记硬背,不爱推陈出新,依赖性强,适合当秘书,打工,做匠人
那我当画家的父亲就是云,东西乱七八糟,喜欢旅游,浪漫。我的个性就是像我爸,我妈妈就是个钟,我妹妹就像我妈。我妈不会做菜,想跟我爸学,怎么也学不会,她抱怨:你怎么回事吗?一回先放油,一回后放油?我就看看就很快就能自己做了。我妹妹用刚买来的高压锅做鸡,说明书几分钟就几分钟,做了三个鸡都咬不动。我妈织毛衣,是几针就是几针,都不会按毛线的粗细等条件变化的。
因为中国的教育不是因才施教造成你这样的情况,在中国,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钟是有用的,实在的,有保障的。而云是漂浮不定的,没有保障的,所以,好多云性的人,选择了做钟,这本身很荒唐,是对人性的扭曲。如果能由你的本性学文学,肯定会让你一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