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部分委员在中南海颐年堂合影。前排左起:
粟裕、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程潜、刘少奇、陈毅;
中排左起:聂荣臻、高岗、张治中、邓小平、张云逸、刘斐;
后排左起:罗瑞卿、贺龙、蔡廷锴、傅作义、刘伯承
超大图片 请手标右移 观览全图 ——>>>>>
1959年10月1日,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将帅在天安门城楼合影留念。 著名摄影家 侯波 拍下了这张著名的合影。
但遗憾也是有的,由于庐山会议,彭德怀元帅、黄克诚大将等受到牵连的部分将帅没有参加这次庆典,张云逸大将、陈赓大将 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也未能参加庆典和合影。
后排左起:
肖向荣中将、贺炳炎上将、董其武上将、黄火星中将、王新亭上将、陈明仁上将、陶峙岳上将、杨勇上将、傅秋涛上将、刘震空军上将、王尚荣中将、王建安上将、苏振华海军上将、陈奇涵上将、李达上将、宋时轮上将、王宏坤海军上将、彭绍辉上将、杨得志上将;
中排左起:
杨成武上将、王树声大将、周士第上将、李聚奎上将、甘泗淇上将、黄永胜上将、刘亚楼空军上将、陈锡联上将、张爱萍上将、傅钟上将、杨至诚上将、陈世榘上将、周纯全上将、张宗逊上将、粟裕大将、肖华上将、李志民上将、陈伯钧上将、郭天民上将、许光达大将、朱良才上将;
前排左起:
谭政大将、罗瑞卿大将、罗荣桓元帅、陈毅元帅、彭真、林彪元帅、朱德元帅、董必武、刘少奇、毛泽东、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元帅、刘伯承元帅、聂荣臻元帅、徐向前元帅、叶剑英元帅、徐海东大将、肖劲光海军大将。
未能参加合影的开国将帅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一人:彭德怀;(另,陈云 邓小平 因故缺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三人:黄克诚、张云逸、陈赓;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二十三人:王平、王震、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吕正操、许世友、李涛、李天佑、李克农、肖克、宋任穷、陈再道、周桓、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唐亮、闫红彦、韩先楚、谢富治、赖传珠。
1960年1月,广州军委扩大会议。右起:邓小平、毛泽东、彭真、罗瑞卿、周恩来、贺龙、林彪、聂荣臻。
1960年4月23日下午4时,毛泽东、朱德、董必武、宋庆龄、林彪、邓小平、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在怀仁堂与来自全国的民兵代表亲切会面。
1960年1月27日至3月上旬,毛泽东在广州审定《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60年1-2月 在广州召开的军委会议(主席那时在广州校正敲定第四卷) 似是步行会场途中
1959年10月1日,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合影。
第一排左起:
谭 政大将 (中一共中央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
罗瑞卿大将 (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副部长)
罗荣桓元帅 (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
陈 毅元帅 (中央军委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彭 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北京市市长)
林 彪元帅(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朱 德元帅(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董必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刘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周恩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贺龙元帅(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
刘伯承元帅(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
聂荣臻元帅(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科委主任)
徐向前元帅 (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叶剑英元帅 (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徐海东大将(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
肖劲光海军大将(国防部副部长、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书记)
第二排左起:
杨成武上将(副总参谋长)
王树声大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原总军械部部长)
周士第上将(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聚奎上将(总后勤部政委)
甘泗淇上将(总政副主任)
黄永胜上将(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
刘亚楼空军上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司令员)
陈锡联上将(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
张爱萍上将(副总参谋长兼国防工办副主任、国防科技副主任)
傅 钟上将(总政副主任)
杨至成上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
陈士榘上将(工程兵司令员兼工程兵特种兵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
周纯全上将(原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
张宗逊上将(副总参谋长)
粟 裕大将(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肖 华上将(中央军委委员兼副秘书长、总政副主任、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
李志民上将(高等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陈伯钧上将(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郭天民上将(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许光达大将(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装甲兵学院院长)
朱良才上将(1958年11月主动要求退出北京军区政委岗位,离职休养)
第三排左起:
肖向荣中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办公厅主任、党委书记)
贺炳炎上将(成都军区司令员)
董其武上将(解放军第六十九军军长)
黄火星中将(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王新亭上将(军事科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陈明仁上将(解放军第五十五军军长)
陶峙岳上将(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建设兵团司令员)
杨 勇上将(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
傅秋涛上将(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党组书记)
刘 震空军上将(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和政委)
王尚荣中将(总参作战部部长)
王建安上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苏振华海军上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海军政委)
陈奇涵上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李 达上将(国防部副部长、国家体委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主任)
宋时轮上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王宏坤海军上将(海军副司令员)
彭绍辉上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杨得志上将(济南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
未能参加合影的开国将帅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一人:彭德怀;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三人:黄克诚、张云逸、陈赓;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二十三人:王平、王震、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吕正操、许世友、李涛、李天佑、李克农、肖克、宋任穷、陈再道、周桓、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唐亮、闫红彦、韩先楚、谢富治、赖传珠。
注:括号内所任职务,都是个人合影时担任的职务。
http://www.wyzxwk.com/e/DoPrint/index.php?classid=21&id=307264
1959年国庆节六位元帅戎装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
六帅左起:陈毅、贺龙、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徐向前
1959年10月5日,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七帅
在中南海接见参加国庆十周年活动的中国人民军海军、陆军和空军观礼代表团时合影。
前排左起:
(彭德怀 刘伯承 聂荣臻三帅缺席)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罗荣桓元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解放军高等学院院长兼政委刘伯承元帅、
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彭真;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林彪元帅;中共中央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元帅;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
中央军委常委、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叶剑英元帅。
1960年1-2月,中共中央军委八帅在广州召开扩大会议时合影。
(朱德 彭德怀两帅 缺席)
前排左起:
陈毅元帅、刘伯承元帅、林彪元帅、贺龙元帅、罗荣桓元帅;
后排左起:
罗瑞卿大将、聂荣臻元帅、徐向前元帅、陶铸、叶剑英元帅。
-------------
1960年10月,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中南海召开。
1960 年 1 至 2 月,中央军委在广州召开扩大会议。
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在广州郊区的鸡颈坑接见到会的全体同志并合影留念。
1966-8-18 天安门城楼上 最后一张将帅照片
陈云 邓子恢 朱德 毛泽东 林彪 贺龙 叶剑英 徐向前 五帅
(罗荣桓已去世,彭德怀下台了,刘伯承欠安,陈毅 和 聂荣臻 因故缺席)
大约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 未来的六位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