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北京大学:写得最有精神的当数北大的校名,这四个字饱满生动,一气呵成,似乎最能表达一个伟人气吞山河的气势。1949年12月12日,经校委会主席汤用彤、秘书长郑天挺同意,校委会秘书汪子嵩给毛泽东起草信件,请文书刘椿年楷书誊写后,送中南海毛主席办公处。信中邀请毛主席在北大51周年校庆纪念日(12月17日,解放后的第一个校庆)之际为北京大学题写校名,以备制作新的校徽之用。信中附寄了一张纸,纸上有文书刘椿年画的一个长11厘米、宽3.1厘米的长方形框,框下标注“北京大学”四个字,供毛主席写校名时作尺寸参考。1950年3月17日,中共中央秘书室将毛主席为北大校徽的题字放在一信封内送给北大,并附言:“寄上毛主席为北大校徽题字,敬请收查。”据悉,毛泽东的题字原件现存于北大档案馆。
-----------
清华大学:校名亦为毛所题。毛和清华历史渊源不深,加之毛对理工科知识分子的印象好于文科知识分子,他题写清华校名应该是气定神闲的状态。四字清秀飘逸,也是毛字中的精品。1950年6月,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应清华师生员工的请求,欣然挥毫,一连写了六个力透纸背的“清华大学”。而且毛主席还在旁边谦虚地注明“:右下草书似较好些”。从此,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徽就一直伴随着每一个清华师生。
“清华园”牌楼历史悠久,始建于1909年,门额上的“清华园”三个大字是晚清军机大臣那桐1911年题写的。但是1966年8月24日,这座“二校门”被“清华大学红卫兵”当作“四旧”推倒、砸毁;20年后,在清华广大教职工和海内外校友的要求下,学校决定在原址重建清华“二校门”,在清华校友的捐助下,“清华园”牌楼才得以在原址恢复原貌。
那桐(1856—1925),字琴轩,叶赫那拉氏,隶属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光绪十一(1885年)举人,历任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编纂官制大臣、曾办税务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军机大臣、皇族内阁协理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等职。
近年复建的
1920年代
1966年 砸毁 清华园 二校门
------------
毛主席 还为几所大学 亲笔题名
有几所大学 是 集字, 即 从主席其它书写出 找出一个个字来,集成
有些省报 市报 刊物等 多是主席亲题,也有字集而成的。
主席未给山东大学题名,但 这4个字的确是主席写的,而且不是集字
这是主席 写给 山东大学 高亨 的 信封上的
高亨先生:寄书寄词,还有两信,均已收到,极为感谢。高文典册,我很爱读。
肃此。敬颂安吉!
毛泽东1964年3月18日。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