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关键一战 中国 收复 占领 西沙群岛
击败了南越美国傀儡的阮文绍政府
敲打了 北越政府
北越 非但不支持 反而 宣称 西沙是 越南领土
毛泽东生前指挥的最后一战
高瞻远瞩 一石二鸟
不然 若 西沙还是 南越 / 越南占领, 今日的 中国南海问题将更棘手
西沙之戰,又称“西沙自卫反击战”,越方称之为“黄沙海战”(越南语:H?i chi?n Hoàng Sa),指的是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島西部的永乐群岛海域中國人民解放军海軍與越南共和國海軍(南越海軍)間發生的一次战斗。
结果南越海軍被击退,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西沙群島西部的永乐群岛中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島,
并巩固了对整個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
海战後,中国海军暂时取得了制海权。中共中央军委其後决定佔領所有岛屿,一举解决西沙问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阵亡18人:包括
在琛航岛上修有烈士陵园。
越南共和国海军: 根据不同資料來源,死亡數字約为53人至100余人。
其中南越10号舰上的82人阵亡失踪者45人,另37人被一艘丹麦油轮和南越渔船救起。
这批俘虏于1974年1月23日在榆林港由曙光03号船运往广州。
------------
1974年1月19日,海战爆发后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约翰·金表示,在战事问题上“我们不支持任何一方。当然,我们确实强烈希望和平解决,但是我们并没有介入西沙海战。”[19]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1月21日从中东回到华盛顿的翌日,在记者招待会上他重申了国务院之前的声明,宣布美国在中国与南越之间的军事冲突中不支持任何一方,但是“对使用武力表示遗憾”。
1974年1月21日,经授权的北越官员对法新社记者说「维护领土主权对每一个国家都是神圣事业。邻国之间在边界和领土问题往往是复杂的争议,需要仔细和周密的研究。有关国家应通过谈判以平等、互相尊重、友好、睦邻的精神来解决这种争端。」但北越黎笋政府煽动老百姓在内部对中国擅自发动西沙海战的行为进行了秘密的示威游行抗议活动。
1974年1月26日,南越南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公布三点立场:
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民族的神圣问题。
二、在边界和领土问题中,各邻国之间经常会发生由历史遗留下来的争执,有时是很复杂的,应仔细研究。
三、各有关国家应根据平等、互相尊重、友好和睦邻关系的精神来研究这些问题,并通过协商来解决。
1974年1月31日,南越南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代办陈平在北京对法新社记者谈西沙之战,以1月21日北越政府一样的措辞阐述了其态度。
1974年2月9日,南越南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驻西贡代表团发言人陈日忠中校回答记者提问,重申了1月26日的三点立场。
1月19日,南越海军作战副参谋长杜剑上校飞抵藩朗,向正在度假的南越总统阮文绍汇报西沙海战“怒涛”号被击沉,舰长阮文达已经阵亡。1月20日,阮文绍去岘港坐镇指挥。“大规模军事集结,不仅从岘港派出6 艘军舰向西沙群岛方向机动,而且又加派2 艘驱逐舰开往岘港增援,同时命令该地区的南越陆海空三军全部进入战备状态”。
对此,中国也对西沙地域做好了打第二仗、第三仗的准备,集结了一批舰船飞机与各类物资。
1974年1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言人李浩中将发表谈话,称“南越就象在一头公牛面前摇动红旗”,引起一些亚洲国家政府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我们在等待这些消息的证实。所有驻在近海岛屿上的部队都有责任保卫我们的领土,但是我现在不能讲更多的话。”
1974年2月8日,《中央日报》发表题为《我们对南中国海诸岛的立场》的社论:
中越同为反共国家,方今面临共同的敌人,诚可谓同雨同舟,利害一体;正应和衷共济,团结作战,以巩固民主阵营保卫自由与安全的力量。当此大避危急之秋,从亚洲抗共的全盘战略得失而言,越南方面的行动,徒令亲者痛而仇者快。所以我们在此恳切呼吁越南方面,应经由外交途径妥善处理。中华民国政府对此事件始终表现高度理性而自制的态度,应为越方所了解我们相信,以阮文绍总统及其坚决反共政府的目光与胸怀,必须洞明利害而知所取舍。
至于毛共之盘踞西沙,乃是我们的内政问题。我们应特别警觉的是,毛共在对外推行笑脸攻势之同时,采取这一行动,主要为转移其内斗视线,自有其用心之所在。因此对其此后的行动,更应加以严密的注视。
1974年1月22日,菲律宾国防部长恩里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中国与南越的这场领土争端“以友好的方式”解决。
1974年2月4日,印尼外长马立克同记者谈话,称只承认一个中国,帕拉塞尔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属于中国。
--------------------
海戰後,中國获得了对整個西沙群島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
而南越对西沙群岛的领土宣称及曾经对其的控制,成为了越南战争之后北越统一
越南的政府对该地区领土要求的主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