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不久前曾经看过
最近又看到
主要是说吴芝圃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中搞浮夸说大话的第一人,他的言行不断受到毛主席批评,
但他并未听从毛主席的批评,把毛主席批评当“耳边风”,被批评后仍然我行我素,唱高调说大话,直至发展到河南广传“跟着潘复生,一天吃一斤,跟着吴芝圃,吃了不少苦”的民谣。今天再阅读这一段史实,使人感慨良深。
1958年3月成都会议讨论农业合作社小社并大社问题,吴芝圃在会上表示,河南今年能搞个丰产年,增产几百亿斤粮食不成问题,河南粮食很快就过关了。
毛主席说:“试试看,这种人表面上‘左’,实际上是形‘左’实右,缺乏经验,不深入群众。”
吴芝圃向中央提出,河南三年可以实现四化(即:粮食达到四、五、八;水利化;除四害;扫文盲),
毛主席听后批评说“要去掉虚报、浮夸,不要争名,而要落实”。会后毛主席又把吴芝圃叫到武汉,要他“要把膨胀的脑筋压缩一下,冷静一下”,
但看到吴芝圃没有改正的意思,就说:“吴芝圃,你对,你搞得快,可能你是马列主义,我是机会主义。”
这一年毛主席到河南视察,在专列上听取吴芝圃汇报后,指着窗外光秃秃的山头说:“你一年能搞成绿化?我不信。”
毛泽东不客气地对他说“不要一扯就扯到共产主义。你说十年就过渡了,我就不一定相信”。
毛主席提出人民公社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而吴芝圃却坚持大队为基础。会后毛主席亲自给吴芝圃写了一封信,严厉批评他:
“你不要再这样搞了,还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好”。
但是毛泽东的批评并没有让吴芝圃头脑冷静下来,在1960年2月河南省委第十五次全会和全省五级干部会议上,吴芝圃作了《为实现1960年的持续大跃进而奋斗》的报告,号召进一步大办县社工业、大办水利、大办养猪场。
1960年3月,吴芝圃在向党中央的报告中说,河南全省人口99%已入食堂,办得好的食堂占总数66%。但是,事实却是在1959年,河南特别是信阳地区已经发生饿死人的情况了,最严重的有一个党支部23名党员饿死了20人。灾情暴露后,中央领导3次到河南调查了解情况,1960年底毛主席又派身边工作人员到信阳地区去调研。当他们到达河南时,吴芝圃却不让他们去信阳,不让他们看到信阳的真实情况。对于吴芝圃的所作所为,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他“破坏民主、堵塞言路,‘左’倾蛮干,死不回头”。
1961年2月,党中央调广东省委书记文敏生任河南省委常务书记,7月调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改任第二书记。1962年4月吴芝圃调离河南,到中南局担任负责文教的书记处书记。
撇开大跃进是不是刮“浮夸风”、提建设共产主义是不是刮“共产风”不谈,通过回顾这一段史实,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在那一段特殊时期头脑始终是清醒的,被批评为“右倾和倒退”(《郑州会议期间给刘少奇、邓小平等的三封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他甚至无可奈何地说自己是“机会主义”,“保守主义者”(《党内通迅》
而更让我深思的是,毛主席为什么能容忍吴芝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拿他的批评提醒当回事。现在,当一提到建国后的毛泽东时,有些人往往就把他和“家长制”“一言堂”联系起来,说建国后的毛泽东被胜利冲昏头脑,不再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不再能容忍不听话的人,但历史中竟然有如此之事实,不是再充分不过地说明了毛主席是多么地讲民主吗?
虽然吴芝圃犯了严重错误,自认为“处以极刑,我也应引颈受戮”,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并没有把他一棍子打死,仍然委他以相当的重任,这不是再充分不过地说明了毛主席民主胸怀下无比宽厚的心田吗?
我觉得,从吴芝圃拿毛泽东批评当“耳边风”这段历史看,我们应该进一步学习研究毛泽东民主思想,用毛泽东民主思想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131838191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