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早在1953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基本粒子也是无限可分”的科学论断。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亲自主持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 钱三强应邀在会上讲述核物理学的研究发展概况。当他讲到核原理时,毛泽东插话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是这样。”“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钱三强一时语塞,他思考着回答道:“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却从容地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一论题的胜者,正是毛泽东。
1976年10月 毛主席逝世时,参加夏威夷国际物理学第七届年会的物理学家们,在大会上集体起立为毛主席的逝世默哀。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做大会发言,他在回顾了物理学家们逐层深入地研究物质结构和基本粒子的历程之后,提议说:应当“把组成物质(基本粒子——笔者注)这些所有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已故的毛泽东主席,因为他一贯主张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性”。两年之后,格拉肖又在美国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呼吁:把基本粒子下一个层次的物质组份命名为“毛粒子”。他说:构成基本粒子下一个层次的物质组份,既不应当称为层子(当时中国物理学家们的称谓),也不应当称为夸克(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等人的称谓),而应当称为为“毛粒子”。因为这一世界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是与毛泽东主席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格拉肖还现身说法,讲述了他自己对强子结构的认识转变过程。他说:在毛泽东生前我和温伯格·萨拉姆(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曾经两次访问过中国。每一次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同他一起讨论基本粒子到底还有没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矛盾这样一个现代物理学的前沿问题。毛泽东主席总是认为基本粒子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矛盾,在理论上是可以再分的这样一种哲学思想,而我自己和萨拉姆两个却坚持不同意见,认为基本粒子只是一种数学上的点状物,它们是不可能再分了。
按照自然科学传统,谁对科学理论最先做出预言,就可以以谁的名子来命名。
1978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将基本粒子命为“毛粒子”(Maons)。
但遗憾的是,这一提议并未在科学界获得广泛认同,在下猜想,可能因为毛泽东的预言并非真正的科学假说,
没有任何科学实验证据做支持,充其量只能算一个哲学命题。
不过,仅这一提议本身已足以体现毛泽东预言的价值了。
做为物理专业的笔者认为,单就毛泽东预言本身的重要性来说,已足以列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预言之一。
基本粒子可以说是物理学向微观方向研究的里程碑,从希腊时代起,
西方世界始终认为物质在微观方向最终应该有一个终点,即不可再分割的,最微小,最简单的物质本原,
这一本原被称为“原子”。待科学界发现原子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一终点已经达到。
但也有一些物理学家认为,原子种类有一百多种,做为“本原”显得有点过多,过于复杂。
因此物理学家又继续追寻下去,直到把原子分割为更简单的“基本粒子”时,
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认为,那个真正的,不可分割的物质本原已经找到,在微观方向再也不可能继续分割下去了。
但毛泽东这时却作出震聋发聩的预言,基本粒子还可以继续分割下去!这无疑是对整个现代物理学的挑战,
其意义不亚于二十世纪初物理学著名的“两朵乌云”(紫外灾难和以太危机),
正是这“两朵乌云”最终引出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
所以说,把毛泽东预言称为“最伟大之一”毫不过分。
当然,当时除了中国物理学家之外,世界各国物理学家并没有把这一预言当回事。
但当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言后,物理学界不得不承认毛泽东预言的惊人。
但我要说的是,毛泽东的预言之惊人只是对西方人而言,对东方人来说一点都不惊人,甚至可以说很正常。
不要说毛泽东,其实任何一个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可以做出这种预言。这是因为中国与西方的哲学根本不同所致。
上面说了,在西方文明中,从希腊时代开始就认为物质分割总会有尽头,即“原子”。
而在中国哲学中,从诸子百家时代就认为物质分割永远不会有尽头。
《庄子 天下篇》提出一个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位传统的中国人都不大会接受物质分割有尽头的思想。毛泽东或其它任何中国知识分子都能提出
“基本粒子还可以继续分下去”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格拉肖(Glashow,Sheldon Lee)美国物理学家。1932年12月5日生于纽约州纽约市。
格拉肖于195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双先后去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
加利福尼亚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1966年,格拉肖又回到哈佛大学,1967年成为该校的正教授。
他和温伯格都研究能将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在一种数学形式之中的亚原子粒子理论。
这是向有关四种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爱因斯坦为之劳而无功地了半生---迈进的第一步。
观测事实支持了格拉肖和温伯格的这一理论,这便使他们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物理学奖。
当年荣获此奖者还有萨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