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重庆时,学者章士钊曾赠予张充和一首诗,其中写道:“文姬流落于谁事,十八胡笳只自怜。”
蔡文姬诗书画艺音律皆通,是古代少见的具有思辨性的知识女性。
章士钊认为,充和之才可比文姬。
但张充和当时并不欢悦,因为蔡文姬被迫远嫁匈奴,诗中有“惋惜流落”之意。
许多年之后,张充和想通了,自嘲章士钊说对了,自己是嫁了个“胡人”。
“胡人”傅汉思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和舅舅都是西方古典文学的教授,
他从小受到熏陶,还通晓多国语言。傅汉思在战前去了美国定居,战后与胡适相识,
应胡适之邀到北大任西班牙语系主任,并与曾留学德国的季羡林成为好友。
这个时候,解放战争开始,张充和也即将进入北大教书。
而他们的真正认识,是在中老胡同沈从文的家中。
傅汉思帅气、儒雅,看上去一副书生气韵。张充和对他的最初印象就是“老实”,还有热情开朗。
充和喜欢阳光的、充满希望的东西。她不喜欢世俗,但不放弃传统。在种种情感的传闻里,
她不喜欢那种优柔寡断、黏黏糊糊的爱意,记得有人问她为何不能干脆地拒绝卞之琳的爱意,
她回答说:“人家没说请客,我怎么好说不去呢?”她在等待一份直接、干脆的感情。
傅汉思回忆:“过不久,沈从文以为我对充和比对他更感兴趣。从那以后,我到他家,
他就不再多同我谈话了,马上就叫充和,让我们单独在一起。”在两人交往中,
沈从文有点半个“媒人”的意思,他渐渐发现,这个“洋朋友”来沈宅的目标已经转移了,
他就顺势让出了“空间”。这无疑是一种无形的鼓励,傅汉思真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意。
1948年11月19 日,相识不到一年的张充和与傅汉思正式结婚。婚礼很简单,仪式也很短,
参加婚礼的一共只有十四个人,张充和的娘家人是沈从文、三姐兆和及两个堂兄弟,还有龙朱和虎雏。
此时平津战役即将打响,兵荒马乱之际,没有人去关心,
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得丝丝入扣的名门小姐,为何嫁给了异国学者。
一个月后的一天早晨,张充和正在烧稀粥,突然得到通知,要他们立即撤离北平,去美国。
两人饭都没吃,急匆匆收拾东西离开,临走前给三姐兆和打了个电话。
匆匆去国,或许张充和内心里并没有长期定居的意思,这一去却怕是再也难以“回还”。
很多人都看到了张充和在美国传奇、风光的一面,可又有多少人能从一个普通老人的角度想想她的心思。
合肥,是她的童年记忆;苏州,是她的闺阁往事。她离开大陆的时候,落下了很多重要的东西,
正是想着有一天能够回来。回到家乡,回到她的“阁楼”来。
早在1949年下半年,好友章靳以就曾致信在美国的充和,让她回来看看祖国的繁荣景象。
但充和没有回来。黄裳先生曾委托靳以向充和索字,结果一纸书条一耽搁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后,张充和书写的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到了黄裳手里,
充和还在卷末题记是应黄裳先生三十年前转托靳以之嘱。黄裳为此写下了《宿愿》一文。
据说黄裳在收到《归去来辞》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痴坐了许久,不由自主地发问:
“女画家到底为什么在去国三十年后写下了这么一篇《归去来辞》呢?真不是一叹就能了事的。”
而在章靳以的客厅里,伴随着他走完一生的,也是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虽是印刷体,
却让他视为珍物。到其女章小东女士接手后,仍旧珍藏着,并赴美拜访了充和,
倾听那一辈人的知心往事。靳以到底是懂得充和的。归去来兮,何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