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上海人

(2010-11-24 21:05:35) 下一个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其实,从我记事开始,就没见到几个真正的上海人。我们的父辈或祖父辈,都来自全国各地,所以无论去谁家,绝大多数父母说得都是自己原来的方言,比如宁波话,绍兴话,无锡话,苏北话,苏州话,四川话,普通话...。有一小部分上海人,被称为本地人,他们的祖籍就是上海人,是真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部分本地人,一般居住在上海的郊县,很多都是务农。郊县本地上海话和市区的上海话有些不同。本地人和其他的外地人同时被市区的上海人称为乡下人。上海的孩子和父母说话也都是用父母的方言而非上海话,连我儿子三岁时就会说外婆的方言了。因为在上海生活久了,父辈们当然都能听懂上海话并夹着说几句南腔北调地上海话。


 苏北人,大部分是逃荒的难民,相对文化程度比较低,从事的大多是理发,做大饼油条等所谓卑贱的工作,住在棚户区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南市区,闸北区等地方。被称为江北人而普遍被人瞧不起,他们的子女自然也就容易被其他孩子欺负。


比棚户区好一点的住宅,就是石库门。它有点类似四合院,住得更好一些那就是花园洋房了,也就是那些当年租界的房子了,就是我们如今住的多房的house。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住宅,到了解放以后,都变成了72家房客聚居的状态。由于住宅使用功能上的欠缺,造成邻居间的关系特别微妙。一方面有很多家庭完全没有个人隐私可谈,另一方面又要为每日的生计和邻居斤斤计较。在这种居住环境下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这些习性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和教育的普及,已经越来越少。另外新旧式里弄,从开始的二万户到后来的高楼,那时也就是5楼了,一家一间房,厨房厕所公用,因为都是单位分房,那时房源少,所以不少人家都是13-16平方米住4-5口人,甚至有三代同堂挤在一起的,夏天一到夜晚,大家都拿把扇子出门乘凉,也算一奇景吧。80年代开始出现独门独户楼房,也还是6楼高,如今则是几十层的高楼,且都是独门独户。因为家家有空调,相信那夜晚乘凉一目已经不再。


当年市中心的上海被称为上只角,而那些和郊县相连的市区则被称作下只角。久别上海,还真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有这种称呼呢?


随着高考的恢复和对外开放,一部分知识分子选择出国,求学、工作、定居,似乎成为一时流行。
    
如今有一部分新移民上海人,就是出生在外地,由于种种原因迁到上海定居的人。这一部分人的成分比较复杂。有学历不高出卖体力劳动赚钱的,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有海外移民,也有知青子女等等。这个成分复杂的大群体,是上海发展的重要支柱。有一些很特别的人,叫做知青子女,他们的父母作为知识青年被下放到一些偏远的外地。而他们的子女继承父母的愿望,希望重回故乡生活。此外内地高校高学历毕业生,往往希望到上海工作。上海本地高校招收大量外地学生,很少外地学生毕业以后愿意回家乡工作。海外学成归来,现今在上海几乎已经不占太大优这造成整个上海的生存竞争更加激烈。这些大量涌入的各地人才,也造成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住房问题、实际工作能力问题、和环境的适应问题。但是一个城市的活力也在于此。新移民们正如同我们的父辈,给现今的上海带来生机。此外也有一些社会问题产生。面对到大部分有着老上海平民习性的上海人,新移民们感到压力和不被认同。最典型的不认同,可能就是难以理解上海方言。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生的那一批上海人,因为学校推广普通话,已经非常习惯于讲普通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