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在和我分别四年半之后终于回到了我的身边。看着十八岁的他的脸上渐渐开始有了英俊成年男子所有的棱角与轮廓,听着他渐渐成熟的谈吐,我的心里十分欣慰:我那失而复得的儿子!
儿子如今在成人高中里补习英文,他的理想是以高分拿到高中毕业证,然后冲刺大学。
重新回到学校的这段日子里,这孩子总是准时去学校,认真完成作业,简直象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想起他曾经因为不爱读书而跟我起冲突,甚而在十四岁那年干脆回国不再回来的伤心往事,眼前的他的表现真让我任何时刻来都忍不住偷乐。
在读书这件事上,他这个"内因"一旦发生作用,真是挡也挡不住,我这个"外因"也终于可以松口气,心里那块压了多年的大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
我心里的那片天,终于晴了,这一天,终于被我盼到了!我在狂喜中。。。。。。
学校的事安顿下来之后,有一天儿子说:"妈妈,我自己在课余打点工吧,自己赚点钱,这样就可以减轻你们的负担。"
对他的这个提议,我恨不得举双手双脚同意,心里也更加欣慰:孩子真的是懂事了,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
我是希望他打工的,经济独立固然是一回事,但通过打工来融入加拿大,深入了解社会,开阔眼界,交到新朋友,学到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是更为重要的一件事。
几天前,我家阿瑞帮他准备了简历,并为他准备了可能遇到的面试的问题,于是,从今天开始,我们母子二人开始了找工作的第一步。
我们计划在一趟车所及之处的各个店铺去发送简历。
温哥华的冬天不好过,阴冷潮湿,经常雪雨绵绵,在这样的夜晚倒车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我刚来的那几年,这样的苦头是吃够了。我不愿意我儿子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儿子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找工作,但真的到了要一家一家的铺面去送简历,询问人家是否要人的时候,他又开始打躇,不好意思开口上前询问,一是好面子开不了口,二是担心人家会毫不客气地拒绝从而伤了自尊。
于是,我给他讲我当年看着报纸上的招聘广告一家家打电话过去询问的陈年旧事来鼓励他一定要走上去试一试。
虽然我这样鼓励儿子,但说来惭愧,我当年来的时候,可真的没有做过这样挨家挨户去送简历的事情,如今孩子要如此开始闯当江湖,可能遇到怎样的待遇甚至冷遇,我心里也没底。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陪着孩子来送简历的缘故,我时刻准备着在他受打击的时候立刻冲上去安慰他,鼓励他,让这个敏感的孩子仍有力量继续坚持 做下去,直到找到他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
我很开心我和孩子一起做了这件事情,这经历我更深一步了解了加拿大人的友好。感觉十分美好,温暖,让我真心知道我生活在一个十分友善,健康的社会。
比如我们到零售连锁店SAFE WAY 送简历的时候,那位负责招聘的女士热情地给我们写下了他们网址,指导我们如何在网上申请,并说,若是她看到孩子从网上递来的简历,若有职位一定优先考虑他。
我们去了几家手机店,店里只有几个比我儿子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在工作,估计也是兼职的学生。很显然,他们都不是负责人,但他们都收下我儿子的简历,仔细地在简历上写下我儿子可以工作的时间,答应等经理来的时候就把简历交给经理。这些孩子们十分友善,我猜想,他们在申请工作的时候也是受到了这样的对待吧,所以,他们把这友善的传统传承下来,并且,作为同龄人,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我儿子的需要和感受。
最有意思的是在一家加油站,我们见到了经理,经理也询问了孩子很多问题,眼见着有戏,在一旁观察的我都觉得是笃定的事情了,结果,经理问到他的年龄,然后不无遗憾地说:"对不起,我们这里只招十九岁以上的年轻人,等过一阵你满了十九岁再来吧!"(这边有很严厉的法律规定,不满十九岁是不可以买烟的,当然更不可以卖烟。某店若违法,可以被吊销卖烟的执照。我虽然是做保险的,但因为雇主是零售连锁店,也曾在开始工作的一两天,就被关进店长办公室的小黑屋,在电脑前看了一堆关于烟草买卖的法律法规的视频,晕头转相地做了几十道选择题,及格之后才被放出来。)
孩子也从这些员工的态度中受到了极大的鼓励,不由得渐渐从抵触变得放松下来,开始主动出击。看见店门,就主动地走进去,问人家是否在请人工。
看着孩子士气高涨,这时候我才敢把一个心得告诉他:送出去百多份简历却没有回应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最好早做心理准备。
掰指头数了数,我们今天一共送出了十多份简历,也就是说我们申请了十多家不同的店铺,但我们没有听到一家店给我们任何恶言恶语,所到之处,所有的员工都非常和气地接待了我们,他们耐心询问孩子可以工作的时间,即便现在不招新人,也客气地收下孩子的简历,并跟他说等招人的时候会和他联系。
也许,我们还需要很久才能找到工作,尤其是这个圣诞节的年末的时节,但我们所经历的让我们对找工这件事有了非常大的信心。
我由衷地感谢这些善待我孩子的陌生人们,感谢他们给一个初出社会的孩子的温暖和鼓励。我知道,这美好的感觉会永远留在他的记忆里,他会知道,生活在这个国家,他的四周总有这样一些人,会用灿烂的笑脸与温和的语言给他以由衷的温暖的感觉,正如我一直以来所感受的一样。
顺便补一段话。说来有趣,就在我刚刚敲好这一篇的时候,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来到我眼前,不好意思地低声问我:"我可以在这里申请工作吗?"我从计算机上抬起眼来,给了这孩子一个温暖的微笑,指着对面的客户服务台对他说:"你可以把简历交给他们。好运,孩子!"
孩子感激地道了谢之后走开了。我知道,这样的温暖的态度从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我待人处事的态度,我和孩子的找工经历让我更加愿意做一个温暖的人,也愿意我的孩子和我一样,做一个温暖的人,但愿于他,我是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