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俄弹道导弹发射通报协议的战略意义

(2009-10-19 09:51:59) 下一个

中俄弹道导弹发射通报协议的战略意义

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签订中俄弹道导弹发射通报协议。这个协议奠定了中俄军事结盟的基础。中国一直实行军事不结盟政策。这次签订中俄弹道导弹发射通报协议已经是一种准军事结盟。那末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中俄两个曾经几乎陷入核大战边缘的核大国签订这个协议呢?这深层的原因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已经打破了维持了半个世纪的核军事,而且可能使核战争条件下没有胜利的将军变成历史。

中俄弹道导弹发射通报协议不但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中俄由于误会造成战争的隐患,而且意味着中俄任何一方如果准备对第三国使用导弹武器(不管是核武器或者常规武器)都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这已经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联盟了。因为先发制人是一个国家战争的最高机密,知道这种机密的人仅限于最高统帅部极少数核心人物。通报这样的机密,不是军事联盟还能是什么呢?

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开始建造国家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在那个时候美国声称这个系统将会部署10枚拦截导弹,以防止恐怖分子或者核大国由于管理失误而发生的未经授权的核袭击。因为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就发生过核潜艇被一个压力过大的军官劫持的事件,可怕的是,在事件发生时,这个核潜艇的16枚导弹已经被输入了发射密码。事件最后以这个军官自杀而结束。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而建造一个小规模的国家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是能够得到谅解的。但是以后的发展,使得这个国家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完全偏离了它的初衷,而发展成一个彻底改变核均势的大规模国家战略导弹防御系统。

在美国遭到恐怖袭击之后,布什借反恐的东风,使国会通过了部署100枚拦截导弹,在布什执政后期,又制定了在2011年前部署300枚拦截导弹的计划。一个美国学者曾经撰文,指出世界核均势已经由于国家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和美国日益增长的太空侦破能力,精确打击能力而失衡。随着这种失衡,核战争的危险大大增加。这种大规模的国家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给俄国和中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它打破了俄罗斯和美国维持长达半个世纪的核均势,它使得中国建立的那微弱的最小核威慑力量形同虚设。

300枚拦截弹头的NMD系统不会对核大国发起的先发制人的大规模核打击做出有效的防护。但是如果具有300枚拦截弹头的NMD系统的美国对其它核大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那末在美国战略导弹升空的那一时刻,战争的胜负就已经决定了。

旧的核威慑战略是建立在二次核反击能力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NMD,那末受攻击国家保留下的第二次核反击力量将会给美国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害。这是核均衡理论的基础。但是有了NMD,那末受攻击国家保留下的小规模第二次核反击力量突破NMD的几率就大大减少。受攻击国家就会陷入无从选择窘境。如果受攻击国家用她保留下的全部第二次核反击力量进行反击,那末她就失去了全部谈判的筹码。对美国核反击后,她除了遭受更大的打击之外,没有任何选择。如果受攻击国家用她保留下的第二次核反击力量的一半进行核反击,那末她对核反击是否能突破NMD可能完全没有信心。因此而无法做出核反击的决定。

从以上分析的意义上说,拥有300枚拦截弹头的NMD系统,对于核战略平衡的破坏,远远超过1000枚核攻击弹道导弹。

正是意识到NMD系统对中俄的二次核反击能力损害,中俄不得不放弃前嫌,而走上结盟的道路以在技术落后的状况下,维护其核战略安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