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人生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正文

闹而优则“仕”(2)

(2010-08-25 19:22:43) 下一个
三个月后,Wei接到一个公司的面试通知,这还是闹情绪的时候发出去的简历,现在才有了回音。面试后,Wei轻而易举的拿到了这份工作,年薪6万,年假4周,工资比现在高好多,福利也比现在好。在和新公司签约之前,Wei把要离开的消息告诉了部门负责人,这也是加拿大的规矩,一般要求在离开前2-4周告知单位,这样公司有一定的时间招聘新人,接替工作。大约半个小时后,一位新来的副总裁找Wei谈话,问清了那边的工资待遇后,对Wei说:“我们把你年薪涨到五万八,能不能不走?”五万八,为什么不六万?如果真想让人留下来,工资应该比对方高,最起码也应该持平吧。Wei满肚子不高兴,为了不驳这副总的面子,他说需要考虑一下。

Wei打电话和我商量,我劝他留下来,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展,他们这个部门已经有了五个人。他虽不是经理,但是公司里公认的网络及数据库专家,那些简单粗重的活一概不做,只有复杂的,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来找他。他坐在最里边的角落里,许多时间是在看书学习,几个月前拿到了Unix的执照,又在向Oracle的DBA证书进军,现在的工作清闲又自在,如果换了新单位,人生地不熟, 绝对不可能这么舒适了,何必为2000块找罪受呢?但Wei就是觉得心里气不顺,不愿意,也不习惯去和老板 讨价还价,一心一意就是要走。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Wei就着手培训他人,交接工作,私人的书和用品也一点一点地往家里搬。到离开的公司的倒数第二天,那位笨蛋副总又来找Wei, 一番寒喧后, 话入主题:“我们给你六万五,年假从两周加到4周, 再给你5000股票,能不能留下来不走?” Wei心里那个气就不打一处来,早干什么去了?如果开始一下给长5000,就不会有找工作这个碴,要是两周前给到6万,也就不会和新公司签合同,现在字也签了,马上就该去上班了,又来这一套!他一肚子不乐意,便以合同已签,怕惹官司为托辞。 “把合同给我,让公司的律师看看,是否还有回旋的余地,”副总不放弃。 “合同不在手边” Wei 说。 “没关系,明天记住带来就好了”,今天这位副总真是够耐心的了,明明看出来Wei是想走不想留,但还是不不屈不挠。

其实,那份合同一直就在Wei的背包里放着,他去意已定,不想再有什么麻烦。

事后, Wei又打电话过来,详细叙述了刚才那位副总的谦卑与耐心。我心中一阵好笑,戏谑地说:“你不就闹了闹,准备跳槽么,怎么好像给公司立了大功似的,一下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之辈,变成了香饽饽,老板一而再,再而三的求你,好像离开你地球就不转了似的”。当然,我还是劝他留下来,钱多,活轻,还受人尊重,何乐而不为呢? Wei是个直性子的人,不喜欢这种拐来拐去,一点一点往出挤的做法。晚上我们商量了很久,总算找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Wei有两周的年假,一周加班的攒休,何不利用这三周时间去新公司上班,既给老班一个台阶下,也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新工作不满意,可以体体面面的返回来。而且这样做,也可以对新公司有一个交代。

次日,Wei向副总请假,借口说因为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一下子转不过来,想休假调整调整。那位先生半信半疑,再三询问:“Are you sure you will back(你肯定你要回来)?”不放心,临下班回家前,又专门跑来追问了一遍。这使Wei的自尊心得到很大的满足,心情随即由阴转晴,又开始哼起了小调。

新公司虽然给了Wei一个部门经理的头衔,但是个光杆司令,大大小小的事都得自己动手,更糟糕的是,这是一个日资企业,雇员大多为日本人,承袭了日本人勤劳刻苦,以厂为家的光荣传统。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员工每天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早晨9点上班,晚上8点以后才离开,甚至更晚。Wei 虽然每天比原来多干一个多小时的工作,但他仍然是每天第一个离开公司的人,心里非常不舒服,估计老板同事看他走那么早,心里也不舒服。好在是试用期,互相之间没有太大的约束,三周后,Wei辞退了工作,返回原单位,又过上了悠闲自在的日子。2001年,他们公司被微软收购后,他是最后离开公司的两个人之一,拿到了一笔不小的疏散费。

就这样,Wei和老板闹了一次,折腾了一趟,工资由原来的4.5万一下子跳到6.5万,涨了45%,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色彩,要不是亲身经历,让人难以置信。说实话,Wei聪明,但不精明,如果精明的话,借机和老板搞搞价,工资可能会更高一些,最起码也能多要些股票回来,股票也是钱哪!

我们中国人聪明勤奋,肯吃苦,但是英文不好,语言表达能力更差,每天忙忙碌碌,埋头苦干,结果往往是给别人脸上贴金,自己拿不到应有的回报。奉劝各位朋友适当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需要的时候,一点要以理相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从Wei涨工资的经历来看,爱哭的孩子吃奶多,闹而优则“仕”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Wei从中尝到了甜头,也领略到一些西方管理经营方式。当然闹的人也得有闹的资本,还得看大形势的好坏,否则会适得其反,砸了自己的饭碗。

《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