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文化的走向-兼与悟空抬一杠

(2011-10-31 17:25:59) 下一个

大约是两、三年前吧,甘阳的“通三统”曾经在国内激起了很大反响。他的三统是说,49年以前是儒家的传统,讲究仁爱和秩序;49年后的前30年讲的是社会主义的平等;后30年是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大意,我也可能理解得完全不对。)通三统,是说这三个时期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其实是和谐统一的,而不是对立不相容的关系。他认为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三种文化兼有,和谐共进,形成中国特色的道路。


这个甘阳曾经是国内80年代文艺复兴的中心人物之一,当然既不缺学问(虽然有限),也不缺头脑(精明得过了)。这个通三统的说法虽然很别扭,但是在党国体制下,除此以外谁还能有什么高见吗?


儒家文化;马列、毛思想和社会主义;以及76年以后开始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拥抱自由市场和鼓励竞争),这是目前的中国可以整合使用的文化资源。


其实还有一段更有价值(虽然不成功)的自辛亥革命以来的共和的尝试。最近纪念辛亥时,国内产生了某党才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继承者的论调。其实辛亥革命与孙中山并不是一回事,孙中山的前期与后期也不是一回事,然而孙中山后期的联俄联共、强调对领袖的绝对忠诚等,倒确实象是某党的老师。


对于大多数了解现代文明的人来说,中国的走向无非是:1)认同普世价值(自由、平等、博爱);2)改良传统亦即保留传统中与普世价值不相冲突的内容;3)对“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比如对教育、医疗、以及低收入者的福利)予以采纳。


这第1条其实就是所谓的深化改革,继续将国有经济私有化、市场化(甚至包括土地的私有化),这是朱镕基时代没有完成的事业。当然,公平的市场经济的前提是公正有效的司法制度和操作,所以改变体制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是不能以任何借口来拖延的第一件事。


这第2条其实就是“新儒家”以及所有热爱传统的人的诉求。我其实是不欣赏儒家的,因为其自汉儒以来的三纲;因为其对女性的不尊重;还因为其自宋儒以来的“存天理、灭人欲”。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其实绕不过儒家去,就好象你可能并不欣赏你的父母,但是你改变不了是他们的子女的事实。好在,儒家还是有很多阳光的、仁爱的、富有智慧的方面可以欣赏的,谈儒家的复兴必然有一个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过程,姑且称为儒教改革吧。如果真有想要留住中华文化的根的有心人,这个儒教改革和儒道佛的融合的工作是一定要做的。


这第3条其实目前在中国并不存在,中国模式里的“社会主义”是指土地和重要大企业的国有化,加上一个所谓的“先进的政党”的不可改变的统治。但是在宣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时却拿平等、福利、富人应多交税等来忽悠。但是我想,历史是有路径依赖性的,中国确实存在了近百年的“社会主义理想”,虽然实践上南辕北辙或者基本背离了理想,但是其中一些能够唤起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热情的成分是不应该被回避的。而且,也算是中国走了多年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历史的延续。我这样的人若放在国内是右得不能再右了,其实照国外的标准,我才是偏左呢。因为我喜欢看到弱势的人群受到最基本的照顾,在自然界的残酷竞争中,体弱的动物是会被淘汰的,但是在人类的竞争中我们不可以放弃最弱的群体。因为人是有尊严的,我们是高等动物,我们超越了动物界和自然界,我们有博大的精神世界,我们有神性和信仰。


写这篇本来是想与悟空切磋几句文化方向的,但是写得另成一主题了。


我想跟悟空切磋什么呢?是这样的,悟空向来是不遗余力反传统、反复古、反儒家的,那基本是从鲁迅到毛泽东的思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受过影响。传统可以反,但不可以完全否定,毕竟那里包含有几千年的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和文明。就象汉字一样,你可以认为其不方便,不利于抽象思维,嫌繁体字难写,嫌汉语拼音粗糙,但是那已经是你的文字,也就是你的文化的载体,就象我们的肤色一样不可以变了。


以我的理解,过去悟空是认同普世价值的,但近来好象有把普世价值等同成“美式民主”并表示不屑的趋势(也可能是我理解错了)。既否定了儒家和传统,又放弃了普世价值,那么,悟空同学的精神和文化资源里还能剩下什么呢?唯有我们从小学到大学被灌输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毛泽东思想,从我做起、好人好事、雷锋精神、振兴中华、。。。、等等了吧?


按照李长春同学的讲话,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中华文化复兴,这就是说传统不能丢掉。而悟空同学你既批儒又批法(这是某党的法宝啊),这怎么可以呢?不是又与领导唱反调了嘛,看来齐天大圣的造反精神还是在骨子里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