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国之客

卡拉哈里木 恩加米兰草
正文

“代表门”,门朝哪?

(2010-11-17 08:35:11) 下一个
        韩国记者有提问机会,这时若有哪位韩国记者站起来,不管他说自己是代表或不说,他都代表了韩国。芮成钢争取在没有韩国记者提问的情况下提问,希望奥巴马把允许提问的范围适当地扩大为亚洲记者,这样既包扩韩国,又包扩其他亚洲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芮成钢的策略是成功的,这从奥巴马没能阻止他提问,和在回答芮的问题时的勉强可以看出。很多人就此做文章,是因为奥巴马“失了势”,芮成钢“得了势”。芮成钢的表现很正常,在那种场合,记者的身份本身就具有代表性,如果他的提问与一些人的想法一致,他就是这些人的代表,毕竟会场就那么大,只能容纳那么多人,记者理应珍惜每一次做代表的机会。
        芮的提问没有敌意,却有诚意,是开诚布公,对中西交流有正面意义。倒是有人硬是要指定由刘晓波来作中国人民的代表,十几亿中国人在他们眼里变成了寥寥可数的十几个人,这样的“被代表”的滋味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况且这种“指代”现象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也该变一变了。如果有“代表门”,这才是真正的“代表门”。这扇门非常狭窄、选择性极强、充满歧视,那些人总是从门缝里看中国、看中国人。“代表门”不破,那些人难辞阻碍中西交流之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