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槟郎总集

相关南京诗人老师槟郎资料大全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浅谈槟郎诗歌《乡村医院》

(2014-03-25 06:00:56) 下一个

浅谈槟郎诗歌《乡村医院》
  11文秘转 周琴

  槟郎老师创作了许多诗歌,题材丰富,主题繁多。其中,关于故乡和亲情的回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乡村医院》便是这类诗歌的不久前的诗作,写关于去年秋天一次回乡的观感。槟郎是安徽巢湖人,家在湖边山区的小山村,父亲是乡村医生,这经历对他有重要的影响,被他的许多作品提及。这首诗叙述我曾经在故乡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对穿白大褂的弟弟的描写,引起我对父母亲的回忆,寄托了游子对亲人的怀念,对故乡的挂念。
  诗歌首先由故乡的现在引发对故乡过去的追忆。“回到故乡的现在,便也回到故乡的过去。兄弟妹在热土守望,子侄一代已顺利成长,归来游子却在记忆中搜寻,时间叠印出赤子的由衷。”游子在记忆中搜索那被“时间叠印”的“赤子的初衷”。我回乡探亲,“走向乡村医院,白大褂的弟弟站在路边,背药箱的姿态像父亲;走进熟悉的门诊室,白大褂的弟弟给人治病,那扎针的姿态像极了父亲。”
  父亲已逝,弟弟的这种子承父业的行为,引发我的思考:倘若没有考上大学进城,而是高中毕业回乡,我可能更在弟弟前面跟着父亲当了乡村医生。我进城去了,这机会便让给了弟弟。“是父亲通过儿辈复活,是儿辈子承父业传薪火。如果没有考上大学进了城,那我更能优先做父亲的徒弟?我半生蹉跎地回到故乡,父母早已长眠在西山坡上。”人到中年,我再返回故乡时,父母已经永远长眠在故乡西山的青山坡上。
  诗歌接下来回忆了我的童年趣事。我儿时被父亲锁在医疗室里,邻居的代销店主诱惑我从钱柜里拿钱换糖吃,通过窗档间交易。被乡邻当成笑话传遍了四乡八里。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那荒诞而有趣的童年趣事,也许曾经懊恼悔恨,也许曾经泪流满面,但是多年之后回忆起来,却只剩下温馨甜蜜。诗歌第五段刻画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半夜被病人惊起,钻进风雪里的平凡而伟大的乡村医生形象。
  “走进故乡的医院,走进了我童年的乐园。弟弟复活了父亲的事业,而子侄的童年又在这里延续。只是我已经变成中年,而我对故乡越来越疏远……”故乡的医院是我童年的乐园,父亲的事业在子孙手中延续,一代一代,而我已经蹉跎了岁月,疏远了故乡。第六段特别提到,弟弟的孩子也把乡村医院当做了儿童乐园,这跟我小时候多么相似啊。一代代人有着相似和重复的经历,弟弟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写出与我一样的对乡村医院的怀念吧。
  诗歌最后一段,采用间隔反复的手法,“回到故乡的现在,便也回到故乡的过去。兄弟妹在热土守望,我归去的频数却越来越稀。”呼应开头,故乡的事物依旧,只是已经物是人非,却又有重复和相似。结尾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外省游子对巢湖半汤岠嶂山下的乡村的终生的挂念。
  在槟郎老师的众多佳作中,我随机选择了《乡村医院》这首诗来品读。就拿我较熟悉的几首诗来比较吧,这首诗没有他的《登狮子山阅江楼》那么愤激于时事而忧伤,也没有《重游将军山》怀念与女学生的美好初游那么温馨,它朴实而充斥着淡淡的忧伤,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人入胜的典故,只有游子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眷恋。细细品味整首诗的语言,貌似漫不经心,却处处可见诗人的良苦用心。第二段中“白大褂的弟弟站在路边,背药箱的姿态像父亲;走进熟悉的门诊室,白大褂的弟弟给人治病,那扎针的姿态像极了父亲。”“白大褂的弟弟站在路边,白大褂的弟弟给人治病”运用了铺排的修辞手法,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性。“背药箱的姿态像父亲,扎针的姿态像极了父亲”中“像,像极了”感情层层递进,语言富于变化。倒数第三段“看到父亲披衣钻进风雪里”中“钻”字用得好,风雪交加的夜里,温暖的被窝和外面恶劣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钻”字写出了天气的严寒,更写出了父亲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是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槟郎老师这类诗歌还有《中秋思故乡》、《故乡的墓园》、《故乡不会死》、《父母的春节》、《赤脚医生》、《父母的爱情》、《我的兄弟姐妹》、《清明节上坟》等,它们共同是解开槟郎作为诗人的故乡情结的重要钥匙吧。以《乡村医院》为代表,我喜欢老师这种淡淡的诗,不需要粉饰,信手拈来而又不失庄重。质朴叙事,细节感人,真情浓郁,生活味十足。诗如其人,老师也和他诗歌中的故乡和亲人、诗歌的风格一样淳朴、敦厚。倘若能够注意一下诗句的押韵,就更加朗朗上口了,还有语言可以更精练,事象可以更简约含蓄,这只是我的浅显的看法。望老师今后创作出更多佳作!
  2014-03-2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