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谈一谈通货膨胀, 及你我他/她 (全)

(2009-11-15 12:46:32) 下一个

今天去银行办事,排队的时候正好有一对老夫妇坐在我身边,聊起来后知道他们也是中国大陆来的,已在这个镇上住了 20 年了。他们的孩子已经结婚多年了,孙子孙女也已经开始上学了。 老夫妻俩看上去不太显老,而且还都在工作,聊了一会后,他们让我猜猜他们的年纪,我回答说 60 出头吧。他们都笑了,告诉我老先生已 71 了,而他太太也 68 了。我有点惊奇,问那为什么还在工作。他们回答说:一个在家闲着也没事,还有可干几年多存点钱。我又好奇地多问了一句,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应该休息休息了。 老先生到挺爽快,回答说,原本打算用储蓄的钱买个合适的房子,住在孩子附近,但房价这几年涨得太厉害,为了不给孩子添太多麻烦,还是趁年轻 再多工作几年。我虽然礼貌地点了点头,但接着又轻轻摇了摇头。 

还有就是我两月前回国度假,和我一个朋友及他的家人吃饭聊天的时候,谈起了他们在北京近郊区的一处房产,那是他们祖上留下来的一块地,有几亩大, 10 几年前在北京郊区还是一个农村大院,加上附近的高粱地。因为离市区很近,加上进城人口的增加,他们就在这块地上改建成了一个有大约 100 简易房的 旅馆  ,出租给一些进京打工的人住,虽然操心事挺多,但稳定的收入和不停的客源,老俩口虽然都过 70 了,还是做多歇少。但最近政府要征地拆迁,答应给于补偿。因为这块地的面积,加上 100 多件房,虽然我们没问具体老俩口能拿到多少拆迁费,但所有人都认为这足够老俩口的晚年生活了,况且,他们在市区里还有当年单位发的公房,吃穿住全不愁。但当我们吃饭到一半时,聊起了这件事,并且问老俩口如何打算颐养天年时,没想到老太太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已经有下一步计划了,并看好项目了,拆迁后准备立刻投资。我当时一愣,问道您不打算先歇几年,辛苦一辈子了,孩子也都成家了,也不需要您接济。老太太立刻回答我说,你看这年月涨价涨得有多凶,我这点钱过几年就得缩水一半,哪敢歇呀,趁还年轻,再干几年。我虽然礼貌地点了点头,但接着又轻轻摇了摇头。

是什么原因让美国,中国的两对老夫妻,在这种年龄还在如此担忧晚年的生活,还在担心自己的储蓄,自己的财富不能保值,还要在这种年纪考虑继续工作和投资? 这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近几年来的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了,这不仅意识着价格的上涨,还同样表明货币的贬值,今天的一块钱,不知明天还能否保留其2/1 1/4 的购买力? 而且,像今天这样让人如此担忧,甚至连那么大年纪的人都如此敏感和忧虑,你就能想象到这已不是偶尔和局部的问题了。 

金融危机过后近一年,为了挽救美国及世界经济,美政府及联储对金融业和经济投放了巨大数量的资金, 7000 亿有毒资产救援救助银行业,还有 2000 亿的房地美,房利美救援, 联储加财部的 2000 亿 AIG 救援,花旗的 3000 亿不良贷款担保,美银的 1300 亿不良贷款担保, 8000 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4000 亿的一揽子消费立案  Omnibus spending bill , 3.6 万亿的 2010 政府年度预算,上万亿的医改提案,及数不清的联储紧急借贷计划,使美国国债封顶在一年内被连续突破,财长盖特纳现又计划再次提高到 12 万亿多。而且,奥巴马政府最新的预算,准备在未来 10 年再增加 9.1 亿的赤字,使国债达到 20 多万亿。 

中国,在地球的另一面,虽然金融机构没有受到有毒资产的直接影响(感谢那个禁止中国银行购买美国有毒证券的领导人),但因为美国经济的萎缩,也间接影响到了依靠出口的中国经济,导致大规模出口行业的破产和失业。为了响应美国及 G20 刺激经济号召, 2009 年,中国政府也投放了近八亿人民币的货币到经济体中,力图重振经济,降低失业。 2009 年的 M3 增加,预计要达到 38% 的增长率。 

先不谈这些资金是否真的会有助于经济的恢复, 和符合长远战略。我在这里想谈的是这些资金从哪里来的? 还有这么多的资金投入到一个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4 万亿(美国), 1.4 万亿(中国)的经济体里,后果会是什么? 

我在美国社会保险一文里已提到,美政府向外国借贷, 或者加税已基本走到头了,效果不会太大。现只有最后一个选择,那就是增印钞票,这可能是政府及联储的唯一选择,而且他们也正是这么做的。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从危机前的 9000 亿增加到现在的两万亿多,我至今无法找到具体的统计数字,到底联储投放了多少货币,而且,恐怕任何人都不会发现这个数字的了,因为美联储已于 2006 年停止公布 M3 的数据了。 

 :美联储管理美国的货币发行,它一般使用三项指标来统计货币投放量: 

M0 一般指可兑换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可兑换现金帐户。 

M1 一般包括了 M0  和支票帐户,旅行支票等最具流动性的货币。 

M2 一般包括了 M1  及储蓄帐户,十万以下的定期存款,个人货币市场基金储蓄 

M3 包括了 M2 M1  和超过十万的定期存款,机构货币市场基金帐户,短期再购买合同,其它高额流动资产,及美国公民持有的欧元, 等等 

下面这个图表是立联储停止公布 M3 数据前的资料:

 

因为货币投放量是和通货膨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无法得知货币投放总量, 那我们就无法度量通货膨胀的真正涨幅了。 

什么是通货膨胀? 为什么会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后果是什么?

几十年的主流媒体的宣传,让普通人似乎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后果, 因为经济发展了,那价格就必然就会上涨,还有工资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上涨嘛。当然,物价有涨有落,有时因为灾害造成的欠收,会造成有些农作物,蔬菜的价格上涨,但灾害过后,一般还会恢复到原来水平。有时会因为资源的稀缺,造成某些依赖资源的商品价格上涨,但如果价格上涨到人们不能承受的水平,自由市场会迫使人们寻找代用品。 有时, 受欢迎的新产品因供应不足,也会造成短期的价格上涨,但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往往会回落,以致下跌,像我们使用的大多数电器产品。但这些都不是通货膨胀,这是在自由市场里,价格的自然调整。而且,历史证明,人类总是有能力利用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满足人类的日常生活的。 

而现代的通货膨胀是因增加流通领域里的货币总量,而引起的总体价格水平的上涨,及货币购买力的相对下降。想象如果每个人口袋里的钱突然增加了一倍,那是不是每个人都富裕了一倍? 当然没有。因为我们维持生活的商品价格也会上涨一倍的,而商品的总量并没有立刻随货币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增加货币的投放量往往会造成价格的上涨,而稀释我们现存货币的购买力。而人类生产力的增长也是有限的,逐步的,单纯的货币增长并不能使生产力产生飞跃式的增长。虽然偶尔的科技进步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改善,但它带来的效果往往是生产力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而不应该是促进商品价格的上升的。 

货币的出现给人类的商品交换带来了方便,促进了人类的交流。但仔细了解货币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正确使用货币,和正确的金融政策,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繁荣,和稳定。如果错误地使用,和错误的金融政策,就会给类带来无尽的灾难,战争,和萧条。而历史上的大多时期,都是政府在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和金融政策的。货币往往是被政府垄断的。 

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通货膨胀,大多是因为赝制假币,和增印钞票造成的,它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蔓延,不论它是如何造成的,谁造成的,它的结果都大多是一样的,它吞噬普通人通过辛勤工作而积累的财富,让人们失去赖以为生的工作,让无数家庭变得一无所有。它还毁灭过无数繁荣的帝国,颠覆无数的政权,以致引发战争。 1949 年前的国民党政权时期的恶性通胀,许多人背负一袋金圆券去够买一袋米的情景,可能大多数人还能记得吧。而现代人的焦虑,紧张,及不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来自通货膨胀的压力,终日担心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储蓄被通货膨胀侵蚀掉。 

现代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增印炒票, 而因为货币的发行是政府控制的,所以,这是一种政府的不诚实行为。再者,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体制是一种法定货币 Fiat Money ),货币发行已完全与金本位脱离,是一种纯粹的纸币,完全在政府的控制下。政府有权要求中央银行无限量增印货币,像去年的有毒资产救助计划立案,国会可以立法,要求财政部发行 7000 亿的国债,然后通过联储购买 7000 亿国债,财政部再用国债换来的的 7000 亿纸币,拿去给那些银行注资。这 7000 亿完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有任何商品,生产,服务作抵押的纸币。还有现在越积越多的国债,都是靠印钞来支撑的。 

所以,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是过多的货币投放。那谁是通货膨胀的受益人和受害者呢?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货币投放的过程:当中央银行决定并开始增加货币投放时,像我们上述的银行救助计划,经济刺激方案,还有无数的联储紧急借贷计划,第一手新钱进入流通时,首先是太大的银行率先得到新钱,还有政府选定的刺激经济项目得到新钱,及有关金融机构,像信用卡公司,车贷公司,学生贷款机构,及在联储监管(照顾)下的中小银行,再通过它们借贷给投资者。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投资者用得到的第二手新钱来购买生产物资,开始生产。物资材料生产商得到第三手新钱,他们再用这第三手新钱开始生产,订购原材料,机器,及发放工人的工资,而工人们则最后得到了第四手新钱。原材料商们再重复同样的程序,用已不是新钱了的新钱进行生产,发放工资。而薪资阶层在这程序当中,用他们劳动换来的薪资报酬去消费,购买生活所需。等到新钱充分进入到流通领域,产品的价格也随着新钱的增加逐渐上涨。 

在这里,你可以看出,当新钱刚开始进入投放时,产品的价格还保持在原先的水平, 所以先拿到钱的人,就可以以相对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及可购买货物,甚至包括股票,有价证券等。所以他们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就最小。而这些先得到新钱的人往往是与政治权力接近的机构等,像银行,大的投资机构等。而等到新增发的货币充分进入到流通领域,和最后落到那些拿到新钱的人手中时,价格已经上涨,所以他们就是通货膨胀的受害人。而这些受害人也往往是离权力较远的人,像工薪阶层,等。所以通货膨胀通常是以损害广大纳税人的利益,来造福一少部分与权力接近的人,是一种用欺骗的方式,来侵犯广大薪资阶层的财产权力(即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从上图你可以看出,自 1932 年以来,美元已失去了其 95% 的购买力,也就是说, 100 000 美元在 1932 年,在今天只有 2 000 元的购买力了。而黄金却增值了 44 倍。 

为什么政府会增加货币投放? 要达到什么目的?通常,政府增加货币投放是为了满足其预算需要,如果政府能够控制预算在税收的收入水平下,那就会产生预算盈余,但如果预算超支,那就会出现赤字。而为了平衡赤字预算,政府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手段来弥补预算的不足: 

1. 增加税收:这是最不受欢迎的税种,往往会激起纳税人的强烈反对,以致影响当权者的再选举。而且目前已没有太大的增加空间。 

2. 向外国借贷:虽然一些外国政府还在购买美国国债,但过于庞大的国债已逐渐对外国政府失去吸引力。 

3. 增印货币(通货膨胀):这是隐蔽性最强,而且通过货币增加,可以刺激经济,造成短期的虚假繁荣,但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之上,从长期看反而会扭曲自由市场的正常运行,错误投资和错误的产业结构,造成资源,人力的浪费,和产品的无销路,或泡沫经济。但这是所有政府屡试不爽的手段,因为此举的政治代价最小。而且可以通过操纵政府控制的 通货膨胀数据,来隐藏真正的通货膨胀。 

4. 救助:历史已经证明了几乎所有政府经营的企业都业已破产,像邮局, 两房,美国铁路 , 美国政府通过无数的救助立案,使这些企业继续经营。所以你看到的可能是缓慢增加的邮费,但那救助资金,也是同样的通过增印货币,造成最后的通货膨胀。总之,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为什么我们从日常生活,甚至从官方的数据( CPI )中,感觉不到明显的通货膨胀呢? 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这种所谓的渐进式通货膨胀通过不为人察觉地方式,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而且通过操纵政府的官方数据,用慢水煮青蛙的方式使人们对通货膨胀失去觉察。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美元,自 1913 年联储成立以来已失去了 96% 的购买力,在将近 100 年的时间里,几乎是每年失去其 1% 的购买力,而这 1% 的购买力,就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说白了,就是印钞造成的。这总货币量的 1% ,就每年被政府和联储不知不觉地掠夺去。特别是到 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及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金本位以来,美国政府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增加货币供应量,来资助它日益庞大的规模和预算。而这渐进式的通货膨胀,造成的普通大众的钱越来越薄,人们的储蓄再也不是安全的养老资金,而被迫投资到各种资产,证券,股票,债券市场中。但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金融市场已经不再是公平,透明的投资场所,而是变成了投机者,赌博者的天堂,本世纪初的网络泡沫,去年的金融危机,就充分说明了这些。 

即使是凯恩斯在 1920 年时都已表示:通过通货膨胀,政府可以不引人注意地,悄悄地把公民的财富充公这个过程采用了隐形暴力 ,经济规则中的破坏一面,而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诊断 

海明威在 1932 年也说到:一个管理混乱的国家的第一个万能药是通货膨胀,第二个是战争。两者都会带来短期的繁荣,和长期的萧条。但这两个药方却都是政治和经济投机者的避难所。

上星期,劳工部宣布了最新的失业率,从 9 月份的 9.8% 上涨到上个月的 10.2%  我在另一篇博文里已谈到过政府如何统计 / 调整失业率: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10&postID=29244

如果按照私人经济学家(非御用)的统计,失业率已高达 22% 了。而 30 年代末,二次大战前的第二次衰退期的失业率也就是将近 20%  而且,联储从去年到今年增发了上万亿的新钞票,还通过各种计划,人为地把各项资产价格虚漲起来,包括从两房购买大量的房贷抵押证券,从 AIG 购买大量有毒资产 使联储变成了最大的证券商,而不是使其按照自由市场调整价格。再者,巨额数量的资金被投注到各大银行,因为超低的利率,和第一手新钱的便利(价格上涨之前),使得那些银行继续用免费的钱(零利率 )进行投机活动,使得期货价格,像石油又回升到$80/桶,甚至还利用各种渠道渗入到亚洲,炒高亚洲新兴市场的资产。上星期,香港的特首曾荫权都表示,美国的零利率政策造成投机者利用套息交易( carry trade ),使亚洲的资产价格上涨到和经济规模不能相容的水平,韩国,新加坡,台湾,还有香港,都面临着资产泡沫的危险。这将会造成下一个全球性危机。套汇交易指借贷低利息的货币(现在的美元)投资到各种收益高的资产上,如股票,黄金,石油,外币,房产,等,而且随着金融国际化的普及,这种游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机机会,因为美元又是国际结算货币,你可以想象,这种投机造成的后果会对其它国家经济带来的恶劣影响。 

所以许多人都在抱怨中国的房屋价格高,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失当,造成了国内房地产商的投机,但这是一个方面。因为中国进入世界贸易体以后,对这种来自国际的投机也是防不胜防,加上对鸡的屁 GDP )的盲目追求,使得许多官员乐于追求这种暂时的虚假繁荣,和泡沫下的 GDP 增高。但这种美元的泛滥造成的虚假繁荣,及全世界范围的资产泡沫是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的。联储其实也正是处在两难的境地:继续这个泡沫,只能换来短暂的,对投机者和金融业有利的繁荣,但下一次的危机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结果。停止泡沫,带来的将是金融产业的全面崩溃和重建。博南克没有其它选择,继续泡沫是他唯一的出路,但通货膨胀同时又在后边虎视耽耽,等到这天量的货币增发充分进入到消费领域,那将是普通大众无法承受的全面通胀,而这通胀的买单这必将是广大的中产和低收入阶层,美国政府能否控制这通胀带来的社会冲击,这是现在谁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大老虎mark 回复 悄悄话 那请你说说有什么方法可以保障自己的财富不被通胀吃掉?
没有任何办法?
也许买地和买黄金可以把
老闲 回复 悄悄话 从源头上讲,只要纸币仍是法定货币,不管是从利益驱动的体制还是具体货币政策的执行出发,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不少人呼吁回到金本位,真的可行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通货膨胀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经济发展和稳定物价的长期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不管是美联储还是中国人行,几乎所有的中央银行都将控制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经济稳定的时候倒也罢了,问题是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货币发行机构在系统崩盘和未来通胀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如果和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步调不一致,又能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呢?更迫切的问题是,通胀的隐患已经埋下,现在该怎么办呢?

另外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是,货币是购买力的衡量标准,如果人均货币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通货膨胀的增长,说明经济还是在进步。不知道从1932年至今,以货币衡量的购买力有没有也相应地增长50倍?又则,黄金价格的增长是44倍,这样看来,折回到1932年的美元价值,不到90K,绝对数上看,也还是亏了呢。
起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上杉达也的评论:
多谢评论!
起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old52的评论:
你的问题太大了,关于通货膨胀,我认为这已经是全世界的问题了。中国今年也是印钞来刺激经济的。
夹心 回复 悄悄话 是啊.通胀马上就要来了.想想中国80年代早期,1分钱买10颗糖,收入32元.如今1快钱买10颗糖,收入3200元,谁比率大?如果那时存1000元,可以买多少糖,现在存1000元,可以买多少糖,所以存钱是一种政府掠夺.但你不存钱,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啊.至少得一结论,钱不是靠存的.谢谢你的好文章.顶
old52 回复 悄悄话 请评论一下中国目前的经济是何种经济模式。
起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sherlock的评论:
对,这是本人的“普通人经济学”。我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通胀的真相, 因为现在的美国金融政策,就是这样一个掠夺普通人财富的政策,如果政策不改变,那任何人都逃不掉通胀的影响。说到有什么办法防止通胀,那不是一句两句可讲清的,而且,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简单讲的话,我认为分散投资是可行的方法,但记住:这不是帮你发财,只是预防不测和保值。多谢。
isherlock 回复 悄悄话 你是此文的作者吗? 那请你说说有什么方法可以保障自己的财富不被通胀吃掉?
起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ori的评论:
you know what I mean.;-) 其实就是那时花两千块钱能买的东西,现在要值100,000。同样的意思,反着说好像更顺。多谢。
上杉达也 回复 悄悄话 收益颇多,同时也为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感到担忧,其实那些就是纸而已. 希望多多看到楼主深入浅出的分析.
iori 回复 悄悄话 楼主是不是这句话写错了,还是我理解有误?“也就是说, 100 , 000 美元在 1932 年,在今天只有 2 , 000 元的购买力了”---我觉得应该是:100000在今天的购买力,相当于2000在1932年的购买力。
ncpga 回复 悄悄话 投放了近八亿人民币?

起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冲浪潜水员的评论:
good catch! 笔误。另外说明,这不是博士论文或精细科学,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通货膨胀的来源和危害,有欠周全的地方,希望大家补充。多谢!
冲浪潜水员 回复 悄悄话 为什么不是失去了98%的购买力?


“自 1932 年以来,美元已失去了其 95% 的购买力,也就是说, 100 , 000 美元在 1932 年,在今天只有 2 , 000 元的购买力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