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个人资料
大坐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骂人的艺术》谈起

(2016-11-04 03:48:15) 下一个

骂人是不拘中外的一种常见人类行为。许多文人都饶有兴致地关注过。有的极度厌恶,有的品出风趣,还有的企图提升骂人的层级,推至高超如艺术的境界,转而反制低级骂人者。梁实秋曾写过一篇《骂人的艺术》,其中讲到,“普通一般骂人,谁的声音高便算谁占理,谁来得势猛便算谁骂赢”。他老人家是大学者,讲究面子风度,自然看不上这般做派,把“一语不合,面红筋跳,暴躁如雷,”斥为“此灌夫骂座,泼妇骂街之术,”不惜费力设计了对付这种行为的办法。

凭声高势猛以求在气势上占压倒优势,是华人市井作风之一,我早已在国内司空见惯。在美国按这种方式吵架的,也不稀罕。从总统选举到草民纠纷,都有其烙印。前几天去一家华人超市,亲耳听到一对越南夫妇也把这种战斗力运用得出神入化。起因很简单,因为刚刚开门营业,没有几个顾客,卖鱼的年轻老墨一边系围裙,一边不太经意地随便问一位顾客要什么,然后称重清理。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突然,一位中年妇女指着老墨高声叫道:你,嘿,你,为什么先给他弄?我先来的!带着浓重越南口音的英语很是刺耳,整个超市都回响着噪音,老墨很客气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们谁在先。那位妇女提高了八度:你,你,你是狗屎!你的眼瞎啦!老墨强忍着,用平常声音说:你怎么骂人?女人又提高八度:X你,X你,你是狗屎!商店里的另一位职工向老墨摆手示意不要争吵,老墨转过身,继续清理手中的鱼。女人更来劲了,冲到柜台前,伸出中指,声嘶力竭地吼道:你,你,X你,X你!叫你的经理来!老墨放下手中的活儿,转过身,女人后退了一步,待看清老墨确是去叫经理,便又扑上前,趴在柜台上,高声开骂,言语粗俗,不堪入耳,意思大致是,有老墨这种人在,她以后再也不到这里买东西。她身边的男人也加入帮腔。经理来后,跟他们说了几句,他们的分贝低下去了。我以为事情算了了,不想没过几分钟,那一对男女再次冲到老墨的柜台前,圆睁怪眼,面部通红扭曲,摆出开打的架势,女人又伸出中指,扯着嗓子,把音量放到极限:你,你,出来!X你,X你!见老墨丝毫不理会,便发出猪嚎之音:你,滚回墨西哥去!男人也恶声附和,对,滚回去!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问:你们从哪儿来?女人仰着脸说:岘港。一副我们是美国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不是外人的得意霸道嘴脸。我说:大家都是外来移民,为什么要这样说?旁边几个顾客都指责越南夫妇言词不当,他们见情势不对,转身恨恨连声走了。

回家后,这一幕总在我脑子里回放。不是受到从芝麻小事到羞辱人到不容人存在的丑恶行径困扰,而是从中看到了使我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人类吵架骂人会做出声高势猛的行为以求占据压倒优势?如果以动物在厮打之前会用虎视牛瞪、磨爪刨地、羽毛乍起、发出威胁性的吼叫,来说明人类所具有的动物性,应该大致不错。但是,这似乎有点简单化,不足以让人信服。为什么多少万年前的基因,至今还在传承动物本能?其间好像还有一些从本能转化为自觉,最终相沿成习的中间环节。

也许年轻时读过的东西印象较深,我想起八十年代轰动一时的云南学者汪宁生的一篇文章,他用民族学的资料重新诠释了周武王克商时“巴人前歌后舞”的历史现象。由于时间太久,手头也没有这篇文章,仅凭记忆,我已经搞不清哪些是汪先生的原意,哪些是我生发出来的,姑妄言之,读者不必太较真。

汪先生认为,武王克商部队中的巴人支队在临战时前歌后舞,是古代中外许多民族都流行的化妆乐舞即儺舞所具有的军事功能。所谓“歌”是有韵律的吼叫,也就是“嗷嗷”叫着向前冲,印地安人、澳洲土著、非洲部落、云南少数民族无不以此提高士气,中国军人打仗时高喊“冲啊”,也是这个意思。“舞”是手持武器,做出各种恫吓性的刺击动作,以增加威慑力。巴人擅长震慑吼叫和摆出极具攻击力陷敌恐慌混乱的动作(据三星堆出土文物,还应该带着面具,如眼珠凸出半尺的那种,足够吓人),在克商战役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史官特意添加一笔,留下了生动的画面。这种临阵大叫,在吴越战争(槜李之战)中见过,在后世儺舞中也见过。

儺舞被广泛用于祈年、求雨、祭祖、盟誓、逐鬼、驱疫、狩猎、作战等生活、宗教、外交和军事活动中,是古代人人熟知并时常演练的习俗或古礼。先秦时,儺舞还按社会地位划分等级,有“天子儺”、“有司大儺”、“国人儺”、“乡人儺”等。由于狩猎作战的儺舞都有高歌狂吼和舞动攻击性的威慑动作,说它和人争吵的行为大有渊源,好像不全是空穴来风。

儺舞流传至今,只剩下表演性质,给猎奇的旅游者赏玩,其实用部分,转移到一般人的深层意识里。鲁迅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在道德层面,无疑是正确的。但在追溯这种行为的来源时,可能不太适宜。市井争吵比拼声高势猛,或者来自于“乡人儺”的狩猎与出征舞。而“天子儺”和“有司大儺”中的外交与军事功能,现在化作国与国对峙时发出的言语威胁、军事演习和陈兵耀武的震慑行为。

想到此,我忍俊不禁,怪不得吵架场面带有乐舞的风采,怪不得人们喜欢围观,那跟看社火儺戏有异曲同工之效。唯表演者可能并不自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馨瑶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先生文化底蕴丰厚扎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