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个人资料
大坐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你有“耳食”的毛病吗?

(2015-07-17 03:43:30) 下一个


华人是个讲究吃的民族,什么都吃,任何事都能和吃联系起来。而且,在一些人的笔下,五官中的目、耳也仿佛具有了嘴的功能,成为“食”的流经通道,目可餐色,耳可食言。一般来说,这种非常态的吃法都是指不靠谱的事情。清代文人、美食家袁枚曾经把炫富的土豪一顿饭“多盘叠碗”几十种菜肴连番摆满台面的现象称为“目食”,嘲笑没文化的大款不知美味精髓光图食材昂贵之名为“耳餐”。

袁枚说“耳餐”,是为了避免冲撞“耳食”的基本含义,是其文化底蕴的表现。

最早创造“耳食”一词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六国年表·序论》中指出:“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以耳食”,后世多简化为“耳食”,专指被捕风捉影的道听途说左右。这里的重点不在是否听来的二手资料,而在于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与严谨求证态度。一个被动的“牵”,一个主动的“不察”,勾勒出了“耳食”家们的基本特征。司马迁在这里显示了历史学家应有的操守。

也许已经有人笑得满地打滚了:老司马还好意思说别人,他自己的屁股上就没沾点屎吗?不错,不能否认“耳食”是人类共通的弱点,不仅仅限于学者,伟大如太史公者也未能幸免,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他老人家具有如炬的历史眼光和超人的史家品质。

街谈巷议的八卦不必多说,一般人热衷“耳食”,传递邻家长短,倒贩名人绯闻,乐此不疲。根本不管真实程度如何,光图自己好玩、刺激。它一方面造成人言可畏的威势,使被议者名誉抹黑,另一方面让耳食家们降低品格,内涵受损。

学者则不同,所论多为普通人困惑的时政、历史,影响较大。他们“牵于所闻”,“不察其终始”的孤陋言论,会误导习惯以耳食为主要吸收信息方式的世人,以为事实如此,造就更多以耳食家的排泄物为盛宴的二传或多手接力的耳食客们。

之所以会产生“耳食”的现象,首先受信息流通不发达、资料贫乏的黑箱社会所制,其次与人们的辨识能力、独立精神、治学态度有关,最后可能还有某类人的特质因素。

许多人在思想活动中,天生具有惰性,与每天昏睡20小时的树懒相比也没勤快多少,容易不假思索地人云亦云,并不觉得以讹传讹是羞耻。甚至还常常喜欢夸大,自己就凭空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出来。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这种毛病从未断根。华人在这方面的总体水平可能高于其他民族,我们从幼儿园就被教育要听话,不容质疑分辨,而学校教育的目标实际上就是培养耳食家,成人后习惯不加分辨地吸收垃圾信息,即使按个人好恶选择取舍接触的资料,也仍旧“不察其终始”,耳食的毛病比别人严重得多,不少人达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治疗这种病症的药方,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而独立思考,离不开怀疑精神和严肃认真地求证态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纷纭杂乱的矛盾陈述中发现事实真相。

孟子一面具有断章取义的耳食家特征,如攻击杨朱和墨翟的理由,同时又主张审慎地对待历史资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许多人对这句话耳熟能详,但真正做起来就知道要达到亚圣的高度并非易事了。

商纣王是历史上出名的暴君,对他的评价自西周以来就成为板上钉钉的铁案。然而在对纣王抨击最烈的儒家内部,仍旧有人不耐拾人牙慧。子贡对孔子真心尊敬,极力推崇,不是不知老师对桀、纣的恶评以陪衬成汤、文、武的英明,但还是直言:“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他不从众用恶名“纣”,而用正式名称“帝辛”,表明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指出世间流传纣的恶有不实之词,显示了客观公正的态度;再进一步揭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上层社会的人一旦成为失败者,便会被人把所有的恶评脏水都泼上身了,其过人的胆识让人佩服。孟子也说过:“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焉。”保持了直陈胸臆,不媚时俗的一贯作风。近代著名的疑古派学者顾颉刚在《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一文中基本廓清了从西周到东晋各代逐渐给帝辛增加的罪名,证明了子贡的论断和《淮南子》所说纣的恶名是“千年积毁”的正确。这是学者拒绝“耳食”的正确做法,足为后人效法。


我承认,怀疑和严谨求证的科学探索不能保证探明真相,而且可能在混杂真伪的信息和主观偏执的认识方法交互冲撞作用下,掩盖另一部分真相,不但误导他人,还会伤及自己。X光的发现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它使人们看到了表皮下的人体结构,然而由于忽略了X光本身的危害和对这种危害的无知,最初的宣传使许多民众以大玩X光摄影为时髦(与今日手机迷们差不多),所以早期使用时造成了大批病残牺牲,其中包括很多医护人员。直到怀疑X光的完美性,研究制定了较周密的防护措施后,才挽救了无数生命。

由于不可能彻底突破社会、技术与个人条件的限制,完全与“耳食”告别,很难。但是若没有自觉地堤防,则淬炼眼力和提高思想水平就是空话,人类就只能永远活在耳食、泛酸水、吐槽等信息进出口的低级循环状态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