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个人资料
大坐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敬悼史铁生

(2010-12-31 17:42:30) 下一个
2010年最后一天的凌晨,一位值得我敬佩的中国作家的大脑永远停止了思考,终结了创造。
 
毫无疑问,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家,需要有人蘸着心血,笔走龙蛇,用古老的方块字去镌刻出整个民族的喜怒哀乐,精神灵魂。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我第一次听到史铁生的名字,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各大学的学生都沉浸在指点江山的激情中。老朋友方兢送给我一本他主编的刊物《希望》第一期,其中一篇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深深吸引了我,作者是史铁生。其实不光是我,所有看过的人都被作者的独特视角、精彩对话和老辣文笔撼动了。当我知道史铁生是清华附中初六七的,曾在延川插队,因病瘫痪了之后,倍觉亲切,尤为敬佩。马上在脑子里排出孙膑、司马迁、保尔、高士其等一串人。从此更加关注他的创作,并成为他的粉丝。

史铁生大概疾病缠身,所以有着超出常人的生活感受和深层思索,但是又绝无病态臆想幽灵。在他的作品中,不仅看不到扭曲、阴暗,相反,处处显示了比一般正常人更为健康活泼的心理。如果不是一个内心坚强的人,能有这种境界吗?
 
史铁生的作品深刻睿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顶尖作家。我不想过多评论,也没有资格评论。也许世界对他的真正理解还需要时日,也许现在和将来的人们永远不能完全读懂他的作品。但是要说选举当今中国真正用心、用命、用人格来倾诉经过认真独立深入思考结果的作家,史铁生肯定高票上榜。这就是我为什么难过,为什么要默哀敬悼,为什么要再读几遍史铁生文集的原因。

史铁生遽然撒手人寰,对他也许是一种解脱。然而我的心阵阵抽搐。不是为了同时代人,不是为了知青,是 为了我,为了中国文化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的心真的好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幸福剧团 回复 悄悄话 同痛,同哀悼!

安息!
南山子君 回复 悄悄话 同感。
我也是在《希望》第一期杂志上看到他的《午餐半小时》。《希望》好像是当年西北大学中文系一干人办的,我一个中学同学就在那里,从他那里,我有了杂志的第一期。带回我所在的大学,争相传阅。

从此知道了、也记住了史铁生。
康无为 回复 悄悄话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不少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境遇的警醒和关怀。——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
ND-mom 回复 悄悄话 我曾在史铁生插过队的地方(关庄公社)插队三年,喜欢所有他的文章。佩服他不屈的意志和坚强的生命力。

愿他走好。
远去的时光 回复 悄悄话 其散文"我与地坛"是感动过我的文章之一,今日再读,泪流满面。
graceusa 回复 悄悄话 同感~
他是我最敬重的当代作家。他用灵魂讲话,而不是炫耀文字。他的真诚和坚韧以及对命运和人性的阐述,让人刻骨铭心!
对于命运的探讨,没有哪个现代中国作家能达到他的深度。

榆儿 回复 悄悄话 刚在2010年第16期《读者》上看了史铁生的一篇人物回忆, 就看到你这篇文章, 生命无常啊。
乡村妇女 回复 悄悄话 上海有个陈村,同时代的作家,也是残疾吧?
周老虎 回复 悄悄话 《午餐半小时》曾经深深吸引了读高中时的我。冷峻,老辣,无奈。有一种看透世事的苍凉。史铁生,他的灵魂曾经来过和触摸过这个世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