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NL的博客

意大利北部小镇布拉(Bra)是“慢餐文化”的发源地。夏日的午后,在这座拥有古老的民居、典雅的教堂和幽静的石子路的小镇上,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放慢了速度。
正文

薪火相传-中文教育在荷兰

(2009-09-30 02:00:10) 下一个
摘自:荷兰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

“开学了,开学了,见到老师说老师好,见到同学说同学好。”一年级的学生跟着老师朗诵课文,一边在方格簿里小心描写中国字。对这群六、七岁在荷兰学校里还不怎么写字的孩子来说,这中文课上起来的确不容易,更别提周六还得早起上课呢!

在荷兰开设给华侨后裔、华人幼童的中文学校多半采取这种周末上课的模式,没有荷兰政府或中国政府的补助,这些学校的经营基本上采取非营利慈善机构的型态,不支付教职员薪水,仅仅给予所谓的”车马费”津贴。位于荷兰南部城市埃茵霍温的安多芬中文学校(Eindhovense Chinese School)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
创办于1978年,安多芬中文学校一开始以粤语教学为主,在一个小咖啡馆里上课。为了谋求更好的前景,合办中文学校的埃茵霍温基督教会和埃茵霍温华人协会两个组织决定在1993年成立”安多芬中文学校非营利协会” (Stichting Eindhoven Chinese School),成为财务自主的基金会,主要由学生缴交的学费支付场地、教材与教职员津贴。但微薄的学费光是支付租借教室的费用,往往就已让基金会捉襟见肘,必须靠先前收集来的捐款贴补,校长陈尚慧无奈地说:”我们的想法就是能撑多久就撑多久,直到钱用完了为止。”
 
一路走来倍偿艰辛,安多芬中文学校却仍屹立不摇,在去年欢庆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日。随着中国的开放,学校里普通话班慢慢取代了广东话班,为了满足华人社群的不同需要,也开设了台湾(国语)班、成人班,甚至还有特别为中国人开设的荷语班。学生也增加到200多人,共有17个不同等级的班级,不仅中国小孩来读,其中也有不少荷兰人,还有荷兰父母送他们领养的中国孩子来念书,希望孩子们不会忘掉自己的根。
 
中国根
从2004年开始就担任安多芬中文学校校长的陈尚慧女士,曾在荷兰蒂尔堡大学与鹿特丹的Erasmus大学担任数学教授,原籍台湾的她年轻时原本对文史最感兴趣,却阴错阳差地投身数学,直到八年前办理弹性退休,她才有机会重拾昔日的最爱,还以荷文出版了一本介绍中语文化的专书:”China: geschiedenis, cultuur, wetenschap, kunst, politiek”(中国: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与政治)。谈起当下中文教育只强调语文面,她很不以为然:”中文是一部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也很重要,那才是中国人的根。”
 
或许因为如此,安多芬中文学校不只是学中文的地方,它也是华人的文化中心。每周六各种华人团体来学校聚会,文康会、松柏会、妇女会齐聚一堂,南北口音方言此起彼落,东西方身影穿梭交错,热闹非凡。家长带孩子来上课后,就跟着社团活动打球、健身、舞蹈、作瑜珈。上完正规的中文课程后,学校还开办半小时的书法班、武术班、中国舞蹈班,提供学生接触其他中语文化的机会。
 
为什么学中文?
仔细一看随着老师练武术的不只是群孩子,还有几个人高马大的荷兰人跟在后头东倒西歪地抬腿踢步。今年19岁的Dmitrij Iakesten是蒂尔堡大学国际商业行政系的学生,甩着一头汗湿的金发,他忍不住大呼过瘾:”真是太有趣了,中国武术真是不同凡响,运动到许多身体平常不用的部分!”他表示开始学中文是因为他对东方文化很感兴趣,也觉得中国是世界经济的未来,学中文有助于他打造更佳的职场优势。
 
对中国人的孩子来说,学中文就没有这种精打细算,也没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家长们通常比孩子更积极,也是他们为孩子保持中华文化根源的坚持,让他们不辞辛劳地每周带着孩子上课,有的甚至远道从比利时前来求学。 许多老师也是学生家长,在忙碌的工作生涯外,周六还得来教课,凭藉的就是对华文教育的热情,对这使命的责无旁贷。教授成人班的韩璐璐说:”为了让孩子学中文,再累也得拨出时间。” 韩老师的小女儿依偎在身旁,问起她喜不喜欢学中文,她害羞地用她小女孩细细甜甜的声音说:”喜欢。” 或许光听到这句话,就让韩老师所有的辛劳一扫而空了吧!
 
未来
虽然参与教学的老师多半并非中文教学专业出身,却都有着自动自发的研究精神,甚至也有老师专程返国参加侨办举行的中文教育研习会。为了让中文学校的课程更加宽广、效益更高,荷兰籍的中文老师高嘉德(Gad Krooder)也在今年加入教学阵容,专门教授以荷语为母语的成人班。正是这种不断自新、不计利害的精神,让安多芬中文学校于今年获中国国务院侨办评为‘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之一。
 
经费拮据,一直是埃茵霍温中文学校的隐忧,未来会怎么样,没有人有个确切的答案。对陈尚慧校长来说,唯一清楚的就是只要经费容许他们再继续一天,他们就会再为华文教育努力一天。薪火不断,是她最大的动力,她说:”希望相关的机构能够看到我们的努力,帮助我们继续传递中华文化火炬的使命!”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