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河鱼饵

爱陌生的人,因为自己时时被爱着!心常常喜乐,因为一切拥有无不是领受!看我的人生福杯满溢,你清心就能鉴赏!
个人资料
爱河鱼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忧伤时买花的女人不简单

(2008-01-22 05:56:45) 下一个


女人常常会忧伤,而忧伤时还能去买花的女人本身就不简单,她里面的柔和,沉着,优雅,美丽,淡定和成熟,本身就是一束能驱散伤感的鲜花。

读杜丹莉的小说/散文集"忧伤时买一束花",有一种欣赏极品女人的感觉。一口气将前辈近三十年的生活春颜夏色,如电影般地一览而尽,似乎有些超速和不敬,但那幅展示了台湾老一代留学/学留生近三十年的生活画卷,就像一幅北美华人生活“清明上河图”。里面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没有一处不印下华人在美国生活幸福写实的踪迹。合上书本,让人直叹气地发现,我们这一代大陆来的留学/学留生正面对,或经历着的事,原来台湾前辈在书里早已经娓娓道述过了。“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翻开书卷才知道,“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所罗门)。三十年过去,仿佛弹指一挥间。

作者本人无疑是优秀的,让我们不光羡慕还有隐约嫉妒。小家碧玉的出身,完美的生活路径,优秀的文学才气,天赐的心智聪明,透过她女人特有温柔的心,细腻的笔一一流露出来。每一篇似乎都充满了芳花蕤草和暖人阳光的味道,似乎就连忧伤都是带着香气的。丹莉是幸运也是智慧的妇人,上帝恩待赐她的好爹妈,好先生,好儿女,落在一个好女人的手里,他们就被梳理得油光水滑了。文如其人,在温柔女性手下流泻出的文集作品也是一如端庄地娴淑闺秀着,不带一丝狡诈欺骗。

丹莉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极其女人味,幸福得如童话中公主那么幸福,连烦恼都被她剪裁地粉粉嫩嫩的。她的作品也是小资,那种看似不需要为柴米油盐忧心的小康主妇式的小资,让我们品味着一个典型北美幸福台湾华人家庭的缩影。多年的辛勤笔耕的操练,把丹莉的生花笔头磨得炉火纯青,她文章的派词造句,不仅透露着科班功底的文学素养,而且人生经验炼达的故事情节,使每一篇文章让人读来都如闻孱孱流水,如看跳跃在夏日阳光下细微浪花般赏心阅目。读她的文字还如同品一壶茉莉香茗,清雅舒柔,既不似绿茶苦涩,也不同陀茶的浓洌,虽然对有些老茶客来说,花茶会稍显清淡,至少大多数女人更享受和悦纳茉莉香茶,所以丹莉的文章二十多年来被世界日报编辑奉为专栏上品也完全不让人惊讶。

和大陆女写手风格不同,台湾女写手,由于她们上一辈的儒家温良恭谦礼仪的继承和存留,养育出下一代人的身上也天然流露着儒雅,和善,温存;不叫板,不争斗,不批罚,不纠仇的单纯。而大陆这一代人写手们的父辈无不经历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阶级斗争的血火洗礼,伤痕苦痛无疑也潜移默化在第二代人血液里。她们骨子里就少有像台湾女写手那样如清风溪水,月影蝉鸣般善良,柔软,纯粹。她们笔下的作品不论是深沉,哀伤,悲愤,激昂,也都隐含着父辈经历复杂斗争后善于掩盖的人格特征。而成长在经济起飞,金钱至上的竞争环境,让温柔纯情的作品,也隐约出一些挣扎中的无奈和苦涩。

她文集里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台北的天空”,海那边的家,在她手下被描写得那么真实,多味,含情浓郁:“无论我走到哪儿,它们都静静地在这世界上一个固定的角落里等着我”。“离家的意义就是为了还要再回家”。“在别人的天空下,才知道台北天空的可贵”。这一句句饱含哲理深情的话语,让读者无不为之心同所受。衷心祝愿从阿伯尼走到圣迭哥的丹莉在人生下半场能更加勤奋笔耕,游走精彩世界,从网上再给我们带来更多文学创作上的辉煌,不辜负上帝恩赐她那一支多汁多墨的丹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雪坊 回复 悄悄话 Echo!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