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闲聊猪流感(二)

(2009-07-11 00:50:12) 下一个


小叶完全赞同美国塞顿霍尔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黄延中主任的观点,中国采取的行动表明,它没能区分致命性病毒与可传染性病毒的区别。
甲型H1N1流感刚在美国出现时,社会曾有过短暂的震动。《新闻周刊》还以猪鼻子的照片做封面。面对这个新病毒,全美各医疗机构全力应对。四月下旬,小叶那些研究猪流感的朋友全在加班加点工作,让小叶十分感动。结论以最快的速度递到奥巴马总统的手里,甲型H1N1病毒传染性强而致命性不强,雷声大而雨点小。奥巴马因此信心十足地对人民喊话,“警觉而不必惊慌”。社会稳定如常,没有政治人物为保自己的乌纱帽,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瞎折腾老百姓!
美国百姓平静,而医学工作者始终睁大眼睛,工作重点由追踪病患转为追踪病毒,警惕发生致命性的变异可能。昨天,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一笔用于疫苗研制的巨款也批下来啦!疫苗有助于秋后对易感人群增强保护。
五月过去了,六月也过去了,七月也过了十天,猪流感还在扩散,可小叶发现它也就那么一回事!病毒至少暂时是温和的,没听说周围谁谁不治身亡。事实证明,美国医学界对甲型H1N1流感的应对是成熟稳健的!
关键是要紧抓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病毒的致命性。“毒”性如何?假如您不幸中弹,是否意味着被推入鬼门关,九死一生?
病毒致命性不强,传染性再强,也不必惊慌。猪流感比不上鼠疫凶险,杀鸡哪用得上宰牛刀!
从中国抗击猪流感的大动作看,主次倒置,在传染性上大作文章,扰乱民众正常生活,浪费人力物力.另外,从猪流感目前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分析,高峰还在后面,大面积的漫延已是不可避免的。花费巨大力量,只延缓了数日,该咋样还咋样,这样重形势轻实效的防控举措,只有一点儿政治意义,没有什么医学意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