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着点儿

闲着也是闲着 随便儿写着玩儿
正文

又翻译了一段日本老兵的战场回忆录 这次是有关八路军的

(2008-04-13 02:02:39) 下一个

八路军

山东半岛是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地方。可是现实却是严酷的,治安情况非常糟糕,没有一天听不到枪声的。出城一步就可以说到了敌人的地盘。刚到军营的第一天晚上,就从远处传来了几声枪响。那是八路军欢迎你们的礼炮新兵训练助手的蓼沼治兵长(群马县馆林市本町人)对我们说。那句话是玩笑也是现实。

但是,更让我们吓破胆的是,战死者的遗骨被安置在五个卫生所等着被送回祖国。当亲眼看到那些被刺眼的白布包裹起来的英灵时心里就更紧张了。那些英灵是我们到达青岛的前一天,在招远南十三公里处道头的战斗中战死的士兵的遗骨。

我曾经盘算在华北没有战斗只是警戒而已,即使偶尔有些战斗也只是和那些残兵败卒稍作周旋而已。当看到装着五个人的遗骨的盒子时,那种随便的想法顿时无影无踪了。

我来介绍一下当时华北的形势和八路军的情况吧。到达华北之前,我一直以为对手是蒋介石的军队。到了以后才知道情况完全不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我们真正的对手。

昭和12年(1937年)77,日本开始全面侵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同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停止了长期以来的内战,开始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于昭和12年(1937年)822加入了以蒋介石为最高指挥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略称。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是昭和41年(1966年)在文革中被打倒的彭德怀。最初八路军在山西省同国民党军队并肩作战。但是国民党军队由于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连战连败节节后退。昭和12年(1937年)10月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分道扬镳,一路进入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台山地区,一路进入山西省西北部地区,还有一路进入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这些八路军在当地建立解放区根据地,与老百姓一起展开了抗日斗争。最初只有四万五千人兵力的八路军势力逐渐壮大,到了昭和15年左右河北,山东,察哈尔,绥远各省都有根据地被建立。据说这些根据地有几千万人口以及四十万的军队和二百万的民兵。因此三十万的华北方面军只能守住点(城市)和线(交通线),而华北全地区都是最前线。

直到华北部队入队前,除了名字我可以说对八路军一无所知。以为只是一些土匪一样的军队。后来才知道,八路军是日本人不曾预料到的优秀的军队。昭和10年(1935年)为了抗击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对于华北的侵略,为了抗日救国这一伟大目标,这支军队突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从华中根据地北上,同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顽强作战,跨越无桥可渡的长江和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用了一年以上的时间,横跨十一个省踏破一万二千公里的征程。到达陕西省延安时,十万大军只剩下不到一万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征

在山东半岛,日本军队占领的只是县城和比县城小一些的村落,而其他的村落都是八路军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势下,一个大队八百名的兵力要控制住山东半岛的北部和东部谈何容易。

从昭和16年(1941年)到我们到达华北的昭和17年(1942年)其实是八路军势力最弱的时期。因为百团大战所造成的损失和席卷华北的饥荒,根据地的老百姓极度疲弊。再加上太平洋战线日本军队所向披靡取得节节胜利,八路军却是势单力薄难有作为。

因此八路军只好隐辱负重为谋他日东山再起而保存实力,对于日本军队也从不主动出击。结果日本军队只用很少的兵力就能维持住点和线。

为了了解与华北八路军的战斗,我们必须知道百团大战。

昭和15年(1940年)820,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总共一百五十个团的八路军约四十万和二百万的民兵,对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和日军的据点开始了大规模的攻势。其中战斗最激烈的是石家庄与太原间的石太线及沿线地区。由于被高度分散配置,分队(十几名)或者小队(三十几名)规模的据点几乎全被歼灭,车站和铁路也被破坏得体无完肤。在日本也很有名的井陉煤矿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八路军的攻势持续了四个月,与反击的日本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根据八路军的发表,日军约两万人被打死伤,包括步枪约五千四百支,重轻机枪二百挺的大量武器被缴获。但是,八路军也付出了死伤两万两千人的沉重代价。经过百团大战,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是不好对付的对手。

另一方面,八路军没有预料到日本军队会采取残忍的三光政策来反击。根据地人民极度疲弊,解放区缩小,兵力也减少到三十万。八路军面临未曾有的困难局面。在以后的两年中被迫转入防守以保存实力。

因为在以后的章节中会使用鲁东或者胶东这样的说法来称呼山东半岛,在这里还是说明一下为好。本书的山东半岛指掖县,平度县,高密县,胶县四县以东的地区。山东半岛胶东军区所属的八路军也就是由这四县以东的军队编制成的。

胶东军区的胶东是这样来的。两千一百五十年前的后汉时期,山东省分裂成胶东,胶西,淄川,济南,赵,楚,吴七个国家,而山东半岛一带以平度县平度为国都隶属于胶东国。这可能就是平度县以东(包括掖,高密,胶三县)地区就被称为胶东的缘由吧。其实胶东是中国人的说法,而日本军队称之为鲁东。

鲁是距今两千几百年前春秋时代山东省的国名。山东省中部为鲁中,而西部被称为鲁西。所谓鲁中作战就是指山东省中部的战斗。

华北方面军的军作战方面军作战等大多以鲁南作战,冀中作战,晋南作战等中国古代的国名命名。冀为河北,而晋是指山西。

为了守住点和线,各个中队都派驻三,四个分遣队。军曹,曹长或者少尉一级的军官担任队长,以一个分队十几名或者一个小队三十几名的兵力独自防卫。

第一中队也以招远为中心在东北方向十二公里处的金矿,西北方向十五公里处的蚕庄,南部十三公里处的道头,南部三十三公里处的下店,象章鱼爪一样设置了四个分遣队来维持招远县的治安。

在华北派遣军的前线部队,因为即使是一个中队也要在中队本部(其实没有中队本部这种正式的称呼只是为了方便才这样叫的。平时只是叫中队就可以了)以外设置四个分遣队到各地驻防,与本土的军队有很大的不同。驻扎在山东半岛东南突起部第二中队的石岛分遣队距离威海卫的中队本部甚至有七十五公里之遥。

一般来说,铁道沿线的治安还不错。离开铁路线越往内陆地区走治安就越坏。独混五旅的五个大队中,十六,十七,十八大队驻扎在治安情况较好的胶济线沿线地区。十九,二十大队则被派到治安极糟糕的内陆地区。招远县的面积相当于东京都大,但是只有一个中队二百名的兵力在驻防。

毛泽东早在昭和13年(1938年)5月就认识到了这个形势,在论持久战中,他坚信中国会最终取得胜利。

昭和135月正是日中战争初期战斗最激烈的徐州会战期间。蒋介石的军队连战连败,谁都没有怀疑日本会获胜的时候,毛泽东就像预言者一样看到了中国的胜利,并通过科学的论述写出了论文。

我读到论持久战时战争已经结束二十多年了。在旧书店里找到了三一书房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全五卷),从而读到了被收录其中的论持久战。日中战争果然就像在论持久战中被论述的一样,我实在是惊诧不已。由这样优秀的领袖率领的八路军确实是华北派遣军的最强的对手。

我们到华北赴任时的华北派遣军最高指挥官是第四任的冈村宁次大将(第一任为寺内寿衣大将,第二任为杉山元大将,第三任是多田骏大将)。冈村大将在昭和13年(1936年)作为第二师团长到了满洲,于昭和13年时任汉口第十一军司令,后经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及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华中),最后升任华北派遣军总司令。他前后十年(如果包括佐官,尉官在任期间会更长)在中国任职,被誉为中国通第一人。但就是这样,他最后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八路军的战斗实力。

如果读到过汇编了冈村大将语录的岗村宁次大将资料(稻叶正夫编,原书房出版),你就会完全了解。日军在中国连战连胜,他说这种话其实是在隐瞒在华北的事实上的失败。

来看一看我所在的第一中队的战斗力是怎么样的吧。在招远的中队本部加上六十九个新兵有一百五十个士兵,这些和四个分遣队的六十名士兵合在一起总共二百一十人。

对步枪射击还不怎么熟悉的训练中的新兵,因为对八路军能起到威慑的作用也被看作战斗力。这在军功簿上也是被肯定的。在我的军队手册上有过下面的纪录。

从昭和1733至昭和17527,于中华民国山东省招远县招远完成了新兵第一期的专业基本教育并担当了同地区附近的警戒任务。

新兵从茨城,二年兵和三年现役兵从群马,补充兵和四年兵是从大阪来的。补充兵也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士兵,所以第一中队算是战斗力很强的一支队伍。

被派遣到本土以外的部队因为要补充兵员,在本土都有预备队。独混五旅在昭和13年(1938年)3月被组建时,由于是由京都的第十六师团的人员编制来的,当初十六师团就成了预备部队,后来是大阪的第四师团,昭和147月开始才变成宇都宫的十四师团担任预备队。因此三年兵和四年兵很多来自大阪,而在下士官中有三重县人。十九大队的预备队在第十四师团管辖下的高崎,十六和十七大队的在水户,十八大队的在宇都宫,而二十大队的预备队也在高崎。

第一中队有中队长代理野口常雄少尉,副官栗原晃少尉和平方欣哉少尉,三田元夫见习士官四名军官。他们都是群马县人。准士官是下元益准尉(几天后被调到阵兵团,也就是独混十五旅),还有曹长四名(其中一名在本部勤务),军曹八名(其中两名在本部勤务),伍长三名。

独立步兵大队的各个中队各备有重机关枪两挺。一分钟可以连续射击六百发子弹的机关枪火力,一挺抵得上两个小队(大约六,七十人)的火力。因为重五十五公斤要由马来驮运。加上军官的坐骑军马一共十八匹。

机关枪以外,第一中队的火力还包括一门迫击炮,九挺轻机枪,九支投弹筒。汽车第二十五连队所属的两辆卡车以及四年兵的村上上等兵等四人也归我们中队调配。

到了战场以后,我还感觉到了军纪的微妙变化。三,四年兵中有四,五个留着胡子,还有穿着毡袜(地下足袋)的,子弹夹也有自己做的,挎着用布缝的子弹袋的人也有。如果在本土这些事情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最前线的士兵就自由得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