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

四不像, 不像大陆人, 不像香港人, 不像台湾人, 不像华侨.
正文

徐维扬

(2007-09-15 20:01:40) 下一个

 
黄兴与徐佩萱所乘的轿子出了城,缓缓向南。徐佩萱想去党人偷渡时常去的青石塘野码头,哪知此刻从香港过来的客轮泊于珠江码头,赵声带了三百选锋刚刚下船,急如星火朝城门赶来,徐佩萱认识赵声,忙下轿拦住,以手指着黄兴所乘的轿子,悄声说:“黄兄刚逃出城来。”
赵声大惊。这时选锋队员围了过来,隔断了外边的目光。赵声上前,揭开轿帘。轿内的黄兴挣开眼来,忽见赵声,涌身便扑出轿来,抱住赵声放声大哭,说:“伯先,伯先,你来迟了!”
赵声忙问情况。黄兴泪流满面,呜咽道:“起义失败了,良友尽死,只剩我独自归来!”
赵声瞪大了眼,半晌无语,蓦的长嘶一声,惨切凄厉,声如野兽之哀嚎。周围的选锋吓坏了,忙抢了过来,扶住赵声与黄兴,却见赵声身子一歪,一股鲜血从口中喷出。
黄兴大叫一声:“伯先,你要保重。”身子一软,就晕了过去


1911年4月27


r同盟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史称辛亥“三二九”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起义指挥部设在越华路小东营5号。因事前走漏消息,在实力尚未集中又不得不发动的情况下起事。起义军奋战一昼夜,分路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伤亡过巨,被迫退却,牺牲100多人。这次起义震动全国,不久即爆发了武昌起义.

看看就是下午四点了,黄兴将院中选锋分为两队,自率一队约一百二十多人,往攻督府,令徐维扬领一队约四十余人,往攻督练公所。众选锋各归队伍,俱都一手持枪,一手握炸弹,静待黄兴的命令。下午四点整,黄兴挥手扬枪,下令起义。两队人马旋风一样就冲出了门,扑向各自的目标。

约共 160 多人, 广东花县三华村徐姓族人约 46.
在此牺牲的烈士中,花县三华村徐姓族人有 18 人.



The image “http://www.gz-gov.org/news_photo/p_2392.jpg”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





1911年4月26日,这座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前清朝官员的府第里,已经聚集了130余名热血青年。他们都是从附近 烟火鼎盛的城隍庙辗转秘密潜入的。最大一次规模的转移人数多达70多人。他们是来自花县的革命党人。在番花同盟会负责人徐维扬带领,乘车来到广州,先是在 指挥部南边毗邻的城隍庙下车。城隍庙前人头攒动,烧香拜祭者络绎不绝,大批革命党人混迹于其中,敌人竟然没有丝毫察觉,而那些虔诚祈祷神灵的善男信女们也 没有发觉,一场即将改变中国命运、改变中华民族芸芸众生之命运的革命,已经在自己的身边悄然上演.

他们三三两两的,经由庙后的小径,安全转移至百米远的指挥部。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非常清楚,这次起义几无成功的可能却意义重大。绝命书已然写好,冲锋的号角即将吹响。这将是一次赴死之旅。他们万死不辞。

花县三华村, 在现今的花都市附近, 离广州很近. (现已是广州市一部分) 其他党人都较远.




辛亥革命与番花同盟会

·梁 良·

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在广东建立九处同盟会支分会,番(禺)花(县)分会是其中之一。宣 统元年(1909),同盟会会员徐维扬(花县三华村人)和莫纪彭受同盟会南方支部派遣,到三华村发展会员,建立组织。徐维扬利用宗族关系,挨户走访,向父 老兄弟宣传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仅13天,就发动300余人入会。这年9月下旬,广东番花同盟分会正式成立,公 推徐进坤(三华村人)为会长,徐绣文(三华村人)为副会长,徐植生(三华村人)为书记,徐满登、徐悦生、胡安、曾积、徐广祥等为干事。分会机关设在花县三 华村“集之徐公祠”后楼上,分会负责人曾多次在楼上聚会密商,黄兴也几次秘密到此指导。分会成立后,大力发展会员,上至清远,下至番禺,入会者达1000 余人,凡入会者必写入会志愿书并宣誓。


  同盟会南方支部准备策动广州新军起 义。徐维扬与徐进坤等商议后,在会员中精选200人,编为敢死队,协同起义。当时,清廷广东当局对新军枪弹控制甚严,起义所需枪弹由南方支部统筹购进补 充,番花同盟会承担运输重任。宣统二年(1910)二月十二日,广州新军起义爆发,徐维扬率领敢死队急驰广州增援,尚未入城,起义已败,遂中止行动。宣统 三年(1911),广州“三二九”起义前夕,番花同盟会密谋响应。徐维扬受黄兴之托,在分会会员中挑选勇敢善战、精悍可靠的青壮年百余人,组成“选锋”队 亦即敢死队,饮血宣誓,由徐维扬等率领参加起义,进攻两广总督署,牺牲18人。这就是黄花岗72烈士中的花县18烈士。(编者按:黄花岗殉难烈士后核实为 86人)。

  附:广东番花同盟分会入会志愿书和誓词

  入会志愿书

  胡虏乱华,神人共愤。仆驱除志切,百死不移,耿耿此心,天日可表。兹闻贵会提倡大义,与仆平日宗旨相合,故愿入贵会,同心协力,复我华夏,一切章程,情愿遵守。伏维介绍。
                 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
                 天运××年××月××日
                 ×××押

  誓  词

  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矢忠矢信,有始有卒,有渝此盟,任众处罚。




徐维扬 (1887~1952)字遂甫。花县人。广东陆军将弁学堂第二期炮科。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陆军分会主盟人。参加广州新军起义和辛亥黄花岗之役。 1912年任广东陆军第二师第七团上校团长,兼广东雷廉绥靖处总办。1920年任粤军第七支队司令。1921年5月任非常大总统府中将参军。1922年任 中央直辖第三军左司令。1923年任广州大本营参议。1924年任粤汉铁路护路司令兼粤汉铁路总巡。1927年任粤汉铁路局长。1931年曾任反蒋的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将参军。后基本脱离政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委员,广东第二游击区纵队司令。1946年退役,1948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新中国成立后赋闲深居。1952年2月1日在广州病逝。






徐广滔烈士
徐广滔(——-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10 年(宣统二年)11月13日,孙中山、黄兴、赵声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中国同盟会骨干会,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 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宣统三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下午发动起义,黄兴率领130多名先锋队(敢死队)队员臂缠白巾,从小东营直 奔督署,杀死管带金振邦,冲入两广总督署衙门,歼灭督署卫队,冲入堂内,焚毁衙署。

两广总督张鸣岐闻变,潜入厚祥街逃到水师行台。黄等放 火焚烧督署后退出,在东辕门外与李淮卫队相遇,互有伤亡。黄分三路突围,攻袭督练公所等处,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孤军作战,伤亡甚重,坚持一昼夜而失 败。徐广滔、徐日培等86人在此役中英勇战死,或弹尽援绝被执,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后由革命党人潘达微通过善堂出面,收殓烈士遗骸七十二具,葬于广州红 花岗,后改名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其中徐培添、徐廉辉、徐松根、徐绍良、徐礼明5人,均是安南(今安南) 华侨,黄花岗之役为徐维扬支队队员。徐培添是战退至高阳里米店,张鸣岐下令焚毁街市阵亡;徐礼明是在攻打总督府时阵亡;徐廉辉、徐松根、徐绍良三人在转战 中被执,从容就义,被称为“黄花岗安南五徐烈士”和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徐日培烈士
徐日培(——-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礼明烈士
徐礼明(1888-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安南(今越南)华侨,工人。黄花岗之役为徐维扬支队队员,牺牲时年23岁,被称为“黄花岗安南五徐烈士”和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进炲烈士
徐进炲(1878-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 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为番(禺)花(县)同盟分会会员。兄弟四人皆任侠敢死,为会员推重。1910年(宣统二年)2月12日,广州新军发动起义,与清巡防营 战于城东郊。他随其兄徐进坤挟带短枪炸弹,率敢死队数十人疾趋响应,至则事已败,悲愤而返。1911年4月27日(辛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 (黄花岗之役)发动后,在进攻督署衙门的战斗中,担任先锋队(敢死队)队员,持炸弹短枪,奋勇攻入两广督署,旋中弹牺牲于督署二堂前,时年岁33岁。葬于 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徐应安烈士
徐应安(——-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广东省花县农民,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茂燎烈士
徐茂燎(——-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广东省花县农民,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松根烈士
徐松根(1883-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安 南(今越南)华侨,工人。1911年4月27日(辛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黄花岗之役为徐维扬支队队员,随徐维扬支队攻 打总督府战斗,血战一夜,后转战各处。第二天,行至高塘被清兵所执,直言革命,宁死不屈,遂被清廷杀害,时年28岁,被称为“黄花岗安南五徐烈士”之一。 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徐佩旒烈士
徐佩旒(——-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广东省花县农民,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临端烈士
徐临端(——-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广东省花县工人,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昭良烈士
徐昭良(1887-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安南(今越南)华侨,工人。黄花岗之役为徐维扬支队队员,牺牲时年24岁,被称为“黄花岗安南五徐烈士”和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保生烈士
徐保生(——-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广东省花县农民,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容九烈士
徐容九(——-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广东省花县农民,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徐培添烈士
徐培添(1872-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安 南(今越南)华侨。少有大志,家境富有但不愿靠家产衣食,曾言:“大丈夫当有冲天之志,建功立业,不能郁郁乡居”。遂出走越南做工谋生,在越南加入中国同 盟会。1911年4月27日(辛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随徐维扬支队攻打总督府,血战一夜。第二天,与越南海防华侨李德 山等退至高阳里米店,以米包为垒,掷炸弹杀敌,致使清军不敢靠近。张鸣岐下令焚毁街市,徐培添阵亡,时年39岁,被称为“黄花岗安南五徐烈士”之一。葬于 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

徐廉辉烈士
徐廉辉(1980-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安南(今越南)华侨,工人。黄花岗之役为徐维扬支队队员,牺牲时年31岁,被称为“黄花岗安南五徐烈士”和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
士》,见上。)

徐满凌烈士
徐满凌(1861-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三华店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11年4月(宣统三年三月)参加辛亥革命,在 要求加入先锋队(敢死队)的时候,有人认为他年纪已大,不宜参加。他说“我虽已50岁,但还比黄忠年轻十多岁,难道就没用了吗?”随即举手试枪,每发必 中。旁观者无不惊服。同年“三·二九”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指挥攻总督署,力抗观音山之敌,巷战
连塘街,战至高阳里,凭源盛米店米包为垒与敌死拼,弹尽率众越垣,中弹受伤被捕,英勇不屈,从容就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
一。

徐熠成烈士
徐熠成(——-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广东省花县农民,为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详细生平事迹同《徐广滔烈士》,见上。

江继復烈士
江继復(1865-1911),曾用名江继后,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小布村西岭组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世 代为农,精于射击。愤清廷专制,立志革命,由徐维扬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日)参加辛亥革命(又称广州起义、黄花岗 之役),战斗中争任先锋队(敢死队)队员,攻入两广总督署,焚烧敌巢,徐维扬因其年老,劝他不必亲自上阵,他却慷慨地说:“吾年虽老,尚少黄忠十余岁,岂 遽无用哉!”遂提枪射击,每发必中,杀敌甚多。焚攻督署时,奋勇当先,后在突围转战中,为流弹击中,牺牲于莲塘街,时年46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 烈士之一。


曾日全烈士
曾日全(1866-1911),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旅 越华侨,工人。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爱国华侨从各地回来参加。祖籍广东省花县旅居越南的华 侨曾日全、徐礼明、徐昭良、徐廉辉、徐松根等5人,也积极投身于“三·二九”之役。是日清晨,他们随先锋队(敢死队)队长徐维扬在黄兴总指挥之下,与数十 人合攻清廷设在广州市的两广总督署,冲入东辕门,击毙敌管带金振邦。曾日全冲到督署二门前中弹牺牲,时年45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徐国泰烈士
徐国泰(1890-1911),江苏省邳县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 年毕业于邳县高小,投新军第九镇炮兵队。1910年(宣统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职主第九镇炮兵队炮标官、司炮兵队同盟会盟员党务。1911年(辛亥) 初,闻广州有大举,遂率第九镇40余人俱往参加起义,临行时发誓以身殉国。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随黄兴攻入两 广总督署,搜两广总督张鸣歧未获。随后又转战各处,巷战中弹尽援绝,被清兵所执,大义凛然,英勇就义,时年21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徐锡麟烈士
徐锡麟(1873-1907.5.27),字伯荪,别号光汉子,浙江省山阴县东浦镇人,近代著名民主主义活动家、民主革命烈士。

出身商人家庭,自幼秉性刚强,崇拜英雄豪杰。21岁中秀才,无意仕途,好论国事。曾任绍兴府中学堂教师并副监督,开设特别书局,经销新书,宣传排满革命。创办热诚学堂,自任体操教员。1904 年(光绪三十年)底加入光复会。翌年与陶成章等创办大通学堂,训练会党骨干,以培养、积蓄革命力量。1906年(光绪三十年)冬,为掩护革命活动,捐资入 官,得道员衔,分发安庆。入皖后,得巡抚恩铭信任,先后任陆军小学堂会办、巡警学堂监督。以合法身份进行革命活动,积蓄力量,准备与秋瑾等发动皖浙起义。 后被察觉,逐于1907年5月26,借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际,仓促提前起义,枪杀安徽巡抚恩铭,与清军激战4小时,终因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而被捕。翌日晨惨遭剖腹挖心酷刑,壮烈捐躯,时年34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