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名须,字子迟,生于公元前515年,比老师孔子小36岁,比同学子夏大8岁。
樊迟来自农村,他的父母是种地的农民。樊迟从小就跟父母下地干活,了解农民种地的艰辛和种地效率的低下。因而,樊迟来到孔子那里上学的第一天,就向老师请教怎么种庄稼,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提高种地效率、减轻农民负担的学问。然而,孔子告诉他:“种庄稼,我可比不上那些老农民。”樊迟又继续请教种蔬菜的学问,孔子又告诉他:“种蔬菜,我不如那些老菜农。”樊迟很失望,于是悻悻地走出了教室。孔子望着樊迟的背影,感叹道:“樊迟这小子,真是个没出息的人!做领导的讲究礼制,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不恭敬的;做领导的讲究合理公平,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不服从的;做领导的讲究诚信,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不真心爱戴的。如果能这样,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拖儿带女来投奔,哪里用得着去学种庄稼呢?”
师生之间虽然闹了点小别扭,但樊迟知道老师孔子的学问和为人了得,于是坚持下来继续在孔子那里上学读书。孔子虽然觉得樊迟比不上其他学生有出息,但知道樊迟是个很朴实、很善良的小伙子,有教无类,孔子打算慢慢地开导他。
樊迟家里很困难,于是,孔子给他找了个勤工俭学的机会,让樊迟给自己开车,做自己的兼职司机。一个周末,樊迟驾着车载着老师到祭天祷雨的舞雩台下去游玩。路上,孔子对樊迟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不要违背礼制就是‘孝’。”樊迟一边驾车,一边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呀?”孔子告诉他:“父母亲活着的时候,按照礼制来侍奉;父母亲去世之后,按照礼制来安葬,按照礼制来祭祀。”听了老师的解释,樊迟明白了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遵照礼制来处理,即使是对待父母亲,也必须按照礼制来处理,不能违背礼制来做任何事情。到了祭天祷雨的舞雩台下后,樊迟一边陪着老师在舞雩台下游玩,一边向老师请教:“老师,请问怎样才能做到尊从道德、消除怨恨、辨别是非呢?”孔子用慈祥的眼光看看樊迟,高兴地点点头,说道:“问得好!先要付出努力,然后才去收获,这不就是尊从道德吗?经常检查、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而不要去苛求、攻击别人,这不就可以消除怨恨吗?因一时的气愤,竟然忘记了自身的存在,甚至忘记了父母亲,这不就是不能辨别是非吗?”樊迟听得入了迷,用十分崇敬的眼光看着老师,继续问道:“老师,那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告诉他:“生活起居庄重谨慎,办理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诚信实。即使到了野蛮落后的地方,也不改变、丢弃。”樊迟听完老师的话,心中豁然开朗,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知不觉中,时间接近傍晚,师生俩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樊迟的学问有了长进,他对上次老师在舞雩台下关于“仁”的解答已经不满足了。于是,利用一次课间休息的机会,樊迟直接跑到孔子的办公室问起老师来:“老师,到底什么是‘仁’呀?”孔子知道樊迟的学问有了长进,知道他已经在探求更高深的学问了,于是告诉他:“爱人就是‘仁’啊!”樊迟这下又明白了:要想做到“仁”,光“生活起居庄重谨慎,办理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诚信实。即使到了野蛮落后的地方,也不改变、丢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爱人”。樊迟又继续问道:“老师,那什么是‘智’呢?”孔子说:“了解人就是‘智’。”樊迟没弄明白,孔子十分温和地继续说道:“提拔正直的人放在邪恶之人的上面,便能够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樊迟听了老师的解释,仍然没弄明白,但又不好意思继续再问,于是离开老师的办公室,找到同学子夏,问子夏说:“刚才我去求见老师请教什么是‘智’,老师告诉我说,‘提拔正直的人放在邪恶之人的上面,便能够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告诉他说:“这话的含义非常丰富啊!舜治理天下的时候,在众人之中选拔人才,他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走得远远的;汤治理天下的时候,在众人之中选拔人才,他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走得远远的。”听了同学子夏的这一番解释,樊迟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智”。
樊迟在孔子那里经过学习,不仅学到了学问,而且提高了品德修养,确立了远大志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