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斋闲话

忙里偷闲说闲话,静斋独居难静心。
个人资料
正文

清明佳节读好诗

(2012-04-02 02:10:06) 下一个

清明佳节读好诗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柳绿桃红。

《历书》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从古以来最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夏至、中秋、冬至和春节)之一。今年的清明节是44日,一般都在456日。我们从小学里就背《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一年节气日期定,最多只差一两天。可知清明节交仲春与暮春之际,草长莺飞,布谷声声,是春耕春种的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

清明多雨也盼雨,春雨贵如油。与清明有关的诗词写雨的十分普遍,首先浮现脑海的当然是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期其实很长,前有上巳节,后有寒食节。其起源也甚是古老,起码从周朝或春秋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是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论语》里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得就是当时的情形,这可不是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的注解。

寒食节,是源于古人的拜火习俗,后人又附会上了介子推的故事。古人奉火为神,每年要祀火。即各家所祀之火,每年止熄一次,然后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介子推。传说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分封群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避而不见。文公手下放火三面焚山想逼介子推露面,三天后发现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晋文公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称为寒食节。

在我老家还有另一个传说,说是一人清明节要给先人扫墓却忘了,十分懊恼,晚上对妻子慨叹自己的不孝,他妻子说:不要紧,清明有好几天呢,明天还是。这个“还是”听成了寒食,就有了寒食节。乡下粗谈,当然不必当真。

无论如何,到了唐代,这三节合成了一节,成了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踏青赏春、期望丰年的节日。一直沿历至今,成了春节后又一个重要的节日。

诗言志,好诗要格高、含讽、有忧。清明节让我想起的另一首诗,就是中唐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不举火,高官贵戚却可独享皇恩。时值天宝之乱后,杨门三夫人受宠记忆犹新,韩翃此时写的虽是汉朝的五侯,却是直指时事。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韩翃讽刺的就是这件事。关于此诗,还有一段佳话。据《本事诗》,建中初年(780),中书舍人知制诰缺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德宗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云,与此韩翃。韩翃诗名早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却郁郁不得志,至此方为显宦。

介子推烧死在柳树下,第二年晋文公再访绵山时,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掐了一个柳枝,编个圈儿戴在头上。这就是所谓的清明柳。清明节是踏青出游,折柳观花,人心思春之时。像下面的三首诗,就极尽声色犬马之意。

苏堤清明即事: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江引
-
清明日出游:明 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郊行即事
: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然而,毕竟清明节祭祀缅怀先人处居多。人们在饮酒欢歌,寻花问柳之时,不免神伤忧思,这样的诗也不少。离乱之后,其情更哀。


寒食上冢
:宋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宋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也是送别的季节。万象更新之时,新的生活也要开始了。在今天的日本,新生入学,新人入社,樱花烂漫里有多少人的笑语欢歌以及悲欢离合?下面这两首优美的诗篇,或许可以代言我们的思绪。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一副对联曰: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身在异国,每逢佳节对家人怀念也只能埋在心中。在此且以对家人的祝福,结束本文,也祝网友们都过一个好节。


2012/4/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