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买房还有海龟:回国见闻
回国一周,经过成都、海口和上海,还有上个月的天津,普遍感到中国正处在泡沫经济之中,而且通货膨胀日益明显。尽管政府报刊还在说通货膨胀率不会太高,起码超不过 95 年,但是生活必需品已经飞涨,连水也涨了百分之十几。年关将近,还会往上涨,后半年 GDP 上升部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物价上涨而不是生产的增加。另外,政府去年有引导房地产涨价动作,今年下半年房价只增不减,弄得房子一开盘就被抢购一空,大部分买房的目的是投资,已经明显呈现出房价上涨 --- 〉造价提高 --- 〉房价再涨的泡沫循环,好多房子并不值那个价格,不知道还贷危机在中国什么时机到来?估计上海世博会后情形会十分危险。
在上海住在徐汇区,是十年前盖的高级公寓,100 平方的两室一厅,当时也就一万元一平方米,现在二手房也要超过四万,我怎么看那房子都不值400 万元!整体看去不错,别说拿日本的标准衡量,里边的零零碎碎几乎每个月都要修理。我在楼下等人的时候听一日本人打电话,说这还是上海的高级住宅,住进来半年中水龙头换了两回,而且房东经常拖着不换,有一次水嘀嗒了一个礼拜。不过在上海,这里还不是最贵的,古北的房子上了六万,有人花700 万也就买了一个不大的两室两厅两卫。
海口市的房子,一年之内涨了据说百分之四十,稍好一点的房子也要一万元一平米。熟人一见你就说快买吧,以后还会涨!住不住不要紧,可以投资。
国内确实有不少大款,房地产热是一部分人鼓动起来的,政府更是推波助澜,表面上 GDP 上去了,弄得一般老百姓也心里痒痒的,大家都去奔房子,不敢想象一旦人们清醒知道房子也就那么回事,引起的震荡可否比拟里曼冲击。
天津的房子,发言权更多一点,去年年底开盘今年十月交房的一套房子,160 平米(刨去公摊面积也就130 平米),将近200 万,说是带装修,因为正好是那段小低谷时成交的,装修算送而不减房价,我看后第一个感想是最多值一半!除了大一点以外,不比日本三千多万日元的房子好多少,而且装修还不如不装,要是挑剔的话全要返工。但是国内的人不这么看,用他们的话说国内就这水平,有的还不如这个。从二十几层室内往外看,灰茫茫一片,不知是雾还是光化学反应,设想要是自己住这里的话肯定要早死几年。走到哪里碰见何人,到处都在讲房、房、房,东拼西凑也要买,还不只一套。翠花帖里说有亲戚借钱买房投资,实在是太普遍了。
现在海龟回去,即使是千人计划,房子也是买不起的,因为你起码要添上200 万以上,假如你想住得较好还拿得出手的话。在大学里,一个研究室主任工资年薪十几二十万,绝对不是一种优裕的生活,要是去企业,还有可能挣得多一些。我知道一个外资公司招了一个中方部门经理,也就是相当于日本的科长,月工资是四万,本人才三十四、五岁。这是上海的事。但在日本工作的人回去不太能够找到这样的好工作,一个月不到两万,应该是高待遇了,但你会觉得有人工资没你高但比你有钱,而且在上海租房一个月上万是很平常的,上面写的徐汇的房子,月租金是一万四。你比我高老师住的是学校租的公寓,不知价格如何自己又如何付费,很想听听你在国内生活的感受。
是有很多人海龟后成绩斐然,过起了Top 5% 的生活,但这毕竟是极少数,而且回国内到成功还有起码五到十年的路程,马上是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的。差不多了也就快退休了。所以我经常想,我们这一代(是我们,不是日坛年轻的网友们)是过渡的一代,承上启下,而且错过了国内当官发展的那趟车,现在要从半路上像铁道游击队一样扒上去,花的功夫要更大。做学问的,假如在这里做得不错,那我就觉得回去可能做得还不如这里好。因为国内可能会是一个大团队,讲起成果来不一定比得过这里的小家当。我还是像以前写的和朋友的谈话记录一样(见拙文:事业、成功和成就感――和友人的情景对话――),你要是在这里很舒心就没有必要急着回去,什么地方都不是那么好混的。
国内的硬件每年都在改观,这点日本绝对比不了,贴一张成都某不知名大学的校园照片,可见一斑。只是和本文无多大关联。
1.图书馆
2.庭园
关于国内的房地产,泡沫与否见仁见智,倒是若是要买房住,不妨等一等,相信不会再有太大的升值空间了。
若是作为投资,居士不敢赘言,因为假如买卖的时机对可能会赚钱,但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左右的。
有一点我是坚信的,那就是现在大城市的房子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价值,这是看了几个城市房子现状的结论。
笔者不是生意人,对这里的商机不清楚,观点也不想以一蔽十。
不能一一回帖,尚请见谅。
一个人来到世间的时候一贫如洗,“走”的时候也“带”不走分文,活在世上,重要的在于“折腾”,找到“心理平衡”,管它“是赔是赚”!
由此文来分析,作者是一个“斤斤计较”之人,不可能是一个“生意伙伴”!
回国发展也是想过的,只是回国能干嘛,想想这个,就想还是在这混着吧,等老了再回去住好了。
谢谢博主的分享。
房地产有地域性,即便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都还有天壤之别,脱离地区地点去泛泛而论的PR ratio ,没有多大意义的。
说起来出国混了多年,你该长点出息了。想不到一张嘴还和国内的大学老师一个水平。
有在这里犯酸的功夫,把自己收拾干净点。说不定鬼子愿意多给你点钱呢。
北美指美国加拿大。硅谷,旧金山,纽约,洛杉矶等地的PR ratio在18-25之间,买租因人而异。南加州有些地方,如河滨县(Riverside),其PR ratio在15以下。一位朋友年初花十万美元买了一幢全新的城市屋(Condo),很快以一月租一千美金租出去了。这城市屋的PR ratio不到8.4,投资居住两相宜。
北美你都不知道啊? 就是美国再北部啊, 加拿大的雅称.
你说的北美是哪里? 硅谷,旧金山,纽约,华盛顿DC,南加州? 还是印地安那,底特律,密西西比?
谢来访。
现在国内租房大概1/15--1/20,能租的就买房了,买不是为了住,也是想出租或等涨价转手,想住的一般买不起这样的房子。具体数字不清楚,政府有统计也不会真实披露。泡沫循环是一定的,关键是崩溃时的影响程度。
房价/年租金(PR ratio) < 15
才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