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成都人民公园 见证百年辛亥(1)
(2011-10-10 15:11:12)
下一个
在四川成都市中心有一座公园,它有着在大陆各地最普通、最常见、也几乎各城市都有的名字:人民公园。但是,与中国各地的“人民公园”不同的是,成都的人民公园纪念着一件直接引发“辛亥革命”的大事,这就是1911年(宣统三年),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正是这场波澜壮阔的“保路运动”以及满清政府从邻省湖北调兵对这场运动的残酷镇压,才导致了湖北清兵守军的空虚,使得仓促提前于“十月十日”举行的“武昌起义”可以在一夜之间便夺下全城。而“武昌起义”的胜利又促使全国各地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之势如燎原大火一般,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推翻了统治了中国近268年的满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立宪制的国家—中华民国。 一般来自大陆、出生在1949年后的人,大多数对于“辛亥革命”的了解可能都来自于影视剧,如《走向共和》等。而了解甚至听过“保路运动”的人,就可能不会太多了。 2010年的一个夏日,我和家人及母亲一起在成都旅游。这是我第一次到成都。虽然祖籍重庆的母亲在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位于成都的华西医大,对这里还有些记忆,但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同样体现在成都。所以对我们来说,成都的一切还都是新鲜的。 成都人民公园占地近169亩,是蓉城繁华市区中心规模最大的风景园林历史公园。它北临少城路和祠堂街,南有君平街,西面小南街,东界东城根街。这里风景秀美,交通便捷,是人们平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少城”之名来自于古代成都建城时的“大城”和“少城”之一。远在公元前311年,已经灭掉了巴蜀的秦国秦惠王派丞相张仪在成都筑城,根据这里特有的地势以金龟型建成了东边的“太城”(大城)和西边的“少城”(小城)。到了清朝时, “少城”成了专供满族、蒙族人居住的“八旗”营地,所以又叫“满城”。 我们从熙熙攘攘的小南街进入不收门票的公园西门。这也是少城公园建成时就有的三个原大门之一(公园现有四个门)。虽然这并不是公园的正门,但由于这里交通便利,游人出入大半由此。 一进入公园,只见左手有一座假山,山上修建了廊、榭、楼、亭、池,并栽植了梅、桃、棠、竹、樟等。这里林木葱郁,翠竹摇空,绿荫满地,环境幽静。殊不知这假山下面就是1970年代“备战备荒”时修建的地下医院。假山上有一座百年老茶园--“枕流茶园”,创办于民国初年。该茶园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哗啦哗啦的洗麻将声从远处传来。过去,这里多为文人、学生聚会的地方。现在,这里依然是一家集茶艺、中餐、小吃、棋牌、休闲为一体的养生之处。 西门的正面处,一群大学生模样的青年男女正身披红色彩带,见人就发宣传广告,请大家到“相亲角”去看看。这“相亲角”其实就是利用公园花坛边的铁矮栅栏,上面贴满了被称为“剩男剩女”的征婚广告,其中不少有高学历,高收入。不过,在那里观看的人群里,多数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或许是这些征婚交友者的父母、好友。 西门的右手远处是儿童乐园。这里曾经是60、70、80年代蓉城少年儿童娱乐成长的摇篮。通往儿童乐园的,是一座绿化长廊。长廊两侧坐满了下棋、打牌、摆龙门的人群。 儿童乐园边上有一“银杏阁”,附近有民国时期留下建筑:“通俗”、“民众”、“中正图书馆”(没错,就是用蒋介石的字命名的!),三处旧地现在都做为文物保护了起来。公园的南边有“少城苑”和“双泉楼”(茶社)、“朝爽堂”、“探馨轩”等有着优雅名称的建筑,附近还展出着漂亮的兰花、菊花和盆景。 公园的东部有一人工湖和一座假山,湖中有一小岛称为“金鱼岛”。这附近有“永聚茶社”和“鹤鸣茶社”,以及卖成都名小吃“钟水饺” 的“紫薇阁”。这“鹤鸣”、“永聚”及前面提到的“枕流”,都是有近百年历史的老茶社。过去,光顾“枕流”的多为学生,富商当然愿来“永聚”,“鹤鸣”则是教师们的聚集之地,也是老师们的“人才市场”:据说以前每年阴历六月、腊月的暑假、寒假期间,各中小学教师在“鹤鸣”等候各校的聘书,竞争激烈。所以成都市民戏称为“六腊战争”。 在公园的正中,有一新扩建的露天广场—“辛亥保路纪念广场”(辛亥广场)。周围有反映“四川辛亥保路革命斗争历史”的地面平浮雕和碑体浅浮雕。广场四周,有几大群的人在热闹地活动:有许多人伴随着轻快的舞曲跳三步、四步交谊舞,有些人跟着像是艺校的老师跳拉丁,有人拉网打着羽毛球,更多的人则围成一个大圈,看着圈内一群文艺爱好者唱歌、舞蹈,自娱自乐,他们身后竟有一支业余乐队现场伴奏,好不热闹! 而在广场的正北处,屹立着一座高高的方形砖石纪念碑。这就是建于1913年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该碑有台、座、身、帽四个部分,高近32米。该碑由“川路总公司”承办,碑座四面分别有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器和自动联接器的浮雕图案。而碑身四面嵌有长条青石,分别用楷书、草书、行书、隶书4种字体书阴刻着“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十个大字,每个字大小约有1平方米。这些字出自当时四川的四大著名书法家张夔阶(东)、颜楷(西)、吴之英(南)、赵熙(北)之手。 我去时,碑附近鲜有游人,安静得出奇。这与公园内其它的歌舞、棋牌、交友等热闹场所有着强大的反差。 那么,这座碑的来历是怎样的呢?且待下文详解。 图:成都人民公园入口之一(西门)
图:成都人民公园示意图
图:下棋的老人
图:交谊舞
、
图:打羽毛球
图:快乐的
艺术广场
图:“相亲角”的征婚、交友广告
图:快乐广场
图:学跳拉丁舞
图:长廊
图:辛亥广场
图:保路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