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12月7日:德国日本在历史上的巧合,德国日本在历史上的差别

(2009-12-12 12:54:44) 下一个

127日,对于德国和日本来说,都是一个有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天都与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现有关,但两国事后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在美国,这是一个
耻辱日,因为就在1941127日清晨,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突然袭击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将美国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这次行动的最终结果导致了日本的彻底失败,但是直到今天,日本仍然对其发动战争、在二战中侵略、欺压和屠杀东南亚各国人们的事实死不认罪。这种态度也直接影响到直到今天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的态度。


与此做法截然相反的,则是另一个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德国(或是以前的西德)对自己发动战争的罪行丝毫不掩饰,其认罪态度与日本可谓是有着天壤之别。其中最令全世界人民震撼的,是
1970127日,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访问波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时下跪的照片。

 

图:1970127日,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 )在访问波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时下跪的照片。


这天是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Willy Brandt )一行来到波兰进行访问的第二天。按照总理访问的行程安排,这一天应该前往地处华沙的犹太人隔离区,在死难者纪念碑处为二战时遇难的犹太人献上花圈。

在迎接仪式上,联邦德国(西德)国歌缓缓奏起,周围的波兰人民抱着复杂的心态,眼中饱含着悲愤的泪水。这个歌声对于波兰人民来说不同寻常。当年,德国纳粹也正是奏着这个歌声入侵波兰,将大批波兰人和犹太人屠杀。虽然从
1945年德国无条件投降至今已有25年了,但波兰人民不会轻易忘记他们在纳粹统治下饱受的蹂躏和摧残!30年前(19399),法西斯占领波兰,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希就依照希特勒的指令下达了惨无人道的灭绝犹太人的命令--“最终方案”。德国法西斯加紧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建造大量的犹太人隔离区和集中营。其中,华沙地区的犹太人隔离区(不到城市面积4-5%)中就有占华沙人口25%以上的犹太人以及周边地区抓到的犹太人和非犹太人。最多的时候,这里关押了40多万的犹太人。在随后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这些犹太人几乎全部遇难了。

为了纪念这些遇害的犹太人,树立了这座死难者纪念碑,让历史永远不要忘记。

勃兰特走到纪念碑前,先向死难者敬献了花圈,之后肃立在高大的纪念碑前,低下头向死难者哀悼。突然,他跪倒在石碑前,并发出祈祷:
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这个场面令所有随同人员意外,就连在场的波兰官员和波兰群众也都被这个突然的举动惊呆了。各国记者也都先是惊愕地愣在那里,随后突然回过神来,拿起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第二天,这幅历史性照片震惊和感染了全世界!

这个著名的
华沙之跪为联邦德国与东欧各国重修旧好铺平了道路,也为联邦德国日后加入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勇敢的举动成为勃兰特政治生涯中的经典定格,也为他赢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其实,如果作为个人,勃兰特的战前和战时都是一直在同纳粹法西斯斗争,并遭到迫害而不得不逃到丹麦的。

勃兰特于
19131218日生于德国北部的一座海港城市吕贝克。他是一个私生子,母亲是一位售货员,生他时只有19岁。他从小就跟母亲的姓,与外祖父相依为命。这位外祖父是位社会民主党(SPD)人士,所以在他稚嫩的心灵中,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逐渐扎根了。时他成为了社会民主党的一员。

1931年,他加入了社会主义工人党,担任吕贝克地区分部主席。不久,希特勒上台,对一切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逮捕。赫伯特被迫改名为维利·勃兰特(这名字一直使用到逝世),并转入地下斗争。随着形势越来越紧张,他不得不偷渡到丹麦,开始了12年的流亡生涯。后来他又从丹麦转到了挪威,在那里继续进行反法西斯的斗争,并于1937年作为战地记者参加了西班牙内战。

1940年,德国侵入了挪威。勃兰特又转到了瑞典。在那里他加入了瑞典国籍,并仍然作为一名记者,及时报道了德国入侵挪威的情况。

战后,勃兰特回到了祖国,并恢复了德国国籍。
1957年,他当选为西柏林市市长。他 政绩卓著,受到四方的赞誉,被世人称赞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市长

图: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1959525

 

图:1962223日,西柏林市长维利·勃兰特陪同来访的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参观柏林墙。

 

1966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外交部长。1969年,勃兰特在总理大选中获胜,成为联邦德国新一届的总理。当时,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与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关系十分紧张,而东德和西德正好就处在这东、西方两个阵营的最前沿。所以,勃兰特就是要试图缓和西欧与东欧之间的关系。他的这套政策被称之为东方政策Ostpolitik - East Policy)。

 

图: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19691010

 

1970年,勃兰特出访了民主德国(东德),并在谈判基础上签订了两国关系基础条约。随后,他还陆续出访了苏联、波兰、捷克,并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历史上统称为《东方条约》的一系列条约,条约内容包括放弃使用武力、承认战后边界和领土现状、促进相互关系正常化等。这些条约的签署大大改善了联邦德国与苏联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的关系。

当然,勃兰特的这一系列政策在当时的西德仍然有不少人反对。当时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
48%的西德人民认为他的华沙之跪是在做秀,是不必要的。

 

图:德国《明镜》周刊标题:维利·勃兰特可以下跪吗?”

 

 

图:美国《时代》周刊“1970年年度风云人物197114

尽管国内的反对声很大,但做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与常人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其远见和胆识。三年后,当勃兰特接受著名意大利女记者奥莉亚娜·法拉奇的采访时,问他为什么在敬献花圈之前没有安排这个仪式,而自己却突然作了这个决定。勃兰特说:“尽管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二战期间在国外从事反法西斯的斗争。但是现在我是西德的总理,我对希特勒上台搞法西斯主义觉得有道义上的连带责任。那天早上醒来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我觉得不能只限于给纪念碑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献完花圈后,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就是下意识吧。”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

这时,勃兰特想到的是人性、良知、和公道。他是代表着德国向正义和公道下跪,向数千万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的灵魂下跪。
 

也许世界就在那一刻原谅了德国。这一跪也无疑成为人类历史中的一段光辉。也正是这一跪,让犹太人接受了新的德国。勃兰特这一勇敢的行为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勃兰特踌躇满志的时候,
1974年他因助手泄密案件被迫辞职,结束了他的政坛生涯。

辞职后的勃兰特并没有销声匿迹,仍旧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他先后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名誉主席等职。
1976年他又被选为社会党国际主席。他上任后对社会党国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修改了社会党国际章程。为社会党国际规定了三大新任务:为争取缓和与裁军而斗争,为在南北关系上建立起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而斗争,以及为人权而斗争。勃兰特还经常以社会党主席和社会党国际主席的身份访问世界各国,足迹遍及欧、美、亚、非。舆论称他为一位“和平使者”。

1992108日,著名的国际活动家、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家中溘然长逝,享年78岁。德国人民纪念他,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也怀念他。

 

图:勃兰特纪念金币

 

图:勃兰特纪念币 -- 西德的2马克硬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