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爨”字的诉说

(2009-06-16 08:20:34) 下一个




有位网友发来一幅图片,上有一“怪”字,问我是否认识。我没见过。接下来便是查找字意。因为是图片,不能用“拷 / 贴”法直接在网上查找,于是要先拆字的部首。

这字一看就知道上面是个繁体的“兴”字,中间是“林”,“林”下面是“大火”。“兴(興)林大火”: 大火上面架着“木”材,烧得“兴旺”,一看就可猜到这字与点火烧东西有关。一查,果然如此!


原来,这 字念 cuàn ( 音:窜 ), 做为名词就是 "灶"( "客传萧寒~不烟。") ,做为动词就是烧火做饭("分居各~") 。说文解字里说: "齐谓之炊"。

是周朝时的大国,在今天的山东北部 ( 南部为鲁 ) 。这说明这字来源于齐,是当地人的灶。果然,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就有一段:“许子以釜甑 , 以铁耕乎?”,意思是:“许子用釜、甑(蒸东西的炊具)烧火做 饭,用铁制的农具耕种吗?”。这段文字的结尾是我们许多人都知道的几句话:“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 天下之通义也。”意思是:“所以说:有的人 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劳心的统治人,劳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得养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要由人来养活,这是天下普遍的原则。”

字的篆文是 :

这篆字更形象:上面是" 甑" (zèng, 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如同现代的蒸锅 ) ,冂 (jiōng ) 爲竈 (zào, = “ 灶 ”) 口,廾推林内火。 这篆文对称、整齐,是非常漂亮的象形文字!也可以从中看到当时中国就已经有了非常高级的炉灶和蒸煮用器。

另一同音同意字是" 熶" , 古同 “ ” 。

也是中国的姓氏之一。中国的姓氏一般都是以封地、职位、职业,或是山川河流命名而来的。如“赵”、“郑”、“周”、“司马”、“司徒”。我猜想,这 “ ” 姓也许是某人的封邑地或是他曾经是负责御膳的厨师。如 : 人 ( 夫。厨师 ); 室 ( 厨房 ); 妇 ( 执炊的女人 ) 。

这图里在大村口墙上的字一定是指姓。

在 1500 多年前的汉末,在远离中央王朝统治的西南边陲,曾经出现过一个长达 400 多年的南中 氏地方王朝,它的势力范围包括了今云南全境、四川南部、贵州东部及越南北方部分地区。 爨 氏地方王朝统治南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云南省曲靖陆良县,爨氏王朝也修德修文,创造了灿烂的地方文化。历史书籍对这段历史少有记载,给南中爨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陆良彩色沙林西面约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打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著名的《爨龙颜碑》。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甯州刺史邛都县候爨使君之碑”。《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 458 年)。此碑高 3.88 米,宽 1.46 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 900 余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碑文追溯了 爨换 家族的历史,记述了 爨龙颜 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碑文说:爨氏的祖先,最早为颛顼,战国为郢楚,汉代为班固,至汉末“ 采邑于爨 ”,以为姓。虽其先祖先是否为颛顼、郢楚、班固,难以考查,但爨氏是中原流播南人的汉人则较为明显。

”本是蜀汉时期的南中(今云南、贵州一带)大姓之一。至于东晋,爨氏世守南中,形成地方割据局面。“爨”遂逐渐由姓氏变成民族泛称 -- “ 爨蛮 ”。隋唐之际,爨蛮分成东、西两爨:东爨在今云南省昭通、泸西、寻甸、嵩明、建水及贵州威宁一带,西爨在今曲靖、马龙、昆明、晋宁、澄江、安宁、禄丰一带。东爨的主体民族为“乌蛮”,西爨的主体民族为“白蛮”,分别演变成了今天的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第一幅图吧!

这是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 爨底下村” ( “川底下村” ), 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来,1958年简化后改“”为“川”。 相传该村祖先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迁移至此,建立韩氏家族聚居之地。这里是北京通往陕、晋和口外的要塞,繁华一时;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巨变的爨底下村,依旧保持了居民原始的风貌 -- 明清古居 , 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保存着 500 间 70 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

爨底下村: 苹果园地铁站乘 929 支线路公交车川底下路口站下车即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georgiagirl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了, 真学到了很多.
户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LoveHere的评论:

我们都猜到这字和烧火、烧东西有关,看来思路相近。
ILoveHere 回复 悄悄话 哦~~~答案在这儿啊,
学习了,张见识。 谢谢户人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