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
2022 (1)
父亲节,思念父亲,也想起了小时候与父亲同唱的那些歌。
那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可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一台收音机。年纪大的人,像我奶奶,把它称为“戏匣子”。“戏匣子”里放广播剧,播评书,报新闻,当然,也唱歌。我小时候会唱的歌大都是从“戏匣子”里听来的。
父亲也是个喜欢听歌、唱歌的人。每当他轻轻地哼唱,我就跟着唱。《红珊瑚》,《红梅赞》,《老司机》,《新货郎》,《十送红军》,《真是乐死人》,《马儿呀你慢些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是文革前的流行歌曲。爸爸会的歌我几乎都会唱。最喜欢的是与爸爸一起唱《逛新城》,特别是唱到 “阿爸耶 / 哎 / 快快走 / 哦 / 看看拉萨新面貌 / 女儿耶 / 哎 / 等等我 / 哦 / 看看拉萨新面貌、、、” 父女俩一唱一和,好不快活。
喜欢一首歌,或是因为它的曲调好听,或是因为它的歌词优美。曲调歌词俱佳的合在一起,那就是优美动听的歌。五十年代中期,电影《上甘岭》上映。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就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通过“戏匣子”迅速传进千家万户,红遍全国,经久不衰。我刚刚懂事时,听着爸爸唱这首歌,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 …” ,
听着听着,我不明白了。 问爸爸,为什么歌中唱到 “听惯了少工的耗子 ? ” 爸爸笑了,告诉我,歌词是“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听着爸爸给我解释词中的艄公,号子,白帆,那美丽的碧波帆影仿佛就在眼前。我恍然大悟,明白了此“号子”非彼“耗子。”
那时的我虽然年幼,可也觉得“耗子”之类是不可能登歌词这个大雅之堂的。可谁料想,四十几年后,我的这个理念被彻底颠覆:一曲《老鼠爱大米》通过网络迅速窜红。哈!谁说“耗子”不能入大雅之堂!不知父亲听了,会做何感想。其实《老鼠爱大米》还算是一首好听的歌,我也喜欢。如今确实还有许多新歌,曲调不易上口,歌词令人费解,可就是流行,窜红。我真是越来越落伍了。
这种与父辈们同唱一首歌的情形,在我与我的女儿们之间,似乎已经不在现了。家里的两个女儿,在与父辈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下长大,想让她们欣赏中文和中文歌曲,是很难的。反之亦然,我到了美国这么多年,听英文歌曲仍是一个大障碍,能真正听进去并陶醉于其中的英文歌屈指可数。那年,和小女儿一起看了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 Mamma Mia 》,那里的每一首歌都那么优美动听。看完了演出,买了一盘 CD 回家边听边学。小女儿见我热情高涨,也在旁边指点,陪着我一起唱。我心中高兴啊。这不是当年与父辈同唱一首歌的情景,在我和女儿身上又重现了吗?不知天上的父亲,可曾听到?
今天又是父亲节了。抄下那首 《 父亲》 , 献给在天上的父亲,寄托我对父亲的思念。 也谨祝远在中国的我的公公晚年的生活幸福快乐。
《 父亲》
那是我小时侯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于2010年6月20日 父亲节
我很喜欢“酒干倘卖无”,每次唱都有要掉眼泪的感觉。
父亲在单位挺严肃,在家里却特随和。我们几个孩子有些怕妈妈,却都不怕爸爸,都敢和父亲调皮。父亲唱歌其实就是在家里小声哼唱,音很准,词也记得清。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和翠花姐一样,每次听到《父亲》那首歌,都会情不自禁,泪眼矇矇…
看得出你和爸爸的感情非常好,你与爸爸一起唱《逛新城》,能想象出那一幕幕的温馨情景......
你爸爸唱歌一定很好听,那个年代的这些歌曲伴我们长大,好熟悉的那些歌曲名字啊!羡慕你的记忆真好~
你抄下来的那首《父亲》歌曲,也是我喜欢听的,每次听到这首歌时,都会止不住泪眼朦朦,想念离开我们三年多的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