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翻身仗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1)

(2012-04-07 17:44:47) 下一个

第107节: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7)




九月九日,得知国民党军占领诸城之后,位于胶济路以南的第二、第七纵队发动了攻击诸城的作战。谭震林决定乘敌未稳发动反击,以调动 胶东内线的敌人,配合许世友在胶济路以北的作战。十一日拂晓,二纵和七纵主力已经占领诸城城内的大部分阵地,并接近了一五七旅指挥部。眼看战斗就要取得最 后成功了,但由于攻城部队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不清楚城内战斗进展的谭震林认为敌人的增援部队马上达到,城内的攻坚作战又一时结束不了,于是下令放弃攻 击,部队撤退。

谭震林部的作战没能调动胶东的敌人,被压缩在海边的许世友必须突围自救。突围只剩了一个方向,就是与大海相反的道头方向。许世友决定,以十三纵阻击国民党军整编第九师,以九纵队实施反击作战。

与诸城的战斗一样,许世友部对道头的攻击也没有达到全歼守军的目的。不同的是,道头一战令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师向后收缩了阵地,这使得它与整编第九师之间的距离被突然拉大了。

这是许世友部突围的最后时机。——部队处在国民党军重兵合围中,身边还有五万多伤员与干部家属,大批的胶东百姓为躲避国民党军跟在部队的后面,这一切都 令许世友已经无法组织机动作战。许世友决定向敌人两军之间稍纵即逝的缝隙迅速插进去。二十二日黎明,先头部队将遭遇的整编第九师侧翼部队击溃,华东局和内 线兵团机关人员及主力部队官兵一昼夜行军一百八十里,终于进入了大泽山区。

范汉杰的胶东兵团以伤亡近一万五千人的代价,先后占领了胶县、高密、平度、昌邑、掖县、荣城、栖霞、招远、龙口、黄县、蓬莱、福山、烟台、牟平、诸城等十五座城镇。至此,共产党人失去了胶东解放区的大部分地区。

从全局而言,这是共产党军队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蒋介石认为,他亲自制定的三个战略目标:占领延安、占领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和封锁共产党军队海上交通,现在都已实现了。

这就是胶东解放区最困难的时候,毛泽东所强调的:“大约坚持一个月至多两个月,局势就会变化。”毛泽东的设想在逐步成为现实:在刘邓、陈粟和陈谢三路大 军主力跳到外线作战的同时,留在解放区内部的部队只要顽强坚持,把国民党军的主力吸引牵制住,在国民党军不得不撤出解放区回援外线战场的时候,他们的被动 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共产党军队在战争全局上赢得主动权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朗照边区胜利花

晋察冀野 战军所处的位置,是当时全国战场的中间地带。东是陈毅、粟裕的山东战区,西是彭德怀、习仲勋的陕北战区,北是林彪、罗荣桓的东北战区,南是刘伯承、邓小平 立足的大别山战区。至少在一九四七年夏秋,相对于国共两军在各战区进行的大规模战斗而言,这个中间地带显得有些平静。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一日的小河会议上,周恩来就歼敌成绩给各战区排了个队:华东、晋冀鲁豫、东北、晋绥、陕甘宁和晋察冀。这次排队对晋察冀野战军来讲很丢面子。

晋察冀野战军决心打个翻身仗改变排名最后的现状。

只是,翻身仗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耿飚等人经过反复研究,于八月十九日向中央军委上报了两种作战方案,中央军委回电同意其中的一种,即以三纵攻击北平西南部的涞 水、涿县和定兴,调动敌人主力西援;二纵和四纵进至保定东南的任丘以南地区待机,待敌人调动后,进至大清河地域歼敌。针对野战军官兵因急于歼敌而略显浮躁 的情绪,朱德和刘少奇专门打电报给杨得志,“如多次布置无效亦不必灰心,下级亦不宜说怪话,能长此灵活运用,一年内能一两次收效亦可算成功,或可大量歼灭 敌人。”


 


第108节: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8)




领受作战任务后,六日,郑维山率第八、第九两个旅抵进涞水城,当晚就发动了攻击。涞水是国民党军平、津、保三角防御体系西翼的重点 警戒据点,也是平汉铁路保定以北的一个护路要点。八旅和九旅打了一个晚上,只占领了县城外围的两个据点。一天之后再次组织攻击,只占领了县城的东南两关。

但是,对涞水的攻击调动了敌人。国民党军增援部队蜂拥而来。二十四日,部队被迫撤离战场。

涞水之战正打得别扭的时候,位于大清河以北的国民党军第十六军九十四师兵分两路渡河增援,晋察冀野战军认为战机已至,遂决定以第二、第四纵队主力和冀中 军区部队全力向其发动进攻,试图吃掉该敌收复大清河以北地区。但是,当第二、第四纵队主力渡过大清河后,发现情报有误,当面只有九十四师的一部位于昝岗和 板家窝。而国民党军第十六军二十二师主力到达霸县之后,在雄县和开口各前出了一个营,于是野战军指挥部决定改打这几处孤立之敌。敌人看似好打,攻击却均以 失利告终。

晋察冀野战军出击涞水和大清河的战斗得不偿失。战后统计,歼敌五千二百七十八人,部队伤亡高达六千七百七十八人。

聂荣臻和杨得志都向中央军委发出了检讨电报。聂荣臻认为,战斗失利的原因是“决心太厚,包围敌人过多,兵力分散,不能速战速决”。杨得志认为,主要原因是战前侦察和搜集情报不够,对敌人工事的坚固和火力的猛烈估计不足。

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回电晋察冀野战军,显示出极大的宽容,甚至嘱咐他们不必顾及配合全国战局的问题。

秋日的华北平原一片金黄。

杨得志、杨成武和耿飚日夜寻找着可能出现的战机。经过反复研究,晋察冀野战军决定再次出击保北。所谓保北,指的是涿州到徐水的那段铁路线。晋察冀部队之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攻击这里,是因为这一地段对于国民党方面十分敏感。关键是:对徐水的攻击一定要凶狠,否则无法调动敌人增援。增援的敌人可能来自两个 方向:一是徐水以南的保定,一是徐水以北或东北的固城和容城。当然,如果能够把驻守石家庄的第三军调出来加以伏击则更理想,这样不但能够打击国民党军在华 北的主力部队,还能使孤立的石家庄防御更加薄弱,为今后攻打石家庄创造条件。

徐水守军是国民党军第十六军九十四师十五团和一些地方 保安队,配有一个榴弹炮营。徐水城防经过多年修筑,防御工事十分完备,城墙上有碉堡,墙腰上还有三层射击孔,城角筑有地堡,形成了以城内钟楼为核心的严密 的火力体系。在城墙防御线的外围,宽七米、深六米的护城河里灌满了水,护城河前设置有铁丝网和大量的地雷。

十月十一日,二纵在司令员陈正湘和政治委员李志民的指挥下,迅速清扫徐水外围据点后直逼城下。

二纵队对徐水不惜牺牲、意在必夺的反复攻击,令国民党军意识到再不增援徐水就完了。

孙连仲命令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李文率第九十四军的两个师和独立九十五师各一部共六个团,在战车第三团的配合下,由高碑店、定兴,经固城南下;第十六军的两个师共四个团从新城、霸县出发,向西经容城增援。

晋察冀野战军三纵、四纵和独立第七旅等部队奉命立即插入固城与徐水之间拦截。命令要求无论飞机大炮的火力如何凶猛,各部队必须死守阵地一步不退。


 


第109节: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9)




李文深知他的部队必须紧密靠拢,绝不能孤军冒进,更不能让共产党军队寻找到分割他的缝隙,为此,他宁愿与阻击的共产党军队打成僵持 也不分兵。而这时,二纵对徐水的攻击举步维艰,伤亡不断增加,即使对城墙的突破也未能获进展,国民党守军表现出固守待援的极大的耐心和决心。

攻击和阻援都处在了僵持状态,这种状态拖延下去对晋察冀部队极其不利。晋察冀野战军迅速调整部署,决定二纵继续围攻徐水,主力则立即向平汉路以西地区转 移,引诱北路援敌西进,迫使敌人分散兵力。关键时刻野战军负责情报工作的二局局长彭富九截获了孙连仲发给罗历戎的电报,电报要第三军派一师北上保定,另一 师留守石家庄。

这一消息令杨得志、杨成武和耿飚先是大吃一惊,接着便是喜出望外。——想把罗历戎的第三军从石家庄调出来,原来只是一个奢望,现在突然变成了现实,而这意味着整个战局也许会发生重大变化。

第三军在国民党军中算是老牌部队,其前身可追溯到一九一五年护国战争时驻粤滇军序列。一九二五年八月该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朱培德任军长。从那时起,无论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如何变化,第三军始终保持着北伐时的番号,这在国民党军中独一无二。

罗历戎,四川渠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从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当见习排长开始,他就是胡宗南的部下,因此也是蒋介石嫡系军官中的一员,参加过蒋桂大战、蒋冯战争、中原大战。一九四二年升任第三十六军军长,一九四五年一月升任第三军中将军长。

第三军驻防石家庄后,罗历戎的日子很不好过。周围的县城被共产党军队一一攻占,他被迫放弃了石家庄外围据点,收缩部队固守市区和机场,准备应付共产党军 队对他的最后一击。罗历戎曾请求孙连仲派兵增援,但由于国民党军在华北的总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孙连仲对罗历戎说,现在全国各个战场都吃紧,没有多余的兵力 支援石家庄,只能再加强一个团,剩下的事就只有靠你自己了。罗历戎又向他的老上级胡宗南求救。胡宗南的部队深陷于陕北战场且至今没能寻到毛泽东,他回电罗 历戎:“增加兵力就近向北平请求,石家庄现有一军兵力如加强攻势,防守应有把握,否则只有毁灭。”罗历戎真正成了左右无援的孤军,当石家庄最后一个外围据 点正定被共产党军队攻克后,他产生了离开石家庄搬到保定去的想法。

共产党军队攻击徐水,孙连仲命令第三军北上保定增援,罗历戎所盼望的离开石家庄的机会终于来了。

罗历戎知道,在这种时候,他率部离开石家庄不是没有危险性。因为从石家庄到保定,虽然只有一百八十公里的路程,但必须通过共产党解放区。孙连仲建议用空 运的方式运兵,被罗历戎拒绝了,不是他胆子大,而是他想到了部队到达保定以后的日子。——空运可以把部队连同他自己安全地运走,但不可能把营具辎重全部带 走。到了保定,部队要什么没什么,找谁去解决?罗历戎侥幸地认为,共产党军队主力此刻正在保定北面作战,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跑到他跟前来。

谨慎的罗历戎严密封锁了部队出动的消息,一时间整个石家庄城只准进不准出。十月十五日下午,第三军出动了,所有的营具都装上大车,连私人的箱笼也被全部 带上,仅牲口大车就装载了两百多辆。罗历戎的保密工作起到了效果,第三军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石家庄整整一天之后,聂荣臻才得到了有关情报。罗历戎没有想到 的是,自己本想离开共产党军队必定要集中全力攻击的石家庄,转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带去,结果他的出动使第三军这支历史悠久的部队遭遇灭顶之灾。


 


第110节: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10)




在空旷的乡村土道边,杨得志、杨成武和耿飚三个人蹲在地上看地图。他们心里很清楚,部队必须停止西进,立即掉头向南,在运动中将罗历戎部歼灭。问题是战场应该选择在哪里?

耿飚选择的战场名叫清风店。

杨得志、杨成武和耿飚仔细地计算了敌我双方的行军速度,因为新乐到清风店一路都是解放区,罗历戎部晚上不敢行军,他们携带着辎重和家眷,每小时能走五公 里就不错了。如果再有解放区内民兵的袭扰,他们的行军速度定会被严重迟滞。杨得志、杨成武和耿飚的计算结果是:晋察冀野战军主力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走完一 百二十五公里左右的路程,必须赶在罗历戎的前面到达清风店地域。

耿飚蹲在地上起草了作战命令:除了攻击徐水的部队不动外,其余各部立即掉头南下,不惜一切代价赶往方顺桥以南的清风店。

由于没有电台,参谋们骑马飞奔附近的部队,然后采取接力的办法传递命令。参谋们出发前,耿飚只强调了一个字:快!

杨得志、杨成武和耿飚身边只剩下一个叫余震的作战参谋和三名警卫战士。他们开始骑马狂奔,一天一夜滴水未进,于十八日拂晓到达保定东面的一个小村庄,开设了野战军指挥所。

政治委员杨成武开始起草战斗动员令。数十年之后,这个动员令依旧令当时的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记忆犹新,他认为这个动员令写得“气势磅礴,火药味浓,鼓动性强,似乎千军万马就在眼前”:

一、集中一切兵力、火力,猛打!猛冲!猛追!发挥三猛战斗作风。狠打、硬打、拼命打,毫无顾虑地冲垮敌人!包围敌人!歼灭敌人!

二、不顾任何疲劳,坚决执行命令!不顾夜行军、急行军!不管没吃饭、没喝水!不管连天、连夜的战斗!不怕困难!不许叫苦!不许怠慢!走不动也要走!爬着滚着也要追!坚决不放跑敌人!全体干部以身作则,共产党员起模范作用。

……

二纵四旅原来的任务是攻打徐水,之后奉命到容城一线去打阻击,然后又奉命撤离战场向西转移,现在的命令是不惜一切向南奔袭。这种急行军的状态已经持续了 八个昼夜,杨得志站在路边喊:“能坚持住吗?”官兵们回答:“胜利就在咱的大腿上!”九旅二十五团一营三连也已连续作战行军七个昼夜,连队向南奔袭后不 久,有的战士跑着跑着睡着了,因而扑通一声倒在地上。干部们只好队前队尾地来回跑。这不是平常的行军,不能顾及出现掉队,跑不动跟不上就不管了,让后面的 官兵收容,能带上几个就带上几个。也不管什么建制了,跑得最快的战士放在全连的最前面,跑得最快的连放在全营的最前面,跑得最快的营放在全团最前面。

继续向南,绕过保定,就进入解放区的地盘了。天大亮的时候,官兵们眼前出现的景象让他们又惊又喜:乡亲们早就为部队做好了饭。“沿街两侧摆满了粗瓷大 缸、陶瓷小盆、柳条编的挎篮、苞米叶子织的箩筐,农家所有盛食物的家什全摆开了,里面盛着新出锅冒着热气散发着油香的葱油饼、红皮沙瓤的红薯、香喷喷的烫 面包子、不凉不烫的茶水、冒着腾腾热气的盐茶鸡蛋以及花生、核桃和红枣。”杨成武回忆说,“真难以设想,他们是以什么样的速度准备好早餐的,因为从冀中军 区到基层,中间隔着那么多层次,就是把消息传到村一级,也得几个钟头啊!”


 


第111节: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11)




杨得志和杨成武遇到了冀中区党委和行署支前指挥部的吴树声,他们对这位共产党的地方干部印象极其深刻。吴树声说:“区党委书记林铁 同志让我转告野司首长,冀中两千万人民决心做到,前线要什么,我们有什么,部队有什么要求,我们保证做到!”吴树生果然说到做到,仅仅一夜之间,冀中地区 组织起支前民工十万,担架一万一千副,牲口九千六百头,大车三千四百辆,成千上万的支前百姓跟随在共产党军队的后面,连绵百里,浩浩荡荡。

杨得志接到情报:罗历戎已经接近定县。

史料显示,直到被包围的时候,罗历戎对共产党军队的动向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可共产党军队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共产党军队拥有数量众多的耳 目,农民们给杨得志送来的情报内容丰富得五花八门:罗历戎部队的宿营位置,张三李四家各住了多少兵、炮架在了村东还是村西,士兵手上拿的什么枪,中午吃的 是什么饭,做饭的锅看上去有多大尺寸,长官坐的小汽车停在谁家的院子里,大部队是几点出发的、走的是哪条路以及现在走到了哪里。

十九日,罗历戎自定县向清风店方向继续北进,中午,部队渡过唐河。下午的时候,他接到飞机接连投下的两封信件,信件的内容是一样的:“我们发现共军大批密集部队南来,距你们很近,请第三军紧急做战斗准备。”

罗历戎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无法理解所谓“共军大批密集部队”是从哪里来的。紧接着飞机又来了,空投下大量的弹药和饼干,这一下罗历戎觉得真的不妙 了。他命令部队进入清风店附近的南合营、高家佐、东同房、西同房、东南合村、西南合村、小瓦房等二十多个村庄内,紧急构筑工事准备作战。同时,他急电北平 行辕李宗仁和保定绥靖东署孙连仲派兵支援。

此时,虽然双方都无法确定对方的具体位置,但共产党军队以惊人的行军速度赶在罗历戎之前 到达了清风店战场。到达战场的部队没有在预定位置发现敌人,战后才知道杨得志他们把罗历戎的行军速度计算快了。没有发现敌人的先头部队一个村子、一个村子 地向前搜索,摸索了十几里后与罗历戎的部队接火了。

驻扎在保定的孙连仲得知罗历戎部遭遇共产党军队后,也有点想不明白。也许共军不 是仅仅冲着罗历戎的第三军来的,很可能是想攻打他的保定。所以,如果出动主力增援,保定就成了一座空城,这岂不正中共军的诡计?于是,接到罗历戎的请求 后,孙连仲并没有马上派兵,而是派空军出动飞机对南下的共产党军队实施轰炸和扫射。

十九日晚,晋察冀野战军将罗历戎所在的村庄包围。

二十一日,战斗进入白热化。孙连仲乘飞机飞临战场上空,这里距离清风店只有一个小时的汽车路程,蒋介石在电报中训斥孙连仲无能,命令他必须全力增援第三 军。飞机上的孙连仲一面骂罗历戎突围不利,一面埋怨李文指挥不利。但是,被共产党军队封锁的道路就是无法打开。三纵第八旅死死地卡在南下的道路上,敌人枪 炮猛烈,阵地上硝烟弥漫,白天被遮蔽得如同黑夜。在国民党军攻击部队的后面,数百辆汽车上坐满了官兵,只等道路被打通后向第三军被围困的村庄急驰。

在清风店的西南合村里,罗历戎有点熬不住了。他用报话机直接向孙仲连喊话,说这里没有饭吃,如果援军再不来,他就准备自杀了。孙仲连回答说,只要再坚持两昼夜,援军必到,那时第三军就可以为党国立大功了。


第112节: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12)





二十二日凌晨,晋察冀野战军对清风店的总攻终于开始了。西南合村遭到空前猛烈的炮火袭击,然后就是从村庄四面响起的杀声。罗历戎跑到第七师指挥所,在那里他换上了一套士兵军服,然后与李用章师长一起向西南方向逃窜。

罗历戎没逃出多远,就被共产党官兵俘虏。罗历戎立即要求见聂荣臻。身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他曾是时任政治教官聂荣臻的学生。

聂荣臻对罗历戎说:你愿意留下,我们提供学习机会;愿意回家,我们放你走。但是,不管留下还是回家,都要认识过去的罪行。

罗历戎留了下来。经过十二年的关押,一九六〇年冬被特赦。后任全国政协任文史专员。

清风店一战,晋察冀野战军以九千一百九十二人的伤亡,俘敌一万一千零九十八人,毙伤敌六千一百五十五。聂荣臻说:“这次歼灭战打得很干脆,从军长到马夫没有一个逃跑掉。”

打倒蒋介石才有饭吃

将米糠、秕谷、瓜菜和几把碾压成片状的黑豆,加水熬煮,就制成了当地叫“糠菜糊糊”的粥状食品。沙家店战役后,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主要依靠这种食品充饥。

一九四七年夏秋以来,陕北先旱后涝,庄稼严重歉收。贫瘠的土地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也养活不了当地百姓,天候稍微有些变化便会导致饥馑遍地,更不要说供养军队了。于是,是否有粮食,决定着西北战场上数量不多的共产党军队能否打仗、打什么规模的仗和仗打得怎么样。

八月三十一日,彭德怀致毛泽东电:“本世(三十一日)以备战伏击姿态,积极筹带两天粮食,半月以来给养不定,艳(二十九日)遇雨,有些疲劳现象……”

九月三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敌人南进甚快,如东三县有粮,又有歼敌机会,则打一二仗再出去也好……”

九月四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如粮食情况许可,请考虑在九里山地区歼灭九十师一部……”

九月十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延长一带有粮,利于我军在此地区寻机灭敌。”——作战地区有粮食甚至比有敌人还能鼓舞战斗力。彭德怀立即决定,向陕西北部靠近黄河的交口地区开进,在关庄、岔口一带阻击胡宗南部主力。

持续六天的阻击作战,毙伤敌人三千三百余人,自己伤亡一千五百零三人。

此时,毛泽东已在朱官寨停留快一个月了,他住在村边的一孔窑洞里。令人惊异的是,整日以糠菜糊糊餬口的毛泽东,此时却以飞扬的思绪和高涨的斗志,亲自撰写了一篇又一篇充满才智与激情的妙文。

因为朱官寨距国民党军盘踞的榆林很近,同时又难以搞到粮食,在佳县的县委书记张俊贤的建议下,九月二十三日,毛泽东一行又南又向西,转移到佳县境内的神泉堡。

神泉堡村坐落在佳芦河以南,依山傍水,东面是条大川,南面有条又长又深的沟,全村只有三十多户一百五十多人,十分宁静。在这里,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

本军是中国人民的军队,一切以中国人民的意志为意志。本军的政策,代表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主要有如下各项:

(一)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及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第113节:第六章 朗照边区胜利花(13)




(二)逮捕、审判与惩办以蒋介石为首的内战罪犯。

(三)废除蒋介石统治的独裁制度,实行人民民主制度,实行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项自由。

(四)废除蒋介石统治的腐败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

(五)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及陈立夫兄弟等四大家族及其他首要战犯的财产,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改善职工生活,救济灾民贫民。

(六)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乡村田地,由乡村人民按照人口及田地之数量质量,平均分配使用,并归其所有。

(七)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及自由加入中国联邦的权利。

(八)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否认内战时期蒋介石所借的一切外债,要求美国政府撤退其威胁中国独立的驻华军队,反对任何 外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和使日本侵略势力复兴,和外国订立平等互惠通商友好条约,联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周恩来说:“在去年七月就提出打倒蒋介石,行不行?还不行。当时提的口号是武装自卫,还不能公开提出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因为当时主客观条件还不具备。” 现在为什么可以提而且必须提?“因为在全国他还占有四分之三的土地、三分之一的人口。只有战略进攻,才能彻底消灭他。口号一提出,战争行动就要配合,就是 全国性反攻,就是打出去,突破解放区的界线,我们的行动是为实现这个口号的。”

下一步如何作战,王震建议挑选国民党军物资储存丰富的城镇打,以便解决部队急需的粮食和过冬的棉衣。十月十三日,王震、王世泰致电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并告中央军委,决心从韩城北上攻打宜川。

宜川并不好打,因为这座县城是国民党军封锁陕北的重要堡垒,多年以来始终驻有重兵把守,城防工事轮番扩大加修,县城内外堡垒层层叠叠,外壕、鹿砦异常坚固。

部队官兵对打宜川也顾虑重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保卫延安以来连续作战,部队已经相当疲劳,粮食严重短缺,伤亡还没有来得及补充,许多连队只有二三十人,最多的也不过四五十人。

打下物资丰厚的县城,解决部队急需的粮食弹药,这对王震来讲是头等重要的事。

十月二十日晚,二纵和四纵对宜川的攻击开始了。

王震集中了所有的火炮轰击掩护,他在炮兵阵地上挽起袖子亲自操炮。接着,王震又跑到独立第四旅十四团,与官兵们一起射击冲锋。政委杨秀山战后回忆说,“他到十四团,趴在那里射击,那真是冒险啊!可是谁把他也没办法。”

宜川打下来了。

国民党军增援部队由延安向宜川急促赶来。由于没有战机可寻,王震决定四纵撤往固临地区休整,二纵东渡黄河进入晋南。缴获的大量弹药都给了四纵,这支新组建的部队顿时装备了起来。

就在第二、第四纵队在黄龙作战的同时,西北野战军内线部队第一、第三纵队开始了对延长、清涧地区的攻击。十月四日,他们包围了清涧县城。

清涧是榆林至延安公路上的要点。守军为国民党整编七十六师。

整编七十六师是国民党中央军嫡系部队,现任师长廖昂。胡宗南占领延安后,该师奉命驻守延长、延川和清涧一线。发现自己被围之后,廖昂向胡宗南建议放弃清 涧,让整编七十六师转移到绥德,与驻守在那里的整编三十六师一六五旅会合。胡宗南不同意。廖昂又提出,驻守绥德的一六五旅南下,驻守瓦窑堡的七十二团西 进,重兵集结于清涧共同防御共产党军队的进攻。这下胡宗南火了,指责廖昂是在有意为彭德怀创造打援的机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