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野战军作战力量及沿革:第38军 zt
(2012-04-05 23:19:56)
下一个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l纵队。该纵队是一支以中国工农红军为骨干发展起来的部队。
该军第334团的前身为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成功后组成的红5军之一部,长征到达陕北时其番号为红1军团第4师第10团。其第338团的前身为1932年11月吴焕先、王平章重建的红25军的第75师之一部,长征到达陕北时其番号为红15团第75师第223团。1937年8月,这两个团分别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6团第1营、第344旅第688团第1营。该军第335团和第337团的前身为以红军干部、骨干组成的八路军第343旅第685团新2营和第343旅补充团。
抗日战争初期,上述部队在晋冀豫地区艰苦转战。1939年起先后进入山东和苏北地区。尔后,即长期战斗在苏北、鲁南、滨海战场,发展为山东军区之第4、第6、第13、第23团。1945年8月,第6、第13团与滨海军区独立第3团合编为山东解放军第l师;第4、第23团与滨海军区独立第1团合编为山东解放军第2师。这是第38军两个师的前身。第38军另一个师的前身,是由山东军区滨海支队与部分地方武装于1945年8月组成的东北挺进纵队大部。在抗日战争中,这些部队分别参加过平型关、汾(阳)离(石)公路、陆房、白彦、陈道口、郯城、赣榆等大小战斗共700余次,毙伤浮日伪军4万余人,涌现出“郯城战斗模范连”、“何万祥连”、“安东卫连”等许多英雄单位和张桂林、何万祥、钟家全等大批英雄人物。
1945年9月,山东解放军第1、第2师和东北挺进纵队开赴东北。到东北后,山东解放军第1、第2师分别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直属第1、第2师;东北挺进纵队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遂往返于沈阳、通化、吉林、长春、法库等地,进行了上下汲台、秀子河子、金山堡、四平、拉法、新站等追剿匪伪的战斗和对国民党军队自卫作战。
1946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直属第1、第2师和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部分部队,‘在吉林敦化地区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以第7纵队领导机关为其领导机关,万毅任司令员,李作鹏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梁兴初任副司令,周赤萍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原东北民主联军第1、第2师改称为第1纵队第1、第2师;原第7纵队第19旅和第20旅第58团改编为第3师。第1纵队组成后,参加了三下江南、四战四平、辽西会战、攻占沈阳等战役。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解放军,第1纵队番号不变。1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属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建制,李天佑任军长。梁必业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曹里怀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原辖第1师改称第112师,江拥辉任师长,黄玉昆任政治委员;第2师改称第113师,贺东生任师长,王树君任政治委员;第3师改称第114师,刘贤权任师长,方国安任政治委员。同时将辽北军区独立第10师拨归第38军建制,改称第151师,赵东寰任师长,蔡明任副政治委员(政委未任命)。这时,第38军已有近5万人,并有了炮兵、工兵和汽车部队。第38军在平津战役中,担任主攻天津的任务,最先突破天津城防并攻占金汤桥(今解放桥);歼国民党军2.7万余人,活捉了国民党天津防守司令兼警备司令部司令陈长捷等5名将官。随后进军中南,参加宜(昌)沙(市)、湘西南、广西等战役。第114、第151师还配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滇南战役。滇南战役后,第151师拨归广西军区建第114师回师湘西,参加剿匪作战。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第38军进行主要战斗170余次,转战黑、吉、辽、热、冀、津、鲁、豫、鄂、湘、桂、黔、滇等13省市,解放大小城市100余座。涌现出“全面模范连”、“四平突击队”、“神勇突击连”、“李文才连”、“天津战役三好连”、“芦溪战斗模范连”、“进军广西战斗模范连”、“进军滇南战斗模范连”等195、个英雄模范单位和曹纬、王西兰、李文才、白玉清、郭守德、卢锡勤、丛贵、崔永峰、李秀灿等628名英雄模范。
1950年10月,第38军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第38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第38军从朝鲜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