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也有:Zt :贸易战争:斯巴达军国主义的复活
(2011-09-13 21:08:52)
下一个
贸易战争:斯巴达军国主义的复活zt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具危机意识的国家,美国也是在战胜危机中不断走向富强的国家,这就是令世人不能不叹服的“美国精神”!因此,危机才是美国发展的原动力,敌人才是美国继续走向成功的“兴奋剂”。所以,美国需要危机,美国需要敌人。只有不断制造新的危机和敌人,美国才能继续保持创新激情的亢奋,也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强大走向更加强大。这就是今天全球“货币殖民”时代的动力机制,这就是“美元帝国”独霸世界的核心奥秘!
“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这是世界对美国文化的误读,也是美国所蓄意制造的文化迷雾。事实上,这个“老欧洲”创造的殖民地“新生儿”,不仅承传着西方“文艺复兴”的文化基因,更是古希腊商业城邦“斯巴达军国主义”的“转世托体”。那个奴隶制时代商业城邦的“斯巴达军国主义”,与今天全球“货币殖民”时代的“贸易战争”,都是以武力护航的市场扩张和对利润与财富的贪婪攫取。所谓“文明的冲突”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仅仅只是“商业利益冲突”的含蓄表达与战争借口。利益与利润,才是斯巴达式“美元帝国”战争炮口永远所指的方向!
我们不妨先看两条相关时讯,然后再继续讨论。
【1】美国各路总统候选人为赢得民心纷纷拿中国开涮
据环球网2011年9月11日消息,法新社9月11日报道,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活动逐渐升温,各路政见不同的候选人近日纷纷拿中国开涮,在利用选民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上做起了文章,并取得某种“一致”,目的是为了增强美国选民对其有关专利法改革、债务缩减和总统大位的支持。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近期“扎堆”指责中国的政治活动中起着领导角色。他7日警告说,美国破碎的基础设施威胁着其“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因此他出台数千亿美元计划来降低失业率。为了挽回选民对其持续低落的支持率,增强其连任前景,奥巴马当天在一次形似竞选活动的集会上发表演说,称“难道我们就要退让,看着中国建设更新的机场和更快的铁路吗?”
无独有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5日也打着类似的竞选口号,将所谓的“带有挑战性的”中国“操纵汇率”和“猖獗地窃取美国知识产权”作为他经济计划的“奠基石”。这位曾为马萨诸塞州州长的候选人进一步说:“我对挑起同中国的贸易战没有兴趣,但是我不能接受目前我们在贸易中(向中国)屈服。”
共和党众议员亨萨林指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因此他要求美国10年内减少1万亿美元的债务。他说:“仅从支付的利息来看,我们正让中国每周能购买两架喷气式战斗机。”他还反问道:“我们是否有公共责任来应对和处理这种警告,以击溃对我国的任何威胁。”而针对美国国防预算遭缩减一事,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肯伊警告说,这将导致美国军力“被挖空”。他还表示9月末将率领一些议员前往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讨论对中国军力增长的担心。
报道称,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还引发美国议员要求奥巴马政府将专利法扩展到互联网时代,并鼓励高科技创新。这种措施的倡议者之一、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拉玛尔·史密斯日前发表声明警告说,美国需要这么做,因为“预计今年中国将首次超过美国和日本,在总量和基本数量上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专利发表国”。
【2】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称发生9·11事件是历史必然
据环球网2011年9月11日报道,日本新闻网9月11日消息,日本最大在野党自民党干事长石原伸晃日前谈到发生在10年前的美国“9·11”事件时表示,“发生这样的事,是历史的必然”。
石原是在10日的一次讲演中发表这样的言论的。他当天在青森县弘前市的自民党众议院议员的一次集会上说:“(9·11事件)是伊斯兰世界对长期以来遭受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统治的反逆,发生这样的事不正是历史的必然吗?”之后,石原就自己的发言作出解释说,这是一种历史的解释,而不是在肯定恐怖行为。石原伸晃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长子,担任过日本交通国土大臣等重要职位,被认为是将来日本首相的重要候选人之一。目前他在自民党内是第二号人物。
【3】网闻博评:“发生这样的事,是历史的必然”
“发生这样的事,是历史的必然。”仅仅作为“一种历史的解释”,日本最大在野党自民党干事长石原伸晃的这句话,还可以解释很多“历史的必然”。譬如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膨胀与对外侵略扩张,包括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由此可见,假若日本军国主义再次复活,同样会招致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今天,日本人能够认识到这种历史的必然逻辑,并给美国“现身说法”,规劝美国幡然醒悟悬崖勒马,这或也是血的教训换来的进步。而假若美国能够以日本为前车之鉴,那可真是善莫大焉!
不幸的是,美国还依然在寻找对手,还依然在制造假想敌。更不幸的是,美国将假想敌目标的靶心,越来越锁定在中国。其实,60多年来,从美国对“藏独”势力的支持,到对“台独”和“疆独”势力的培植,直到对中国业已形成的“满月形”军事包围圈,乃至到美日韩的黄海东海军演及美菲美越南海军演,“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早已昭然若揭。
与此同时,在“坚船利炮”威慑护航下,用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给中国布设“资本丛林法则”的“口袋战”。待中国接轨进入“经济伏击圈”后,便不断制造“贸易战争”借口,得寸进尺地威逼中国妥协退让,以获取其最大的“垄断暴利”。这就是“货币殖民”时代,“美元帝国”对中国几十年来“毫不动摇”的长期战略。你要和平发展,那你就得作为“世界工厂”,就得给美国“打工”,就得给“美元帝国”上交“和平红利”,就得把你的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子币”。也就是,所谓在“美元帝国”市场经济“国际惯例”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否则,你就是“操纵汇率”,你就是“威胁世界和平”。不管是驴党还是象党,在私人资本垄断寡头集团“一元化”领导下的美国政客,始终演唱的就是这同一个剧本。
因此,“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活动逐渐升温,各路政见不同的候选人近日纷纷拿中国开涮,在利用选民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上做起了文章”,这一点都不奇怪,而且也同样是“历史的必然”。
在私人资本垄断寡头集团的操纵下,西方世界的军国主义,最后都会燃烧成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的“集体疯狂”。包括历史上的德国纳粹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也包括美国“民意”曾对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及利比亚战争的支持。“民意”屡屡这样被操弄,这就是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普世价值”。
可事实上,对利润与财富的贪婪攫取,才是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的真谛。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引发希腊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新生的“美元帝国”玩火燃及西方文明的“精神故乡”,这莫非也是“历史的必然”?
【4】“美国精神”:刨根问底到希腊
“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精辟剖析。列宁也多次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策源地,而垄断则是帝国主义战争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可见,资本主义与军国主义战争,从来就是一对孪生体。作为欧洲人的马克思和列宁,对资本主义的深刻体察和预见,早已给全世界人民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警示。出于对利润与财富的贪婪攫取,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必然走向市场垄断和世界垄断。而垄断专制则必然导致社会体系失衡和经济危机,进而引发从贸易冲突到兵戎相见的世界战争。从“一战”到“二战”,从“科索沃战争”一直到现在的“利比亚战争”,这些都是历史与现实的明证。
那么,这“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主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而深层次来看,则应是一个社会文化学问题。再更深层来看,就是一个阴阳相形有无相生的辩证哲学问题了。
对此,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式的老生常谈,以及现代市场经济学的传销式瞎忽悠,其实都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因为,人不是经济动物,也不是政治动物,更不是市场供求与现代工业生产流水线上一个冰冷的机器零件。所以,脱离人的社会文化传统和精神心理条件去谈经济论政治,难免还是会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象。当今世界对“美元帝国”的误读,以及对资本主义本质的失察,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西方文化根源的剖析。
如果以新的文化视角来观察,从两三千年前斯巴达军国主义,到今天的全球“货币殖民”时代的“美元帝国”,古老的希腊式奴隶制文明依然在延续。所谓的时代进步,也只是体现在物质技术层面的变化。具体来讲,就是随着生产科技手段的改进,社会经济活动的产业形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奴隶被奴役的方式,也同样在不断创新。于是,奴隶的身份与称呼,逐渐从“农奴”和“工奴”,演变为现在的“钱奴”。而所谓“钱奴”的主人,就是掌握金钱偶线的资本家。最高等级的奴隶主,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金融资本垄断寡头。而古希腊商业城邦奴隶主贵族的残暴和贪婪,以及斯巴达式军国主义的文化基因,也依然始终在西方文明的血液中流淌。
正是因为这种“钱奴”意识的根深蒂固,使得我们过于拜金拜物,也过于看重和夸大了社会物质技术层面的进步,从而形成了所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构式惯性思维。甚至,还进一步走入“科技迷信”的历史编程,即所谓冷兵器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及网络信息时代。
奴隶就是奴隶,不要以为换了个信息时代的“钱奴”新“马甲”,就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以文化视角来看,古老的奴隶社会并未终结,世界至今还依然处在斯巴达式“美元帝国”的奴役之下,这种对历史教科书的颠覆式观点与发现,才是奴隶们真正精神觉醒的新开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开首句。这句歌词,绝不是文学性的比喻,而是写实性的呼唤民族觉醒的警钟长鸣!
【5】欧洲的“文艺复兴”与斯巴达军国主义的复活
按照世界历史教科书的流行说法,现代西方文明的直接源头,是起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由此,欧洲人才打破了基督教神权专制的精神枷锁,开始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那么,这个“文艺复兴”的精神源头又在哪里呢?就在古希腊文明的废墟里。具体来讲,就是古希腊奴隶制时代的商业城邦文明,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斯巴达军国主义。正是这种商业性物欲贪婪的军国主义精神,启迪和鼓舞着“老欧洲”最后走上了“坚船利炮”征服世界的航程。这个自15世纪开始的“世界地理大发现”壮举,便催生了现代资本主义及其世界殖民体系,直到当今全球“货币殖民”时代的“美元帝国”。
那么,这个斯巴达军国主义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史料记载,古代希腊200多个城邦中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就要数雅典和斯巴达。斯巴达城,位於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欧罗塔斯河的西岸,地处战略要塞,三面环山,扼守着泰格特斯山脉。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一批叫做多利亚人的希腊部落,南下侵入拉哥尼亚,他们毁掉原有的城邦,在这里居住下来,这就是多利亚人的斯巴达城。斯巴达人,就是指来到这里的多利亚人。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曾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
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是奴隶主贵族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斯巴达人实行“二王制”,两个国王只有在打仗时才拥有无限的权力,一个国王充任统帅,一个国王留守国内。平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30个人组成的“长老会议”决定。有5个执政官协助国王处理政务。一切有关城邦的重大事务,均由长老会议作出决定。然而,名义上还要由公民大会通过,方可有效。
斯巴达社会分为3个等级,最高等为斯巴达人:城邦中的全权公民,完全靠剥削奴隶劳动生活,为斯巴达国家的统治阶层;其次是“边民”:指被征服的边区城市居民,为自由民,在本地有自治权,但是没有斯巴达城邦的公民权。主要务农,也有的从事工商业;最下层为“黑劳士”:指斯巴达城邦所有的农业奴隶。
为了镇压人数众多而又反抗性很强的黑劳士奴隶,斯巴达城邦规定了严格的公民军事训练制度。斯巴达人在对外征的过程中,把原有的居民变成奴隶,称作希洛人。公元前8世纪中叶,由于斯巴达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和人口增加,为了解决土地不足,斯巴达人一方面向外殖民,另一方面向邻邦美塞尼亚发动了长达10年的战争,最后将多数美塞尼亚原有居民变成奴隶,并为希洛人。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每年将一半以上的收获缴给奴隶主,自己过着半饥半饱、牛马不如的生活。希洛人作为所有斯巴达人的公共财产,个别斯巴达人无权买卖希洛人,但可以任意伤害希洛人。在节日里,斯巴达人常用烈酒灌醉希洛人,把他们拖到公共场所肆意侮辱。希洛人即使没有过错,每年也要被鞭笞一次,目的是要希洛人记住自己的奴隶身份。
对希洛人的残酷镇压是国家首要和经常的任务。每年监察官上任,首先举行对希洛人的“宣战”仪式,然后派遣斯巴达青年到希洛人住地,对希洛人进行集体的搜捕和屠杀。这种屠杀制度,名叫“克里普特”,意为秘密勤务。为了维持一支强大的镇压希洛人的军事力量,斯巴达国家在斯巴达人中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在斯巴达,婴儿刚出生,就需长老检查,健壮者抚养,体弱而畸形者丢弃。男童自7岁起即集中起来受严酷锻炼,18岁至20岁须受军事教育并参加屠杀希洛人的活动。他们从20岁起正式成为军人,30岁结婚。绝大多数时间住在军营里,出操、参加公餐,直至60岁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妇女也从事体育锻炼,目的在于生育出健壮的后代。
在军事训练同时,斯巴达人还向儿童灌输斯巴达人高贵、希洛人低贱的观点。教官常在儿童面前任意侮辱和鞭打希洛人,甚至带他们参加“克里普提”活动,直接屠杀希洛人。斯巴达妇女很勇敢和坚强,她们不怕看到儿子在战场上负伤或死亡。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荣战死被别人用盾牌抬回来。
斯巴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实行对外扩张。公元前546年斯巴达进攻亚哥斯,夺取了塞里亚提斯平原。从此,除亚哥斯、阿卡地亚北部和阿卡亚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各邦都接受了斯巴达的领导,组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这个同盟,被希腊人称为“斯巴达人及其同盟者”,充分表明了斯巴达在这个组织中的霸主地位。同盟规定斯巴达有权召集会议,其决议虽须经大多数入盟国同意后始能生效,但实际上由斯巴达操纵一切。同盟还规定对外作战时,各邦必须提供一定兵力和军费,由斯巴达指挥。伯罗奔尼撒同盟是斯巴达控制加盟城邦的一种形式,凭借这个同盟,斯巴达常常干预希腊各邦的内政,充当了维护希腊贵族政治的堡垒。
西方人所称的“文明冲突”,最早便是发生于亚欧文明板块交界地区的“希波战争”。公元前549年,波斯一代英雄居鲁士统一伊朗高原,并灭亡了刚刚兴起不久的新巴比伦王国。到了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埃及、西北到达欧洲巴尔干,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疆域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时,波斯帝国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对手,也是西方文明的象征希腊。于是,就有了漫长的希波战争。斯巴达人在波希战争中曾任希腊诸邦盟军统帅,与雅典等邦联合反对波斯的侵略。
公元前480年爆发与波斯和希腊之间的萨拉米斯海战,是整个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在此以前,希腊方面始终处于防守地位。此战后希腊转入全面反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
公元前464年大地震后,黑劳士乘机起义,为了挽救危局,斯巴达一度求助于雅典。公元前404年,在波斯的帮助下,斯巴达打败雅典,成为延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利者和全希腊的霸主。但由于斯巴达公民内部贫富分化加速,失去土地和公民权者日增,社会体制趋于瓦解,公民兵日益削弱。在称霸希腊不久,斯巴达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其后再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从此走向衰亡。公元前192年,斯巴达沦为罗马共和国的领土。公元396年,斯巴达城被哥特人毁灭。
罗马帝国作为欧洲文明的继承者,更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古希腊文明野蛮专制的军国主义传统,而逐渐遗失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商业精神。千年以后,经过“文艺复兴”,当古希腊文明中的商业精神与军国主义精神再次“双剑合璧”时,欧洲人才终于开创出了一个新的斯巴达式全球殖民时代。
此后,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灭绝性屠杀,到对非洲的征服及贩卖“黑奴”,直到今天“美元帝国”以“货币殖民”方式对世界人民的奴役与剥削,难道这里面都没有古希腊斯巴达军国主义的影子吗?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盟军”,这难道仅仅是西方文明的历史巧合吗?从斯巴达奴隶制贵族专政的古代“公民民主”,到资本寡头集团专政的现代“公民民主”,这难道没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再从古代商业城邦的殖民贸易到现代市场经济的世界贸易,从斯巴达的“崇尚武力”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难道这不都是千年历史的穿越剧吗?
历史的不幸在于,今天斯巴达式军国主义的“美元帝国”,已经将靶心死死锁定在了中国。而历史更大的不幸在于,中国人还竟然以西方的“货币殖民”体系为世界市场经济的先进,并还梦想着与“美元帝国”和平双赢!
【6】鉴古往而知兴替,让历史告诉未来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前的《文化反思:谁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报告主席:我们现在终于有钱啦!》及《贸易战争:从贩卖奴隶到“货币殖民”》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回望来路,从“向钱看”争先富,到接轨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到形成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再到贫富两极分化和“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现在的美债危机和“输入性通胀”危机,我们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大蛋糕”,却原来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顶多,只算是给救美国救欧洲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贡献。
为何会这样呢?难道我们不正是从“向钱看”开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货币真当成了自己的财富吗?可到头来,自己真金白银的物质财富,却被“虚拟”给了西方富国,而自己仅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来很美”的数字和不断贬值缩水的纸钞!现在,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输入性通胀”危机,还看不到尽头。与其说这是以“东莞模式”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倒不如说是“向钱看”的思维模式已经陷入绝境。拜物拜金,反而失财。自私自利,反倒自损自残。
拜金拜富,就得学习世界上最富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接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买办精英通过世界舆论大合唱,顺着中国人“向钱看”争先富的“求学”愿望,又循循善诱地给我们送来了“科技崇拜”、“市场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价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这里面最核心的教义,还是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简称“市场经济”。
于是,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全球财富盛宴狂欢中,世界经济繁荣景气时,贫穷的中国人以血汗劳动供养美国和西方富国消费。而当经济景气低迷危机海啸来临时,遭受“血汗钱”缩水蒸发和“输入性通胀”打击最惨重的,还是贫穷的中国人。穷国供养富国,穷人供养富人,这究竟是哪门子的“国际惯例”和“普世价值”?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敌人的视而不见与宽容,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我们今天实现危机突围的出路,同样需要回归到历史的起点上再出发!
关键字: 市场经济 美债危机 普世价值 私有化 贸易战争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分享到:
乌有之乡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wyzxwyzx
手机便捷浏览乌有之乡:http://wap.wyzxsx.com http://3g.wyzxsx.com
Fr:我市公社小社员:link: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9/26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