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同意:)。你好:),送一个红军故事帖:),

(2011-06-30 23:30:53) 下一个
Zt 红军石刻的启示




红军石刻的启示


李立中 

    

    在四川省东北部的巴中、广元、达州等地,红军当年留下的石刻标语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3000多幅。这些刻在悬崖峭壁、要隘渡口、农村院落等处石头上的文字通俗易懂、铿锵有力,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对今天开展政治宣传工作也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有一篇《川陕苏区红军石刻赋》这样描述红军石刻:“高悬于危壁之上、群山之巅,低刻在道路之侧、溪河之畔;遍写于关隘渡口、荒野莽原,深入到祠堂庙宇、街道村院。”红军石刻的内容和形式,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和红军的中心工作。从内容讲,有宣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打倒帝国主义及国民党政府的;有宣传红军性质、任务的;有宣传土地革命的;有扩大红军和支援前线的;有宣传妇女解放和反对封建迷信的等。如“共产党是给穷人找饭吃的党”“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没收豪绅地主阶级土地,平均分配土地”等等。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红军始终高度重视政治宣传工作。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乡红云崖万山之巅的“赤化全川”石刻被誉为红军标语之王。据说当时有20多名红军战士花4个多月时间才将其刻成,有2名红军战士在錾字时摔下悬崖牺牲。由此可见红军对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视。这种充分利用秦巴山区山多石硬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群众最容易看见的石头上錾刻宣传标语的方式,在宣传党和红军的纲领、路线,动员人民,打击敌人,扩大和巩固苏区政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军石刻语言生动朴实,紧贴党和红军的主张,紧贴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所以红军石刻在广大红军官兵和人民群众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有人甚至称赞“一块石刻,就是一团革命的火焰”。川陕苏区红军石刻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色启示我们,开展政治宣传工作必须注重手段上的灵活性、主动性、现实性,必须着眼教育对象的特点,紧贴官兵实际,注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多说心里话、多说实在话、多讲官兵能听懂的理,才能真正使教育内容进入官兵的思想和灵魂。
    川陕苏区随处可见的红军石刻标语不仅帮助红军鼓舞了士气,瓦解了敌军斗志,更重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从这些宣传中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红军,使红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无数次重大斗争的考验面前之所以能站稳脚跟、多打胜仗,强有力的政治宣传工作是根本保证。
    当前,国际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通过各种方式企图搞乱我军的思想、动摇官兵的信念,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因此,弘扬红军优良传统,就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不动摇,更加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更加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头脑,更加注重增强官兵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官兵信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新的形势任务对政治宣传工作的方法、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唯有因应形势开拓创新,不断研究信息时代政治宣传工作的特点规律,及时掌握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思想动态,才能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仗。走遍川陕革命根据地,耳闻目睹一块块“以红标作为斗争武器,用石头散发革命传单”的红军石刻,深感“长征是宣传队”的著名论断是至理名言,也从中得到启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情况多么复杂,都必须始终把政治宣传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81期,摘自2011年5月9日《解放军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