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云淡水暖:中国核燃料处理技术为什么落后印度20年

(2011-01-05 13:59:38) 下一个
中国核燃料处理技术为什么落后印度20年

云淡水暖


一 桩令人振奋的新闻出现在今天的《东方早报》上,标题是“我国核技术获重大突破 现有铀资源够用3000年”,中国是核聚变反应堆所需要的原材料——铀矿并不丰富的国家,一项技术突破可以令现有铀矿资源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已探明藏量的 可用周期达到3000年之久,实在是可喜可贺。

据报道说“乏燃料类似于火力发电站中的‘煤渣’,但是它又绝对不是煤渣,而是大宝贝。因为之前的核电技术下核燃料都只燃烧了3%到4%,仍然含有高达96%左右的没有用过的铀和燃烧过程中新产生的核燃料。”

当 然,这项技术突破的专业性极强,普通人恐怕难以搞懂,草民看了报道,觉得解释很直观,就像小时候家里的煤炉,如果哪天炉子没照应好,就会有很多的“煤 核”,外面是燃烧过的灰,里面是还未燃烧的煤,把煤核挑出来把外面的灰弄掉,还可以再烧。但“煤核”居然有原含量的97%之多,又是难以想象的。看来在核 反应堆领域,去掉“煤核”外面“煤灰”的技术并非如日常生活中那样简单,是一大技术难关,现在这个难关终于被中国人掌握了。

“我国科学家经过24年的钻研反复试验终于突破了全套技术。”、“中核集团后处理中试工程总工程师王健说:‘早前咱们把原子弹叫争气弹,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东方早报)

中 国的“两弹一星”,是中国成为世界核大国、洲际导弹大国的里程碑式的产物,“争气弹”的说法好像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是新中国在世界上争取话语权的 利器和基石,今天,核专家们把“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类比于“两弹”,可见其分量之众。而这分量来自于世界上掌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国家屈 指可数,在中国之前,仅有七国:“已有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印度、德国和日本先后掌握了该项技术。”

草 民注意到,在中国之前的七个国家中,印度不算是西方科技发达的国家,但却拥有很先进的核燃料处理技术,据报道,“印度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乏燃料后处理 技术的研究,现有3座规模不大的后处理厂在运行。2007年印度开始建设实验快堆乏燃料后处理厂,计划在2012年建设快堆乏燃料商用后处理厂。…一位不 愿透露姓名的核能专家则表示,在核能工业上,尽管近几年中国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下来,中国在快堆和燃料循环技术方面已经 大大落后于印度,‘可能落后印度20到25年’。”

看 来,在核反应堆燃料的后续处理方面,中国的起步无疑是落后于印度的,据资料记载,中国的首座核反应堆建设于1957年,根据《历数中国八位国防部长:彭德 怀建首座核反应堆》(环球人物)这样的标题,我国50年代的核反应堆应该是为研发核武器而建设的,可能当时的确是还顾不上“乏燃料后处理”这样的技术。印 度从50年代开始研发,“现有3座规模不大的后处理厂在运行。2007年印度开始建设实验快堆乏燃料后处理厂,计划在2012年建设快堆乏燃料商用后处理 厂。”(东方早报)历程也差不多是20几年。

而 根据报道“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1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 (CEFR)2010年7月21日达到首次临界。…中核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国核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意味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 了重大突破。由此,我国成为继美、英、法等国之后,世界上第八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之一。”(新华网)

与前一篇报道中专家所言“中国在快堆和燃料循环技术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印度,‘可能落后印度20到25年’。”比较,草民想可能是指大规模商用工艺的成型和设备制造环节的落后吧。

但是,中国在快堆和核燃料处理环节的落后的时间节点在何时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顾忠茂说,‘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国家对后处理的支持是很有限的。很多技术人员就是在那个时候转型去做洗发水、不干胶了。’”(东方早报)

这 一句“很多技术人员就是在那个时候转型去做洗发水、不干胶了”把时间节点的起点应该定在70年代后期,就是说市场经济开始,计划经济淡出的时刻。如果按照 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打酱油的钱绝不会允许打醋,研究制造核反应堆的科学家、工程师,绝对让他们去研发洗发水、不干胶。况且,洗发水、不干胶大范围在中国 市场的出现,正好是那个时候。

还 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核能的‘停滞期’,决策层对待商业核电站的态度,一会儿主张依赖进口,一会儿又希望依靠自主研发,在国家层面上,既缺乏投入, 也缺乏一个可资长期遵循的发展战略。中核集团规划发展部主任曹述栋在一次谈话中也提到,我国核工业水平曾一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军转民’后,核电 技术的发展开始落后于世界。”(东方早报)

这 是业内人士的观点,应该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作为旁证,草民有几位同学来自当时的国防科工委系统,有飞机部件厂的、有导弹厂的,还有电子工业系统的同 学,厂子是制造集成电路的。在上述的“我国核工业水平曾一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军转民’后,核电技术的发展开始落后于世界。”的阶段,草民同学所 在飞机厂部件厂有的分厂制造大客车、有的甚至制造“新式铁锅”;同学所在的导弹厂,有声有色地制造起电冰箱来了,至于那位集成电路来的同学的单位,造的是 洗衣机。

说到这里,草民还想起了同样在80年代被停飞下马的运十,已经飞遍祖国最边远,条件最严酷的机场的运十,因为下一步试飞经费的“没有着落”,被迫停飞,最终在引进了最终还是下马的美国麦道飞机“合作项目”之后归于湮灭。此后的30年,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一直无法获得突破。

历史开了个玩笑,造原子反应堆的去“研发”洗发水、不干胶,这不是发生在知识分子被迫害的年代,而是“科学的春天”之后的事情。在这个“军转民”的概念下,的确是令人感慨万千,一句“军转民”,中国包括核燃料后期处理在内的核电技术,一下子落后了印度20年以上。

悲乎,悲从何来?与运十的历程何其相似乃尔?运十已经永远地成为一座纪念碑,好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年增加了这方面的投入,使得百废待兴的核燃料后处理事业出现了转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