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國中央政治局開會:从适度宽松到稳健 货币政策基调大变zt...

(2010-12-04 09:28:16) 下一个

从适度宽松到稳健 货币政策基调大变


2010年12月4日 07:12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选稿:张侃理


 


东方网12月4日消息:昨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向外界释放出重要信息:我国货币政策将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


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这是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底,为抵御日渐明显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为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11月,我国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助推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率先反弹。


专家指出,“稳健”并非“紧缩”,它是一种在多目标下保持平衡的货币政策,可随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双向微调。


会议传递明年经济政策新信号


透过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经济政策新信号,我们可以判断出明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据新华社电)


转方式:开局之年最大课题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明年已有的经济刺激政策会弱化,房地产投资受调控影响不会有太大增长,出口也难有较快增长,因此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一松一稳”:政策重新组合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组合,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这是继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必须有相应的扩张手段,防控通胀压力要求不能再搞宽松的货币政策。


稳物价:积极稳妥管理通胀预期


从7月份加快上扬的CPI,是今年宏观经济主要指标中最出乎意料的一个。这不仅加重了通胀预期和宏观决策的难度,而且对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了明显影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要在管理通胀预期上下功夫,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预期,稳定物价。


惠民生:助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会议作出一系列安排,提出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薄弱环节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等。“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增长要更多惠及民生,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需要。”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张晓晶说。


>>>点击进入专题: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