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转贴:二看老故事(2)粟裕在文革中为何未遭猛烈迫害?

(2010-05-05 22:15:39) 下一个
2010-4-22

【大公网讯】粟裕大将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斗争中,受到了错误的批判,被迫离开了军队第一线的领导岗位。他由此因祸得福,在「文化大革命」中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保护,没有被打倒。1958年,粟裕被莫须有的罪名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力。「文革」中,有些人认为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保护。

1967年3月,周恩来总理找粟裕谈话,说道:「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你一时还是打不倒的。」但是,在「四人帮」的黑名单上,却列上了粟裕的名字。在军事科学院,有造反派扯起了「打倒叶(剑英)粟 (裕)王(树声)」的旗帜。在京西宾馆,有人成立了他的项目组,开始查他的所谓「特嫌」的问题……

1967年,「中央文革」大反所谓「二月逆流」,有人在国防工办贴出了打倒粟裕的大标语,说他是「二月逆流」的成员。这时,周恩来出面了。在国防工办的造反派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手里举著毛主席语录,厉声质问:「谁说粟裕是二月逆流的成员,你站来!」「谁说的,你站出来!」「谁说的,你站出来!」周恩来连说三遍,没有人敢站出来。粟裕这才没有被打倒。1970年1月,当粟裕任职的国防工业军管小组解散时,周恩来又一次把粟裕召去,对他说:「部队你已回不去了,就留在我身边,在国务院做点工作吧!」就这样,粟裕留在国务院业务组,再一次得到了保全。毛泽东也没有忘记立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粟裕。1967年7月,毛主席亲自指示任命粟裕兼任中国科学院军事代表。1972年,在陈毅追悼会上,毛泽东主席更是紧紧握著粟裕的手说:「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毛泽东的一句话,使身处逆境的粟裕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也正是有了毛泽东对粟裕的一系列关照,「四人帮」才不敢动他。林彪欣赏粟裕是众所周知的,解放战争中其它战区的战况通报林彪基本不看,华野的战报林彪都认真研读。豫东之战胜利后,林彪感慨地对刘亚楼说:「粟裕尽打神仙仗。」见刘没听懂,就解释道:「像豫东战役那样的仗,我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打的。」林彪自比天马,从不夸赞其它人,惟独对粟裕是个例外。当淮海战役结束后,林彪对粟裕越发敬佩。刘亚楼对此很不解,说:「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林彪当下反驳刘亚楼说话欠考虑。他说自己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长期孤军作战,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他最多只有五成把握。而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自己研究、探讨和借鉴。后来,1958年粟裕落难,林彪没有说粟裕一句坏话。

1969年,中苏边境紧张,在林彪的同意下,由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政委纪登奎出面把粟裕请出来,由其出谋划策。粟裕不辞劳苦,带了几个军事参谋跑到中苏、中蒙边境防区漫山遍野地转了几个月,搞出了一份防御作战方案,经军科院专家看过后予以肯定。

可能是这些原因,林彪集团在「文革」中没有猛烈地打击迫害粟裕。

来源:人民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