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南海舰队第一任司令员兼政委: 第九章 (2)

(2010-04-22 08:34:51) 下一个
9月9日,王子华终于获得了指挥141号炮艇到内伶仃以南海区进行实习训练的机会,这次实习关系到他能否取得"合格艇长"证书的大事。舰上载着参训的20 多名实习艇长和5名教官。这天的气象条件不算很差,东南风5-6级,涌浪0.8-1.2米。经过一夜的航行,拂晓便到了预定海区。王子华指挥着炮艇进行单艇6个课目的实习,当进行到第三课目时,麟望哨报告,从香港方向驶来炮艇一艘,舷号P一口23,距离3海里。

王子华立即命令实习艇停止训练,进入战斗准备,同时,信号台向来舰发出警告:"你已进入我训练海区,立即离开。

这是一艘英国炮舰,舰尾挂有"米"字旗。英炮舰继续向我实习艇接近,并满不在乎地回答说:"前来参观。

岂有此理?把军舰开到别国领海之内,却美其名曰"参观,?王子华气得头皮发麻,命令火炮:"准备射击!"

就在这时,英军舰迅速逼近,炮口已对准我艇。王子华一边指挥着实习艇作规避运动,一边令信号员再次向英舰提出警告。此刻,也许英国军舰还不知道它面前的这艘小炮艇上载着中南海军的第一批实习艇长,也是中国海军的精华;也许它判断这艘小炮艇只不过到海上耍耍而已,并不敢向皇家海军开炮,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正是这种错误的判断,为王子华赢得了5分钟的准备时间。

当141号炮艇处于有利位置时,王子华命令向英舰发起突然攻击。3发炮弹飞向英舰。

大吃一惊的英舰想回身投入战斗,但驾驶台已经起火燃烧,火炮也成了哑巴。

当天,141号炮艇回到黄埔,方强司令员带人到码头看望,他对王子华说:"打得不错嘛,当年的侦察连长。

王子华却后怕地说:"我真担心把这批艇长给报销了,没法向首长交待呀。"

方强哈哈一笑说:"你这个艇长合格了。我批准。

"海上打仗与陆地打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指挥,海上的指挥机动性更大。在前期海上作战中,往往出现'先斩后奏,的局面,这与过去的'游击作风'是分不开的,有时仗打好了,但有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方强将军回忆说。

1951年6月8日,桂山岛。

像往常一样,守岛炮兵二营代理副教导员黄忠6点起床,洗漱之后顺海边的防波堤跑步3公里,经过六连炮阵地时顺便检查一下战备值班情况,然后回到指挥所兼宿舍,安排当天的日程。这是个少有的晴天,太阳一出来便火辣辣的。黄忠一边用毛巾擦着脖子上的汗水,一边思考着上午在全营开展的和平签字仪式。

自从1950年9月15日美军从仁川登陆之后,朝鲜战火迅速蔓延到鸭绿江边。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编队控制了台湾海峡水道,英国驻香港的军舰则常常到珠江口一带挑衅。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全国实行了抗美援朝的总动员,沿海部队已进入紧急战备状态。1951年夏初,正当朝鲜战争进入僵持状态之时,荒唐的联合国大会竟然通过了英、美、法、澳等16国参加的对华禁运的荒唐提案,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决定再次发起全国和平签名运动。

连日来,部队的求战情绪异常高涨。仅在二营,就有50多人写了血书,指战员们表示,坚决突破敌人的海上封锁,誓死保卫祖国的海疆,要用生命和鲜血为英雄的桂山岛续写新的篇章。黄忠把签字表拿在手中,正要给六连打电话,这时,电话铃响了。

六连观察所向黄副教导员报告,右前方海面上约8海里处,发现可疑船只。"

观察哨兵声音急促,"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加剧了紧张气氛。注意观察,每三分钟报告一次。"

他放下电话,立即通知六连、七连做好战斗准备。

报告,来船离我7海里,发现有大型起重杆,烟囱有S符号,是艘大型的外国船。"

"外国船?"

黄忠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侵略者的军舰图像。他急匆匆来到营部信号班:"信号员,你跑步到观察所,与来船联系。

5分钟后,电话里又传来报告:"信号发出,不见回答。""命令七连朝船首方向炮击两发,以示警告。"

"咚...咚 "黄忠听到炮击的声音。

六连阵地.严阵以待的炮手们看到了船头近处溅起的水柱,副排长陈忠瞪圆双眼,气得一一拍大腿:"嗨,真臭,七连没打中,看我的!"他挥动令旗."目标一右前方敌舰,距离5海里,预备--放!"

顿时,4门榴弹炮同时喷出火焰。炮声震得营指挥所的房顶掉下泥块,砸在黄忠面前的电话机上。黄忠一看,"坏事。"赶快要电话通知六连停止射击。电话不通。正在传口令时,第二轮射击又开始了。二排打出8发炮弹,4发靠近,2发命中。不明船只掉头驶向外伶仃岛。这时,陈忠才缓了口气,"这还差不多,新炮就是好用,威力大,射程远。"

战斗并未结束。当不明船只驶到距外伶仃岛1海里时,便进入了该岛守备二连的射程范围。一营代理参谋长吴宝术即令一排朝船首发射3发炮弹,令其停航。这时,吴宝术从望远镜中看到全部船员已进入舱内,无人操纵,船只正朝香港方向漂去。

二连三排副排长马守珍同陈忠一样,从高高的水柱上得出同样的结论。"拿炮弹往水里扔,真是浪费,还不如援助朝鲜呢。"他一撸胳膊:"让侵略者有来无回!"

于是,11发炮弹飞向不明船只,命中7发,起重杆、电台、驾驶台、第一舱、船长室均被打坏。船只失去自航能力,被迫下锚。就在指战员们欢呼拥抱,庆祝胜利的时候,桂山岛的黄忠和外伶仃岛的吴宝术同时接到电报:

你们已闯下大祸,听候调查处理。

遭到炮击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租用丹麦商船"美丽斯哥"号,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友好使者,不顾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前来中国运送物资的。

当天,周恩来总理打电话给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馆,对"美丽斯哥"号遭到误击一事,表示道歉。同时,指示海军和中南军区调查处理。

6月9日,方强司令员率调查组来到外伶仃岛。"美丽斯哥"号已被拖到岸边。方强登上船,组织人员抢修,看望受惊的船员。船长对方强说:"将军同志,中国海军的岸炮太厉害了,你们打得很准.很好:"

方强深表遗憾地说:"对不起,打得不好,我们误击了客人。"船长笑了起来:"我们是朋友都进不来,敌人就更别想靠近。"

在查清战斗经过。分清责任之后,方强来到炮阵地,对士兵们说:"单就这次战斗而言,你们打得出色,也说明我们的岸炮是靠得住的。但是,我们的军队是一个高度组织纪律性的战斗集体,各自为战,擅自开炮,这是明显的游击习气,无组织,无纪律,是不能容忍的。"

这次事件,方强受到了军委的批评,万山水警区傅参谋长、司令部作战股长分别受到警告和降职处分;冯守珍、陈忠受到警告处分。

事后,陈忠悄悄地对傅参谋长说:"我觉得这个处分值得。"参谋长瞪了他一眼:"你少说怪话!"

1951年7月28日,是苏联红海军建军32周年纪念日,为了表达中南海军全体指战员向苏联海军学习的决心,方强在当天的《南方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学习苏联红海军》的文章,这篇文章宣扬了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苏联红海军在保卫世界和平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如何向苏联红海军学习等问题。文章发表后,在军内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第二批苏联专家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中南海军的。

苏联顾问和专家在中南海军帮助工作期间,表现出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说干就干的工作作风、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渊博的业务技术知识,都给方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苏联专家受苏联政府的委托,告别了祖国和亲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华南海疆,不顾旅途疲劳、气候不适和语言障碍,立虽投入工作,经常随同首长和业务部门赴沿海各地,跋涉水,实地勘查,现场指导。岸防工程专家马卡洛夫大尉在赴海南考察途中,因车祸而牺牲,令中南海军的官兵万分难过而感动。方强在调离中南海军之前,专程看望了在中南海军各个部作的苏联专家。

别兹格洛夫是第二批来中南海军工作的火炮专家,携带着夫人和两个孩子。两年来,他东至汕头,西到广西的北海,南到海南岛,足迹遍布华南沿海的所有港口、海湾,为岸炮阵地的选择、火力配备、火炮的安装调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岸炮部队的官兵亲切地叫他"炮专家"。

方强在看望别兹格洛夫时,看到这位专家面容憔悴,显得疲劳不堪。经过保健医生介绍,方强才知道这位专家患了严重的肺结核、胸膜炎等疾病,他为中国海军的强盛长期带病默默地工作着。

方强当即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解决好专家的生活问题和工作中的困难,并以个人的名义送给苏联专家一些礼物,主持召开了中南海军党委会议,专门做出决定,向苏联专家学习,尊重专家们的意见。提高他们的待遇,照颐好他们的生活。

不久,军委统一布置,全军学习苏军先进军事科学。在中南

海军,一个以苏联红海军为榜样,全面学习苏军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一天,艇长王子华来到方强的办公室愁眉不展。方强问他:"合格艇长都考试通过了,还有什么事能把你难成这个样子?"王子华抬头看了方强一眼,吞吞吐吐地说:"学,学苏联嘛......,

"学苏联怎么了?你可要带头哩。""我,我不行。"

"说说看。"

原来,中南海军全面开始学习苏联海军时,参照苏联舰艇教程,所属70艘舰艇根据不同舰种调整为扫雷、登陆、护航、巡逻、快艇等大队,执行的舰艇条例全是苏联的。并在作战、训练中废止英文通报,改用俄文。中南海军还采纳顾问团首席专家尼克金中校的建议,在黄埔军港建立舰长训练中心,按照苏联训练大纲要求,舰艇长必须精通两门外语,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交谊舞、弹钢琴应无所不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取得艇长合格证书的王子华又重新来到学习班,晚上学跳舞。早上学钢琴。

这天早上,王子华跑步来到黄埔码头俱乐部,但还是迟到了3分钟,被工作一丝不苟的专家布勒金斯基看到,他把王子华叫到讲台前,大声问道:"你为什么迟到了?"

王子华立正回答:"昨晚跳舞太兴奋了,夜间失眠,因而起得晚了。"

布勒金斯基点点头,指着钢琴说:"你来弹一下柴可夫斯基的第三练习曲。"

王子华为难地说:"报告专家,第一一练习曲我还没有弹会。""那就弹一曲《喀秋莎》。"

《喀秋莎》是一占著名的俄罗斯民歌,解放以后就被引进到中国,在学校、部队广为流传。王子华过去练习过这首曲子,但当着专家的面从未弹奏过。他忐忑不安地坐在琴椅上,伸出像炮管一样又粗又壮的手指,按了一个音阶,一紧张竟把曲谱给忘了!他在键盘上胡乱按了几下,抬头笑了笑,对布勒金斯基说:"专家,我把曲谱忘了。"

布勒金斯基翻开厚厚一本五线谱,指给王子华看:"就这首。"王子华哪识得了五线谱,他瞪大眼睛,从第一行看到最后一行,还是无从下手,嘴里说道:"这些小蝌蚪还真不好认哩。""你说什么?"

布勒金斯基十分恼火,他背着双手,在王子华面前踱了几步,最后气愤地说:"小农意识!但愿我没有刺痛你!"

王子华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专家的话不能不听,因为专家总是对的。他补了一个小时的钢琴,回到艇上,早餐已经开过。他来到厨舱,正好碰上一群河南兵在用黄油炸面包。

舰艇部队用餐改革也是全面学习苏联的一项内容。本着"简便、快速、营养"的6字方针,舰艇部队过去的大锅煮、大锅炒、大锅蒸改为:早餐牛奶、面包;中餐为配份盒饭;晚餐多是罐头食品。都是由岸勤部门送上来的。这项改革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阻力不少人嚷嚷着吃不饱,不习惯。

看到艇长到来,几个新兵悄悄从侧门溜出去了,只剩下两个老兵。王子华走近一看,铁锅里放着几大块黄油,还没有熬开,锅台上放着一大堆乌克兰面包。一个外号叫"老黑"的驻马店兵大大咧咧地说:

"日他姐,这东西还没有面条好吃哩。"

另一个兵看了王子华的脸色,说道:"艇长,咱算是北方人了,吃不惯这些洋玩意儿,我把面包里放点盐,炸成馍干吃,你说行不?"

"土气!"王子华气不打一处来,"都是老兵了,连饭都不会吃,你们知道这黄油是怎么来的吗?"

"苏联老大哥给供应的呗。"

"是用大豆换来的。"王子华纠正说,"一列车大豆只能换一卡车黄油。国家用这样的代价来培养海军,你们这样浪费,是在犯罪,知道吗?"

两个老兵不服气,王二子华自己也想不通,他找方强老首长来 一理论,方强也只能从浪费和违反纪律的角度来批评和解释,很难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和习惯势力给发展海军所带来的阻碍来说服。因此,舰艇部队吃面包、喝牛奶的争论由此延续了40年,到现在仍是一桩悬案。

41.肖劲光说:"老伙计,你抓一抓潜艇吧。"

下潜到四十米的女性。从水下到空中。1953年初,大地回春。杨柳吐翠,方强奉命由中南军区海军调来北京,任军委海军副司令员。

"老伙计,你抓一抓潜艇部队的工作怎么样?"肖劲光司令员用商量的口吻对方强说。

"搞潜艇我可是门外汉。"

"咱都一样,一个字一学。"肖劲光说。第二天.方强便收拾行装,去了东北旅顺。当时,人民海军组织的海军潜艇学习队在苏联太平洋舰队驻旅顺潜艇支队学习潜艇业务。这个学习队共275人,由傅继泽同志任队长兼政治委员。方强去的时候,他们已学习了两年时间。苏联海军驻旅顺基地司令员阿·普·库德良采夫海军少将热情、豪爽,他不厌其烦地向方强介绍潜艇这个兵种的特点、使命、任务和训练课目,使方强受益匪浅。紧接着,方强来到训练场地,了解了学员们在艇上的学习、训练情况,还查看了学员的宿舍、伙房、食堂。

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誉为"大海的骄子"。纳粹德国的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曾成功地指挥着潜艇部队伏击了数千艘盟军的军舰和运输船,几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在近代战争中,潜艇兵力的作战任务,主要是消灭敌方运输舰船和大中型战斗舰艇,摧毁敌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以及担负海上侦察、反潜、布雷、巡逻和运送人员、物资等。它的技术装备方面也相应复杂,操作要求较水面舰艇更为严格。

1952年5月,我国在青岛开始建设第一个潜艇基地。1953年8月20日,青岛海军潜艇学校正式成立。事隔一年,人民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在青岛成立。6 月28日,由旅顺潜艇学习队的同志独立操纵两艘潜艇启程,经威海驶抵青岛。不久,又有两艘潜艇服役。11月底,新中国11号和12号两艘潜艇开始担负海上巡逻警戒任务。

方强曾为能参加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的创建工作而感到自豪。同时,为潜艇试航做出贡献的还有他的夫人一一薛君智女士。南下广州之后,方强同薛君智结为伉俪。在军部驻地原国民党省长薛岳的公馆里,办了两桌酒席,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薛君智在加入了人民海军的行列后,担任翻译组长工作。1953年,方强调任海军副司令员,薛君智在北京为海军总顾问当翻译。当时的总顾问米哈伊尔·彼德罗维奇·阿芙古斯契诺维奇少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潜艇专家。

1954年夏,苏联售给我国的第一艘"斯大林"型潜艇到达青岛时,薛君智随同总顾问上艇并出海试航。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总顾问米哈伊尔兴致勃勃,突然提出要陪方强等海军领导及海军机关有关部门的同志上潜艇出海试航。

总顾问上潜艇不能没有翻译,但到哪里去找男翻译呢?有人提出到市里去找,有人说市里也不一定有合适的。这时,年轻的薛君智爽朗一笑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们还找什么翻译?""你?"米哈伊尔吃惊地耸了耸肩,摊开双手。

"时代不同了,男人能上潜艇,女人也一定能。"薛君智不服气地说。大家一起登上潜艇。薛君智成了我国登上潜艇的第一名中国女性。

按照苏联海军的传统习俗,女人是不能上舰艇的,而在我国因工作需要,早有女同志随舰出航,但仅仅是水面舰艇,潜艇却从来没有过。

进入舱室,艇上的苏联水兵一个个目瞪口呆,有人还窃窃私语。薛君智用俄语对他们说:"请放心,试航一定会成功的。"天公作美,试航进行得十分顺利。艇上中苏两国官兵运用简单语言、口令和手势,配合操作得很默契。当航行至深水海区,总顾问便命令艇长下潜。这时,操作手向水柜注入海水,艇体周围冒出许多水泡,潜艇徐徐下潜。海上的能见度很好,蔚蓝色的海天一望无际和远近的大小目标通过潜望镜尽收眼底,祖国的海洋是多么美丽富饶啊!

潜艇继续下潜,10米、20米、30米,舱内气压越来越低,闷热的空气几乎使人喘不过气来,艇员们一个个大汗淋漓。这时,米哈伊尔下达了一道风趣的命令:"进行操作的水兵可以脱掉上衣,不必拘束。"这道命令一下达,艇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因为舱内有个女同志,大家本来有点不好意思。而总顾问考虑的是,他的女翻译看来年轻,其实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所以才下了这道命令。于是,有些水兵就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干活,感到自由自在了。

潜艇下潜到水下40米,试航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在潜艇上浮过程中,需要用高压空气将海水排出艇外。突然发现排水系统出了点故障,于是刚刚轻松一下的水兵,又投入了紧张的排除故障的工作。

潜艇返港靠上码头,已是夕阳西下。薛君智离艇时,有个满脸稚气的苏联水兵嘀咕着:"今天出的小事故,都是因为多了位女贵宾。"

薛君智向他笑了笑说:"那么顺利返航,也是因为多了我这位女贵宾?"

由海港回市内途中.方强同总顾问乘坐一辆车。汽车沿着海滨大道疾驰,皎洁的月光与蓝色的海面相辉映,夜,是那样的恬静......

米哈伊尔触景生情,他想起了远方的妻子,讲起了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潜艇部队的一些生活片断。他无限深情地要薛君智翻译给方强听:"那时候,潜艇军官的妻子最怕明亮的月光,因为在月光下最不利于潜艇活动,易于暴露或遭受袭击。因此,她们都盼望阴雨或大雾天气,尽管这种天气对她们心情造成抑郁。她们懂得,潜艇官兵投入战斗,只有两种命运,或健康生还,或不幸牺牲,没有第三种选择。潜艇官兵的妻子都有一个相互矛盾的心理,那就是既经常嘱咐丈夫喝点伏特加酒,暖暖身子。防止关节痛和风湿症,又担心丈夫会迷七酒成为酒鬼......"

总顾问对妻子的了解和思念深深打动了大家的心,使大家深深感到,作为水兵的妻子们,她们做出的贡献和牺牲,都是值得钦佩的。令人欣慰的是,在方强同志为之奋斗的海军事业上,妻子薛君智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不久,方强从分管水下潜艇转成分管空中航空兵。

开拓性的工作总是令人兴奋的。组建不久的海军航空学校,经过艰苦创业,在苏联专家"一带二"的帮助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培养出大量的飞行指挥员、驾驶员、领航员和地勤维修人员,海军航空部队有了较大发展。方强一手抓组织,一手抓飞行训练,仅1954年航校和航空兵各师就飞行13670小时,起落 46454架307次,飞行良好率达88%。海军航空兵的技术水平和空中作战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954年3月18日,为掩护东海舰艇护渔行动.海航某师飞行团副大队长崔巍和中队长姜凯,奉命驾米格一15比斯歼击机起飞迎敌。在南田上空一举击落敌机 2架,首战告捷。

紧接着,在配合陆军和海军舰艇部队解放东矶列岛的作战中,我海军航空兵与敌展开顽强的空中搏斗,9天中空战6次,击落击伤敌机8架,取得了光辉胜利。

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海、空军协同作战,共出动飞机226架次,夺取了战区制空权,保障了登陆队航渡的安全和登陆作战的胜利。

经过实战锻炼.海军航空兵积累了海作战的经验,在执行保卫南下闽南运输船队空中安全的任务中,先后同敌空战9次,击落击伤敌机9架,又一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42.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叶群说:"怎么样?

方部长,挨批斗的滋味好受吗?"周总理的"红名单"。

久负盛名的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是世界上"社会主义大家庭"海军将领们向往的地方。1955年夏,方强被批准去这里学习。

8月下旬,北京的气温还有些燥热,方强乘坐北京一莫斯科特别快车,由满州里出境,经过7个昼夜的旅行,终于抵达莫斯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副武官石侠上校,前来车站迎接,他问:"要不要休息几天,再去列宁格勒?"

"不必了,今晚就出发。"方强不顾旅途的疲劳,转乘夜车,驶往目的地一一列宁格勒。

苏联海军学院,全称是"荣膺列宁勋章的伏罗希洛夫海军军事学院"。它位于美丽的涅瓦河畔、景色秀丽的华西列夫斯基岛上。学院的建筑古色占香。具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整座学院分散在岛上,包括办公室、各教研室、实验室、专修室、图书馆、小礼堂等,犹如一片乡村别墅,星星点点地散落着。教学楼坐落在涅瓦河边,可凭窗眺望河上穿梭往来的船只,又绝无嘈杂之感。另有一栋宿舍楼,在附近的居民小区内,供外国学员和少数苏联教员居住,设有食堂、俱乐部、小卖部、门诊部等。

当时的院长尤马舍夫海军上将,曾在北方、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舰队任过要职,因年事已高,积劳成疾,不常上班。日常工作由副院长阿拉富佐夫海军上将主持,他是一位老资格的潜艇专家,著有《德国的潜艇战》一书。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的培训目标是:舰艇支队、航空师的指挥员、参谋长和机关的处长、业务长等,本科学制三年,外国学员须经预科学习,时间长短视情况而定。受洲者按规定不称呼"学员",而一律称"听课人",小达"起立"或"立正"口令,而是客气地说:"军官同志们!"

学院的组织机构设院办公室、训练部、科研学术部、院务部,下设水面舰艇系、潜艇系、航空兵系和外国学员系。另设海军战术、合同战术、水面舰艇战术、潜艇战术、航空兵和防空战术、海岸防御、外军地理、哲学等教研室。

这所学院是列宁格勒地区军事院校的教学协作中心.享有较高的威信。该院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教学设备齐全,教学经验丰富。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的校风最为人称道。各级领导和教员既教书又育人,处处为人师表。他们大都住在市区公寓,有的离校很远,但都能按时上班,按时上课。准尉实验员提前准备好教具、模型,挂好图表.等待打铃,教员到后才能离开。军官们个个注 意保持军人姿态和模范地遵守军纪。护旗卫兵日夜守护军旗,门卫检查证件彬彬有礼。院长、副院长都在大食堂就餐,吃的饭菜同大家一样。有一次海军总司令戈什科夫元帅来院视察工作,只带一名秘书,中午在食堂就餐,自己点菜并付了钱,来去都没惊动教员和学员。

方强所在的外国学员系学习的有中国、朝鲜、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海军军官。其中,中国派去的学员最多,计有:

1954年春季入学的本科一班:刘道生中将,易耀彩少将,朱军少将,刘中华少将等9人;

1955年春入学的本科二班:刘华清少将等9人;1955年秋入学的方强中将,为特别速成班。

此外,1955年冬和1956年、1957年三个班共10人。

同方强一道学习的还有东德海军司令、罗马尼亚海军少将、波兰的海军中校等多人。

外国学员系当时的系主任是奥西波夫海军少将,他在卫国战争中任过鱼雷艇中队长、大队长,因战功卓著而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1955年9月初,学院为新入学的外国学员开办了为期3个月的预科班,每天去附近的伏龙芝高级海校听课。由该校派出最有经验的教员讲授海军基础知识、地文航海、舰炮、鱼水雷、观察与通讯、雷达与声纳、火箭武器等课程。由学院派教员讲授航空与防空、水面舰艇、潜艇与反潜等基本知识。这些课程都是浓缩的。

转入本科后,教学计划包括俄语、哲学、水面舰艇战术、潜艇战术、航空兵与防空战术、基地防御战术,然后学空军战术、陆军战术、海军合同战术,最后学习海军学术史、外军和地理、海军战役学等。

在教学楼内,方强和翻译分配一个单独房间,约12平方米,供上课和自习用。几门主课同时开课,齐头并进,学习相当紧张。学院规定每天上午10时开始上四节课,下午两节课,每周授课不少于36课时。晚饭前为自习时间,有教员辅导并答疑。晚饭后连同节假日在内要忙于自修和整理笔记。

学习是紧张的,但生活是愉快的。伙食安排得不错,星期天各国的学员在一起大显身手,中国菜往往独领风骚。学院组织多次参观和游览。列宁格勒旧称圣彼得堡,是沙皇俄国的首都,又是革命圣地,涅瓦河流经市区注入波罗的海,城市由许多岛屿组成,有200多座各种造型的桥梁。系里组织到郊区滑雪,去黑海之滨渡假、参观游览过冬宫、夏宫、"阿芙乐尔"巡洋舰和斯奠尔尼宫等。

列宁格勒的白夜也是很有名的。那是北极圈内的自然现象。白夜期间,彻夜天不黑,更不必开路灯,在室外可以看书读报,也是苏联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黄金季节。白夜也苦了这些学员,他们拉了厚厚的窗帘也难以入睡,搞得疲惫不堪。

这时,方强的坐骨神经痛发作了。

方强入学时适逢盛夏。途中气温高达摄氏40度。在特快列车上,风扇不停地吹。车过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热风变成凉风,方强被冻醒后,顿觉全身不适。未曾想,这下子诱发了长征时怛雪山过草地落下的病根。到苏联后,又未很好休息就投入紧张学习,病情逐渐加重。预科结束后,已是隆冬季节,气温降到摄氏零下20 多度,这时方强已行走不便,睡眠不好,全身疼痛困乏。他咬牙坚持学习,一边采用电疗和针灸治疗,但效果都不明显,后住进陆军医院,打针、吃药、洗温泉,仍不见好转。在这种情况下,方强对学习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请示国内同意,只好暂时休学回国治病,争取尽快治愈再去继续学习。

1956年4月,方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教职员工和中外同学、战友。没想到,这一别,竞使他未能再返回学习。

回到祖国,经过多方治疗和充分休息,方强的病情逐渐好转,直至完全康复。1957年,随着海军事业的发展需要,在原军事学院海军系的基础上,成立海军学院,方强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兼政委。

留苏学习虽时间不长,但对方强领导新成立的海军学院却给予了很多教益.特别是对于办好海军学院,树立以苏联海军军事学院为样板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方强参照苏海军军事学院的办学经验,结合我军的实际情况,定下了办校方针、体制编制、培养目标、教育计划等重大原则问题。并注意听取和采纳了学院苏联顾问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可惜的是,进一步恶化的中苏关系,给学院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苏方撤走了专家,中苏两国海军学院之间的联系也中断了,并再也无法恢复。因为伏罗希洛夫海军军事学院已不复存在,它在几年前已同其他海军院校合并,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整很大,院址也由市内迁到郊区。

1958年的中国,大跃进之风吹遍了各个角落。在刚刚经历了反右运动的清洗之后,人们似乎真能做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了,各行各业都在超英赶美" 放卫星"。就在这时,在我军建军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了。

作为海军副司令员、海军学院院长兼政委的方强头脑是清醒的。5月29日,他思考再三,就这次军委扩大会议的开法给会议主席团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这次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整风和整编两个内容,要解决军队建设中的思想问题,以求得认识上的统一,会议采取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都是对的。但这次会议整风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要解决哪些主要的思想问题,解决什么主要矛盾,还须有明确的必要。否则会议就要开不好。我认为这次军委扩大会议,应当解决我军当前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即一方面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还或多或少存在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阻碍我军的发展。建议这次军委扩大会议的指导思想应当是认真贯彻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导下,以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纲,检查各方面的工作。"方强同时指出,"我们军队曾有一个时期,有这样一种趋向,只强调正规化,不重视发挥我军的光荣优良传统;只强调业务技术,不强调政治;只讲集中,不重视民主;只讲学习苏联(这是必要的),不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只强调首长教育部署,不走群众路线;只讲遵守规章制度,不注意发扬群众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只讲军衔等级,不讲或少讲官兵政治平等......这种种,使我军的一些优良传统,在某个时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甚至使我军某些根本制度发生过摇摆。"

第二天,大会秘书处印发了方强的这封信,毛主席是在6月5日看到这封信的,现在我们很难揣度当时毛主席读这封信时的心情和神态,但从毛主席批示过的原件上看,毛主席是很感兴趣甚至是激动不已的。在这封1730个字的信中,毛主席划了150处着重号,计520余字,并作了200余字的批示。毛主席挥笔写道:"此件写得很好,提出了问题,彭、黄、邓看后还我......过几天,我准备找各小组长分别谈一下,调查一下情况,摸一下底。"

方强的这封信对毛主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这次军委会议制定正确的建军路线和方针发挥了一定作用。

http://www.du8.com/readfree/10/03653/10.html

50年代末期,中苏两党关系彻底决裂,苏联政府单方面撤走专家,撕毁合同,给中国的建设、特别是国防工业带来了重大损失。而这时,国防工业的优劣不仅仅体现着国家工业水平的高低,它直接关系着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防卫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为加强这一工作,毛主席决定由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分工主管国防工业,方强协助贺龙开展工作,任国防工业委员会秘书长,经过一年多工作,贺龙元帅提议方强任该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卧薪尝胆,发奋图强",贺龙元帅总是用这句话来激励大家。方强下工厂、上中央,为国防工业的发展东奔西走,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6月5日,毛主席在方强给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建议信中写下了:"此件写得很好,提出了问题,彭、黄、邓看后退我......"等152字的长文批示,并在信中划出142个重点注意杠,以示对方强建议信的重视程度。

1963年9月,为加强我国造船工业的战略步伐,由周恩来总理提名、毛泽东主席任命,方强担任了新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首任部长兼党组书记,他将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造船工业上,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方强上任不久,就召集了六机部造船工作会议,作出《贯彻中央军委确定的造船工业方针任务措施》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造船工业自力更生的能力、综合生产力还是很低的......提出了今后七年(1964-1970)内造船工作的目标是组织"七艇"、"四轮"的大会战。

当时,根据中苏签订的"二四协定",六机部重点抓转让新五型舰艇(大型导弹潜艇、中型鱼雷潜艇、大型导弹快艇、小型导弹快艇、小型鱼雷快艇)的仿制,同时,组织精兵强将进行两弹一艇(中型鱼雷潜艇、大型导弹快艇和舰艇导弹)的研制生产。在"二四协定"新五型舰艇的仿制和国产化全面展开时,方强不失时机地加强了对自行研制我国海军第一代舰艇的领导。他亲自率领工作组到河南洛阳柴油机厂蹲点,指导工厂解决大型导弹快艇主机试制中的质量问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1964年9月,他又带领部党组成员和有关司局长到大连造船厂抓大型导弹潜艇的试制工作,周密组织了下水方案的调研,确保了该艇于同年9月20日顺利下水。到1965年底,仿制的大型快艇等四型艇首制艇先后试制成功,大型导弹潜艇也于1966年8月建成交付海军服役。

60年代,国务院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7位副总理和7位部长参加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方强是其委员之一。根据中央专委的决定,从1965年核动力潜艇研制工作重新上马,并开始研制远洋测量船队,以适应洲际导弹发射试验的需要,并确定这两项研制工程为国家重点工程之一,在中央专委统一领导进行研制。六机部常委在方强的主持下,提出了核潜艇研制分两步走的报告,决定第一步先研制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第二步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中央专委批准了这个报告,研制工程随即全面展开。

1966年4月下旬至6月初,六机部在北京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方强在总结报告中提出,要以中型鱼雷潜艇和大型导弹快艇为重点,改进提高老七型舰艇,全力突破鱼雷攻击型核潜艇和中型导弹驱逐舰为重点的新七型舰艇研制关。国务院、中央军委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周恩来总理、叶剑英、贺龙、聂荣臻、徐向前、陈毅元帅和李先念副总理亲临会议,接见会议代表。在与代表合影留念时,周恩来总理几次拉方强坐在他的身边。

方强领导的六机部卓有成效地奠定了新中国造船工业基础,经过船舶工业广大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30多年的不懈努力,"二四协定"新五型舰艇的仿制、改进和批量建造任务已全面完成,我国海军第一代舰艇的自行研制任务已胜利完成并逐步改进提高,军用舰艇的研制已具有相当的实力和水平,并正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特别80年代以来,我国造船工业以大批先进的各类民用船舶进入国际市场,船舶出口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现代化的军用舰艇出口发展中国家,并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特别在大中型船舰生产能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陆续为国外建造了一批1.5万吨至4.4万吨级的民用船舶,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就在造船事业蓬勃发展之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而来,方强随即被造反派打成"六机部最大的走资派"、"彭、黄、贺、罗、苏"的黑干将,被抄家、批斗。这时候,六机部的大印还掌握在方强手里,造反派多次想从他手中夺走"印把子",但没有国务院的指示,方强就是不放。

196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北风"呜呜"地刮个不停,方强在他的住所里接到国务院办公厅的电话,要他赶到中南海开国务会议。当他驱车来到怀仁堂时,已经有几名部长先期到达,随后全部到席。这天晚上是讨论交不交权的问题。会议开始由周总理主持,周总理显得非常疲惫,与会的部长们坚持不能交权,方强陈述了一系列不能交权的理由,感情真挚,措词激昂,周总理感到十分为难,他说他去请示毛主席,会议改由陈毅副总理主持。到深夜三点多钟,周总理才回到会议室,显出一副泄气的样子,他说毛主席的意见还是要交权。总理说完,方强和各部长们彻底失望了。

第二天一早,造反派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方强还没走进办公室,就被造反派团团围了起来,强行砸开他的办公桌,抢走了六机部的大印。从此,方强便失去了对造船工业的领导权。这还不算,造反派对他的批斗不断升级。一次,方强同罗瑞卿等领导人被押到一所学校的大会上受批斗,他亲眼看到罗瑞卿被装进一个箩筐里,头和一双断腿露在外面,罗瑞卿是忍受不了批斗跳楼自杀摔断双腿的。昔日驰骋沙场、为建立新中国立过显赫功勋的将领们就这样被任意污辱,方强的心在滴血而从这时起,方强被隔离审查,关进"牛棚",强制劳动。

1967年5月1日,毛主席检阅百万红卫兵,方强意外地得到一张请柬,他激动不已。在天安门城楼上,他又见到了日夜想念的毛主席、周总理,内心得到极大的宽慰。这时,林彪的老婆叶群来到方强身边,阴阳怪气地说:"怎么样?方部长,挨批斗的滋味好受吗?"

方强瞪了她一眼。话不投机,叶群怏怏而去。不久,方强被送到江西九江农场劳改。他在农场负责养猪,学会了给母猪接生,第一年就养小猪50多头,他在劳动中唱歌、夜间练毛笔字,读马列的书,也读了一批中外文学名著,使他有机会更加丰富了自己。这一去就是4年,"九一三"林彪叛逃摔死后,周总理指示六机部军管会:"调方强回来揭发陈伯达的问题。"

方强从河南林县农场被押送回北京,关进招待所,受人监视。第二天,国务院两名工作人员找方强谈话。"这次是周总理让你回北京的,你有什么要求向总理反映,请尽管讲。"

周总理!方强的心头颤动着。周总理在百忙之中还在关心着、保护着一大批老干部,不能再给他增添负担了。

1973年3月,周总理向毛主席写信,提出许多将军的案子是假的,应予平反。5月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筹备召开党的十大,讨论批林整风问题,讨论本年度国民经济计划。会议根据毛主席提出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水至清则无鱼,什么事都搞得那么纯,也是不可能的"的指示,宣布解放口名老干部,方强是其中之一。这是文革后期解放的第一批老干部。

方强获得"解放",在周总理安排下参加了党的十大,尔后出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

在北京北海附近那座庄严肃穆的国防工办大厦里,方强大刀阔斧,平"山头",灭派性,治理软、散、懒。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方强向毛主席、党中央写出书面报告,提出了国防工业今后三年、五年、十年规划和目标,毛主席给予重要批示。

1974年4月,上海市委常委要求在几年内装备若干个高炮师,同时逐步解决上海民兵的武器装备。如此大量武器装备上海民兵,方强深感其居心叵测。对此,方强以国防工办名义向中央 写了专门报告,建议"小一线的军工产品要在中央军委统一下分配",把上海市委常委的要求顶了回去。

而这时,江青、王洪文一伙又插手国防工办。王洪文在一次国防工业汇报会上,气势汹汹地说:"有些单位的领导权,是否真正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我们的面前就有这样的单位。"王洪文对1975年7月国防工办召开的"国防工业重点企业会议"恨之入骨,恶狠狠地说:"你们的七月会议,是右倾翻案风的典型,二月会议也是一样。"

从1975年到1976年9月,王洪文多次打电话给方强,要调新研制的飞机来京给他看,最后一次提出要看歼八、直六、运八、运十一等四型飞机,方强不予理睬,顶着不办。在这期间,王洪文给国防工办下了30多个批示,方强抵制了10个。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各行各业逐渐走上正确的轨道。1979年,经军委主席邓小平批准,方强由国务院国防工办重回海军工作,再次出任副司令员,分管院校工作和学术研究。短短两年,就恢复和重建了口所海军院校,设置近300个专业,上千门课程,形成了海军军官培训体制。海军战役集训和战略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

数十年大海的熏陶、将士的感染,方强对祖国的万里海疆和蓬勃发展的海军事业倾注了一腔热血。1984年3月23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俱乐部《祖国海疆》征文评委会上,方强即席吟诵《我爱海洋》,倾吐着一个老战士的心声:

我百倍地热爱

祖国美丽富饶的海疆,我千倍地赞美

祖国大海无尽的宝藏。

每当我来到大海之滨,每当我航行在海上,

我的心情就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啊,古来多少航海勇士,为开辟航道献身;当代多少远航海员,为祖国"四化"建设飞越海洋;

多少勤劳的渔民,

为夺取丰收扬帆撒网;多少海洋科技尖兵,为开发海上资源献出力量;

千万海军将士,

为保卫祖国巡逻海疆......因此,我有个小小期望:文艺工作者快点深入海疆,蘸上海水当墨

去纵情描绘,放声歌唱!

在党的第十二次和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方强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顾问委员会不是退休机构。"80岁高龄的方强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们每人都有一大堆事,到老也干不完。"

"顾问,顾问,不能顾而不问。"1992年的方强,仍像年轻人一样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他到井冈山地区、平江等地调查扶贫情况;他到黑龙江调研乡镇企业的发展。几年来,他走遍了海南、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云南、新疆、山东等地,考察社会经济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等有关部门提出一个又一个报告、建议,受到高度重视,件件都有落实。

也许是时代造就了人生态度,方强永远是党的事业第一,革命工作第一,并且没有第二。夫人薛君智也已年过花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同时担任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负责对外联络工作,一天到晚忙得不落家,献身于社会公益事业。

方强对枣央顾问委员会的工作很重视,几年来,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工作: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顾问、现代国防建设研究所高级顾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顾问、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顾问、一方面军战史编委会委员、红军三军团战史编委会副主任、海军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同时,还关心着全国少年儿童的成长与进步。

至于日常生活,方强有他自己的标准:"粗茶淡饭、简单朴实。清晨一碗豆浆,几片面包,午饭一盘通心粉,副食以素菜为主,尽量吃点粗粮,他觉得自己身体还行,不缺营养。穿的内衣由夫人为他补了又补,缝了再缝,他当然不是为了给博物馆留下什么文物,而是给后人留下一种精神。

儿女大了,各自远走高飞。11岁的小孙女放学回家在爷爷身边转来转去,乖巧的小嘴给爷爷说这说那,使得爷爷心情舒畅。"革命一生,别无所好,别无所求。只求无愧无悔,老实做人,淡泊人生。"

在青岛的海滩上,方强说完这番话,又扑向大海,向更加广阔的海天之间游去......

(原文写于南海舰队成立四十周年)

http://www.du8.com/readfree/10/03653/10.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