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相关文章图片: (图)

(2010-03-10 21:10:12) 下一个



转贴: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http://www.sxdaily.com.cn/data/xjhsjy/20070226_9893664_3.htm
  图为八路军战士在冀中的麦田里进行伏击战(资料照片)。
   新华社发
  全国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即将开赴前线,一个新的问题提到中
共中央领导人的面前:红军对日作战中应该采取怎样的作战方针和战
略原则?
  1937年8月1日,毛泽东和张闻天致电已赴陕西云阳出席红军高级
将领会议的周恩来、博古,提出:关于红军作战,应当依照当前敌我
情况,坚持“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
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军的特长,
给日寇相当打击。”红军正式改编后,经与蒋介石、阎锡山商定,八
路军在对日作战中担当战略游击支队,执行侧面战,协助友军,扰乱
与钳制日军大部,并消灭其一部的作战任务。
  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正确地分
析了在全国抗战的新形势下,要使党领导的红军承担起贯彻执行党的
全面抗战路线的任务,关键是实行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即从过去的
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的转变。
  这是由抗日战争中敌、我、友三方面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敌人是奉行军国主义的日本,它虽是资源贫乏的小国,但却是军
事上的强国,拥有数十万经过长期“武士道”教育和以现代化武器装
备的、多兵种的常备军,并且有一二百万经过训练的预备补充兵员,
能够在短时间内动员强大的进攻力量。
  友军是国民党军队,它虽然拥有200万正规军,多数官兵也有抗
战爱国热情,但装备和训练较差,内部派系林立,其上层领导集团对
抗日仍有动摇,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方针,并力图限制共产
党的力量。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特别是长征的考验,
政治素质好,但数量太少,武器装备更差,此时即使全部集中起来打
正规战,也不可能对日本侵略军构成大的威胁。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抵抗并打败日本侵略者,最根本的是要按照
持久战的要求,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动员全国的老百姓,
经过一个较长期的抗战,才能弥补中国武器装备等方面的落后。这正
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锻炼出来的特长。
只要人民军队在战争中,一面作战,一面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同战
区和敌后的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结合,扩大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伟大
力量,就会在敌人占领的后方开辟广阔的战场。这样,就将从战略上
给日本侵略军造成严重威胁和极大困难,并将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逐
步发展壮大,成为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力量。
  因此,人民军队实行运动战向敌后抗日游击战的转变,是充分发
挥自己优势的一种最佳选择,也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基本途径。
  8月下旬,洛川会议制定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确定了我军进行
持久作战的任务和方针。同时,为了坚持敌后的游击战争,毛泽东又
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建立起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如果游击战争只
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同当地群众的经济、政治要求相脱离,不能取
得他们的全力支持,要动员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并且在战争
中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是不可能做到的。后来,毛泽东在著名的《抗日
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
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
基地。”“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
  1937年11月,国民党重兵集团进行的忻口作战、娘子关作战和太
原保卫战均告失利。8日,太原失陷。这标志着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
体的正规战已经失败,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敌后游击战进入主体地位。
进入山西前线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在配合友军作战并取得平型关战
役等一系列辉煌战果后,为长期坚持华北的持久抗战,按照党中央、
毛泽东的部署和要求,从1937年11月开始,灵活机动地实行战略展开。
第115师一部依托五台山建立了晋东北的战略支点;第120师依托管涔
山建立了晋西北的战略支点;第129师依托太行山建立了晋东南的战略
支点。1938年春,第115师另一部依托吕梁山建立了晋西南的战略支点
。这就为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创造了前
进的战略基地。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