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伊朗频出硬招示“强大”.3-10

(2010-03-10 19:06:41) 下一个
zt伊朗频出硬招示“强大”.3-10

来源:中华网,国际观察:# 作者:狼牙棒1964



2009年12月31日是西方国家就伊朗核问题設定的“最后期限”,要求伊朗年內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浓缩铀交换的草案。然而,伊朗没有毫没有妥协的意思。白宫发言人称,美国等国家已经开始讨论“下一步措施”。


6日,伊朗强硬地宣布驱逐俄罗斯飞行员的消息,把俄罗斯尴尬地推到了伊朗核问题的风口浪尖,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种种猜测。虽然伊朗媒体透露俄飞行员飞行安全记录不佳或是原因。但有媒体分析指出,近来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倾向美国提出的对伊朗实施新的更严厉制裁,这才是伊朗对俄发难的真正原因。

伊朗今年2月宣布自行生产纯度20%的浓缩铀,用“实际行动”拒绝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去年提出“浓缩铀外加工”方案,使得美伊关系再度紧张,并直接导致美、法等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出台新一轮更为严厉的对伊制裁措施。美国副总统拜登9日更表示,“我们将坚决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俄罗斯先前对制裁伊朗持谨慎态度。美国等国提出对伊朗新一轮制裁建议后,俄罗斯给出的第一信号是“反对”。但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日在访问巴黎时说,如果国际社会通过谈判争取伊朗放弃核计划不奏效,俄罗斯准备对伊朗实施制裁。

俄罗斯“转身”原因何在

多年来,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一直主张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坚决反对向伊朗施加新制裁,认为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彻底解决伊核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俄罗斯在这一问题上产生如此微妙的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俄方调整立场主要基于自身的“需要”。俄罗斯一方面迎合美国以期进一步改善俄美关系,另一方面欲借制裁伊朗来回应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针对伊朗”的依据。同时,由于伊朗对俄并非言听计从,俄罗斯也想藉此对其敲打一番。

其实,自去年以来,俄罗斯的态度就已经出现松动的迹象。2009年9月15日,梅德韦杰夫在谈及伊朗核问题时,第一次在美国对伊朗实施新制裁上给予了支持。他发表讲话称:“制裁并非对解决所有问题都有效,但有时候采取制裁的办法乃无奈之举,这也未尝不可。”另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2009年11月7日,梅德韦杰夫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记者采访时曾说,俄罗斯不希望以制裁方式解决伊朗的核问题,但如果问题不能取得进展,谁也无法排除对伊朗制裁的可能。
伊朗频显“强硬”态度

伊朗新闻电视台9日报道,伊朗海军当天通过国产的“贾马兰”号驱逐舰成功发射一枚舰对地导弹。报道说,在当天的测试中,这枚名为“努尔”的导弹成功击中了100公里以外的目标。伊朗海军官员表示,伊朗将研制“努尔”导弹的升级型号,其射程将达到300公里。通过“努尔”导弹的成功试射,“贾马兰”号驱逐舰已经做好准备在国际海域上执行和平任务。伊朗海军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再增加一艘国产驱逐舰。

此前,伊朗总统内贾德6日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实为美国人的“大骗局”,意在出兵阿富汗,意在发动反恐战争。内贾德已不是第一次阐述他对“9·11”阴谋论的支持立场。他在今年1月份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说,他极度怀疑“9·11”事件的真实性,认为 “9·11”是西方国家为控制中东地区而导演的“电影”。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系列动作,无不显示伊朗迫切需要向外界证明伊朗是一个军事上强大的国家,以及在面对可能到来的制裁,伊朗并不惧怕的强硬态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