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时评:1-17中评: 美售武 中国发力时机成熟

(2010-01-18 16:08:25) 下一个
中评: 美售武 中国发力时机成熟 zt

2010-1-17

【大公网讯】中评社1月16日发表署名评论说,美国对台军售是个困扰中美关系的老问题了。从道理上说,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因为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向一个与自己有著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的一个行政区出售武器,其荒谬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尽管可以搬出《与台湾关系法》作挡箭牌,但以国内法对抗国际法,这在法理上也是说不通的。否则,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在签署国际条约后,再制定一个国内法,以此逃避国际义务,那世界还有什么国际规则和秩序可言?

但正如西哲所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在国际政治中也是一个屡试不爽的铁律。多年来,尽管中方强烈反对,中美关系也一再因此受挫,但美国就是不肯放弃对台售武。而中国为了维护大局,虽然做出了诸如中止两国军事交流之类的反制举措,但总的来说,态度和做法还是较为忍让和迁就的。这其中显然有深层的战略层面的原因。

评论指出,美国对台售武有诸如国内法、国会因素、战略平衡等多方面的考虑,但其最根本原因仍然是中美间相互战略需求的差异。由此导致美国在售台武器上,与其它国家有著本质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荷兰政府也曾做出过向台湾出售六艘潜艇的决定,但此举遭到了中国的强烈报复,两国关系被降为代办级。经此一变,荷兰政府从此变乖,不要说重蹈覆辙,就是原先计划的另外四艘售台潜艇也胎死腹中。1992年,法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战机。中国政府一怒之下关闭了法国驻广州领事馆,并停止了一切对法采购和经济交流。法国从此不敢胡来,以至今天台湾的幻影战机急需配件,也无法从法国采购到。这次美国拟售台的柴电潜艇,实际上美国已停止生产多年,一度想委托欧洲国家代工,但荷兰、德国等国谁也不敢接这个单子。欧美对台军售的态度之异,可见一斑。

之所以如此,根子就在于美国自恃国力强大,认为中国对美有更多的战略需求,不敢把中美关系闹翻。可以说,对台售武一事表明,美国仍然没有在战略上将中国视为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伙伴或者对手。事实上,这样的判断也大致符合事实,多年来,中国在此问题上确实也是以大局为重,隐忍不发。

但问题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巨大变化,中美间的相互战略需求明显地呈此消彼长之势。在经济复苏、美元稳定、防核扩散、气候变暧等全球性重要问题上,美国都急需中国的合作与帮助。正如《华盛顿邮报》指出的,10年前克林顿访华时,美国欠中国的钱还少于欠西班牙的钱,如今奥巴马主政下的美国,却已向中国举债高达8000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崛起」被公认为过去十年间全球最重要的事件。以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不过是二十年左右的事。与此同时,美国《新闻周刊》上个月发表文章认为,美国已进入「后帝国时代」,突出特征就是外交战略全面收缩。

一边是崛起后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全面扩张,另一边是国力衰落后的外交战略全面收缩。在此情况下,后者竟然依旧循著原先的模式,向前者的一个行政区出售武器,其荒唐性是不言自明的。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反制思路与手段也不应再延续过去的模式,而应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坚决反击。须知,类似于对台售武这样的恶劣事件,美国冷战期间是绝对不敢加诸苏联身上的,道理很简单,美国视苏联为平起平坐的对手。

评论指出,就目前而言,至少有两点中国是可以做到的。一是把「八.一七公报」的「逐渐减少」原则设定为红线,一旦美国过此红线,就必须让其承担两国关系倒退的代价与责任。从历史上看,「八.一七公报」虽然签署多年,但美国政府并没有遵守当初的承诺,中国的反应也大都偏于温和。二是即便在此原则下对台军售,中国也应还以顔色。这次有中国军方人士提出,要对涉及对台售武的美国企业予以严厉制裁,就不失为一个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制举措。多年来,美国经常以中国企业涉嫌向第三国出售敏感设备为由制裁中国企业。如今,美国向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售武,中国制裁美企实在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举措。

正如舆论注意到的,这次奥巴马政府拟议中的对台售武的时间、规模及性能,都有一定的讲究。比如,奥巴马已上台整整一年,至今仍未正式宣布对台售武,这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另外,此次售武的种类,也主要限于防御性武器。这表明,奥巴马政府看到了对华战略需求的增加,对台售武的顾忌已明显增大。当然,这样的「进步」,仍然没有完全反映出两国战略地位和需求的巨大变化。中国也不会满足于这种些微的「进步」。

另外,必须认识到,对于中国来说,台湾拥有防御性武器与进攻性武器,在后果上并无实质区别。因为即便是最激进的「台独」分子,也不敢以率先进攻大陆的方式实现「台独」,大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台独」分子的「以武保独」。在此情况下,所谓「防御性武器」对两岸统一带来的后果,与进攻性武器也无本质区别。

评论最后指出,毫无疑问,未来中美两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的博弈,仍将是双方在中美关系上的一大重要著力点。对于中国来说,显然应当利用当前有利的战略时机,扭转过去在此问题上消极被动应对的局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