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香港): 特首谈青年与高铁讲得好

(2010-01-15 19:08:34) 下一个
特首谈青年与高铁讲得好zt

2010-1-15

特首曾荫权昨日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除了经济复苏、政制发展等基本议题外,当前社会热点的兴建高铁及年轻人态度问题亦受到较大的关注。议会如果能够和政府多就一些具体问题作出切实的交流,是一件好事,也是双方责之所在。

但在昨天的答问大会上,部分反对派议员仍然只知扯高嗓门谩骂,或者提出一些自以为得意的所谓要求,如坚持要特首走出立法会大门外和反高铁青年对话,就是既无诚意、亦乏建设性的所为,对促进行政、立法关系,对解决问题不会有丝毫的帮助。

就青年和高铁,特首曾荫权都作出了切实的回答,而且态度是务实和谦虚的,有助各方及市民了解当前政府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基本理解和取向。虽然兴建高铁和青年问题,基本上不属同一层次或范畴,本不应相提并论,但现在既然出现了一批以「反高铁」为标榜的青年,如此把两个问题合在一起检视一下,也并无不可,而且可能可以更清晰的说明问题。

「战后建设香港的一代人,追求效率、追求经济增长;今天的年轻人,则追求价值、追求自我实现。」

这是特首曾荫权昨日在会上讲的一段话。这话确实道出了当前年轻一代的特点,和他们与其父兄一辈的分别;对这一当代年轻人的特质,特首和政府确有加以认真了解和深入研究的必要,否则,政府施政上难免将会碰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阻力。就如眼前的政制发展咨询和兴建高速铁路,社会上成年人一代的意见基本上是不太强烈的,因为他们政治上经历过港英殖民管治,经济上也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拚搏起飞,因此深明「来之不易」的道理,二○一七可以普选特首、二○二○可以普选立法会,对香港民主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同样,香港经济有需要融入内地,否则就会有被「边缘化」的危机,他们是看得见问题存在的,所以尽管对制订、咨询或实施的过程也并非全无意见,但不会作出强烈的阻挠和反对。

但对年轻一代来说,他们不会再去回想已成「过去式」的殖民管治,更不会对「塞拉利昂下」精神有太多的回忆,他们只会觉得,特首选举为什么「冇我份」?建高铁要拆菜园村,就是有权有势嘅「大晒」、欺压弱势村民,拆掉菜园村就是拆毁「公义和平」……。

当然,政府施政和部分青年价值观的矛盾,在建高铁问题上是有所呈现的,但这并不等于就是什么必然的矛盾,更非一些反对派议员所曲解的就是温总理所说的「深层次矛盾」。事实是,兴建高铁,是发展所需、是加强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所需、也是一个现代化大城市基本建设所需,在这一问题上不存在任何年龄、阶层、行业上的差别与利益冲突,不存在任何「八十后」、「九十后」或「六十后」的矛盾。「六十后」要发展经济、香港繁荣、社会安定,难道「八十后」、「九十后」就不需要发展,或者发展就会对他们构成什么伤害或损失吗?这说法显然是荒谬和不能成立的。

年轻一代与成长一代在价值观、生活取态上的差异应该被理解、被尊重,但绝不是可以构成反对社会经济发展、阻挠政府依法施政的理由。这一点不能被混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