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中国空军机场配备新型装备破解排弹抢修难题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杨克俭 李伟 选稿:黄骏
飞行员快速登上歼-10战机。
2009年初秋,历经酷暑煎熬的南方大地依然高温似火。
此时,这块“红色”土地上,空军会议决定将沿用数十年的“看守场站”正式更名为“备用机场”。
犹如秋风掠过,空军官兵几多清凉,几多振奋。
大家深知,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不可逆转。空军60载,迭宕起伏,波澜壮阔。此举标志着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空军后勤立足现代化战略空军建设全局,瞄准基地化发展方向,在继续深化改革和提高多样化军事任务综合保障能力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坚持战斗力标准,飞行保障在战火中阔步前进
铁桶、平板车、摇把子电话,手搬、肩扛、马车拉,啃窝头、钻窑洞、住破庙,足迹踏遍共和国的每个角落,把散落各地的旧航空发动机、油料、酒精,以及大量的保障装备器材变废为宝。
谁能想象,这就是人民空军最初的后勤保障画面。
60年前,空军后勤的开拓者们就是这样叩开战鹰通天的门扉,书写着飞行保障的崭新开篇。
如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一切后勤工作和建设都必须有助于战斗力的形成、巩固和提高。
60年来,空军后勤坚持以空军使命任务为牵引,紧跟空军战训样式变革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研究后勤保障需求,创新保障理论,更新保障理念,调整优化体制机制,推进改革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和相应的保障能力,基本实现了后勤保障力与空军战斗力紧密融合、同步提升。
作为空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力量,空军场站伴随着人民空军的诞生,历经炮火硝烟的洗礼和改革发展的蜕变,一架架战鹰从这里起飞、亮剑,新型战机从这里形成战斗力,为飞行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1950年空军组建第一批航空兵部队,每个团配备1个供应大队开始,历经5次大的调整,到上世纪70年代最终确定航空兵场站体制,并一直沿袭至今。
虽然场站保障模式经过多次调整,但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寻求最佳保障效能的不断探索,是为更好地保障空军作战任务的完成而进行的调整改革。
抗美援朝战争时,空军后勤遵照空军党委提出的在战斗中成长的指导思想,在实战锻炼中发挥创造精神,不断摸索、总结,使外场供应保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正是由于后勤外场勤务部门与工程机务部门的密切协作、主动配合和供应方法的改进,航空兵部队飞机再次起飞准备时间大大缩短,由开始时1个大队完成再次准备时间最多需要70分钟,到1953年上半年,逐渐缩短到28分钟。
空军成立之初,司令员刘亚楼指出,场站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飞行任务的完成,为飞行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完善。
1978年,根据全军后勤“两个面向、两个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空军后勤部党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三面向、三服务”(面向外场、面向连队、面向基层、为部队服务、为战备服务、为飞行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并写进了1979年颁发的《空军后勤工作条例》。1991年 1月,正式颁发的《空军飞行后勤保障条例》中,规范了“三面向、三服务”的提法,即:面向基层、面向部队、面向外场、为部队服务、为战备服务、为飞行服务。
此后,围绕1991年颁发的《空军飞行后勤保障条例》,空军后勤先后制定下发一系列飞行保障规章制度,进一步推动场站飞行保障正规化建设,提高了保障质量和效益。
1993年,随着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定和空军新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空军后勤坚持以新机为主的飞行后勤保障为中心,较好地保障了新机部队按时接装、改装和形成战斗力。
目前,夏有空调,冬有暖气,飞行间餐优质可口,飞行人员和直接保障人员有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空军飞行保障条件大大改善;突出新机保障特点,统一飞行保障指挥室建设标准,统一了设备配备标准,统一了资料图表标准,达到了设施配套、装备配套、资料齐全、指挥高效的目标,飞行保障指挥手段得到明显改善;与新机新装备相匹配的保障装备相继研制成功,以辅助决策、实时控制、数据自动采集和传递、故障自动检测和告警等为重点的信息化保障手段大踏步走进外场、走进塔台、走进指挥室,飞行保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空军党委审时度势,发出了庄严的动员令:建设一支与国家国际地位相称、能够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现代化的战略空军。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空军后勤展开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向基地化转型,迎接后勤保障崭新时代
不进就是后退,落后就要挨打。世界军事强国航空兵保障大都采取设施全、容量大、功能强的基地化保障模式,可随时保障各型飞机升空作战。随着我空军转型建设的推进、使命任务的拓展、武器装备的更新,现行飞行保障模式渐出端倪。
学习借鉴先进理念,改革创新飞行保障模式迫在眉睫。不久后,一个内部集成、外部结网,即运用系统、科学、融合的方法,将场站战勤、后勤、装备保障各要素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合理布局、分类建设、信息联接,使全空军场站形成一个综合配套的保障网络的宏大计划应运而生。
由此,空军飞行保障拉开了基地化保障的序幕。
当时间跨入2004年,一份厚实的调研报告摆在了空后领导的面前。同年8月,空军决定在东南沿海启动首批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设。随即,扩建机场场道、营房保障设施,调整补充保障人员,预置保障装备、物资器材等工作进入紧张筹备中。短短数月,先行建设的一批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具备了应急作战保障能力。
次年春天,空军提出了“容得下、供得上、防得住、指挥灵”的总体建设目标,研究形成了《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设总体计划》。同时,按照系统集成的思路,重点完成了保障设施、后勤装备、战备物资储备“三个配套”。围绕实战化保障要求和强化多机种保障训练演练,研究制定了《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后勤训练实施计划》《航空兵场站多机种保障人员培训若干规定》,并广泛组织开展办班集训、巡回讲课等训练活动,为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培训后勤保障骨干。
探索无止境,实践出真知。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在实战条件下接受了一个个考验,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飞行保障经验。
2007年,空军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研究进一步推进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后勤建设的措施,探索建设适应应急作战的重点方向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适应空军转型建设和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其他方向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适应军事训练转变的大型综合训练基地,以及其他机场等多种模式共存、功能相互匹配的航空兵机场保障网络。并初步完成了与全疆域机动作战相适应、与新武器装备发展相配套、与作战训练任务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机场保障网络布势。
如果多机种保障基地建设是对基地化保障模式初步尝试的话,那么2008年11月召开的空军场站工作会议,则更加清晰地勾画了全面建设现代场站的宏伟蓝图。
会议决定着眼空军建设发展和作战使用新特点,提出场站向基地化发展、实现场站建设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一是综合保障基地。在功能定位上,综合保障基地是全疆域空防作战的基本依托和独立遂行任务的作战实体,具备空军所有主战机型和大型运输机实施自主保障,以及辐射支援周边机场、地面部队保障的能力。二是多机种保障基地。在伴随加强机务人员和少量设备的基础上,可担负主战机型整建制团和特种飞机进驻保障任务。三是基本任务场站。在担负目前保障任务的同时,具备主战机型大队规模临时起降保障能力。
三种类型,构建和完善了场站保障网的整体设想,由此掀开了基地化保障新的篇章。
与时代同频,专用勤务迈出新步伐
走近今日空军,一幕幕景象令人感慨万千:空中加油不再是神话,单机掩蔽库也不再是西方军事强国的专利……围绕飞行专用勤务建设,各行业各部门你追我赶,后勤建设发展翻开新的一页。
年初,中原某机场,实弹练演紧锣密鼓。敌方导弹呼啸而至,对我机场实施摧毁性打击,跑道上顿时出现一个个直径达8米巨大的弹坑。战情就是命令,我机场排弹兵紧急出动,探测并排除地下未爆弹、抢修XX个弹坑,快速设置飞机拦阻网、移动电站、道面标识、助航灯光等机场保障设施。4小时内,一架架战鹰急速升空迎敌作战。
这要得益于空军场务保障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空军后勤研制储备了配套的机场排弹抢修骨干装备,突破了机场排弹抢修的技术瓶颈,有效解决了机场排弹抢修的重点难点问题。 “十五”以来,“玻璃钢道面板”主要性能达到美军同类材料水平,是我军战时机场道面抢修材料技术的重大突破。空军后勤还通过岗位练兵、集中培训、合成训练、综合演习演练,达到和实现了野战化、自主式、整建制、全过程、全天候训练模式,培养了大批机场排弹抢修技术骨干。同时,机场鸟撞防治工作全面提高,由扎草人、挂鸟网、敲锣鼓、鸣鞭炮,发展到猎枪驱鸟、生物驱鸟、生态驱鸟、激光驱鸟、航模驱鸟和复合式驱鸟车等科学综合驱鸟手段。
沿着空军专用勤务建设发展的光辉足迹,我们看到被称为飞机“血液”的航空油料建设同样光彩夺目。空军初创时期,国家百废待兴,国内石油工业相当落后,每年生产油料只有十几万吨,且全部是地面油料,航空油料供应完全依赖进口。1960年12月空军后勤部专门成立了油料研究室,主要承担航空油料试验鉴定工作。1965年,空军后勤解决了喷气燃料等主要油品的试制、试飞、试用、推广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航空油料的自给自足。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新型战机的引进,新机用油国产化及保障手段改进迫在眉睫。空军后勤组织力量加紧开展新机用油国产化研究,历时8年攻关,实现了新机用油全部国产化,并且优化了油品结构、提高了供应保障效率。
飞行员们的勃勃英姿,更是令人耳目一新。2005年,空军常服在结构、样式不变的基础上,颜色改换浅灰蓝,并于2005年12月开始装备部队,结束了空军穿“陆军上衣,海军裤子”,没有本军种服装的落后历史。在此基础上研发的07式空军军服陆续装备部队。同时,空军陆续装备了“02式”空勤特装、“06式”地勤和伞勤工作服,使空军军服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单一向系列化发展,改善了军容仪表,提高了着装水平和服装适体率。
航空医疗同样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切实掌握飞行人员飞行前身体状况,把好身体放飞关,为保障飞行安全、维护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空军后勤系统首名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负责研制的生理遥测装置,使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航空医学遥测技术的国家。在缺乏新型战机航卫保障资料和经验的情况下,坚持边保障、边摸索、边研究,制定了《空军高性能战斗机航空卫生保障规则》,选拔了生理心理素质好、飞行耐力强,适应新机战技性能要求的飞行员,有力地促进了新机部队战斗力的形成。
……60年来,空军后勤建设发展历程与全军和空军改革进程一体联动、同步发展,在炮火硝烟中成长,在新形势下历练发展,把“着眼特色、突出专用”作为强基固本之举,建起了与空军建设运用基本适应的专用保障体系。